馮小剛的潮水退去,娛樂圈去泡沫一樣慘烈!
馮小剛
去槓桿,去泡沫,這樣的辭彙哪怕是吃瓜群眾也耳熟能詳了。今年的金秋9月,國內地產行業的龍頭大哥和風向標的萬科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讓絲絲寒意襲來。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其實,寒意不是一天醞釀的。
崔永元手撕馮小剛、劉震雲,范冰冰陷入偷稅漏稅風波。最後以范冰冰經紀人勞鐺入獄,范冰冰繳納了近8.8億人民幣收尾。但是影視圈的餘波仍在。近日,一份《橫店工作室會議內容》文件在影視圈內瘋傳,有業內人士透露,在3天內,浙江已有17位藝人被約談,補稅工作需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且規定最早會追溯到3年前。
聯繫到影視娛樂圈的稅務地震,令人震驚的是國內娛樂明星的收入之高。2017年,范冰冰年收入2.44億人民幣問鼎娛樂明星榜首,鹿晗以1.82億名列第二。而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女演員中的頂級稿酬,是米倉涼子,每集500萬日元,摺合約人民幣30萬。如此高收入的名利圈,自然是引得國人競折腰。據調查,很多年輕人以當網紅和藝人為奮鬥目標。
娛樂圈的高收入背後,其實是泡沫化的體現。就好像扶搖直上的妖股,動態估值已經幾百倍甚至幾千倍了。但是眾人沉浸在賺錢的喜悅了,忘記了可怕的頂部已然來臨。潮水退去,泡沫破裂之後,自然是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過去的經濟發展是粗放的、野蠻生長的,一大幫投機膽大者發家致富,一大波煤老闆富得流油。在這些權利資本的間隙里,壯大的娛樂圈,成了洗錢的好工具,也成了好玩擊鼓傳花遊戲的好陣地。
養肥了資本,膨脹了娛樂圈從業者。好像人生如天鵝絨般絲滑而優雅,錢來得如此之容易,以至於人無法不膨脹變形。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聲色犬馬、歌舞昇平的娛樂圈浮華背後,是頻發出事的明星。最近刷屏的便是吸毒的陳羽凡。但娛樂圈吸毒的人,他不是第一人,也很難是最後一人。
此外,各種買買買,沒事買買房產那是有頭腦的,比如陸毅的老婆鮑蕾。但不懂投資,就裝作PE大神,到處玩資本運作,自然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結果沒想到碰到了更狠的賈躍亭,全部打水漂。據資料顯示,2016年4月12日,樂視體育正式宣布已完成B輪80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由海航資本領投,投資方包括20多家機構以及孫紅雷、劉濤等10多位明星個人投資者。這一役,劉濤損失5000萬。
但人最終會為曾經的惡買單。曾經的泡沫有多美,破裂之後就有多慘。比如共享單車,曾經被20過青年評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如今呢?摩拜單車賣身了,OFO艱難度日。活埋單車,更是令人心痛。
這就是這個浮誇時代,這樣過去十年貨幣大放水,誰逮到機會發跡了,如果不能認清是拜大勢所賜,而全部歸因於自己牛逼。那麼如今的去槓桿,去泡沫過程,就會知道裸泳的慘烈。
賺快錢的年代過去了,娛樂明星們還是好好經營自己主業,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畢竟,德藝雙馨的要求擺在那裡,雖然暫時離得遠,但是有了目標,就可以去努力了。倘若還是沉迷在對舊時光的懷念中不能自拔,那麼被滾滾向前的車輪甩下車,就怨不得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