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互金協會會長萬建華:科技對金融有四個驅動、存五大趨勢

上海互金協會會長萬建華:科技對金融有四個驅動、存五大趨勢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萬建華

11月27日,由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主辦的 「金融改革四十周年 度「勢」創新——2018零壹財經新金融秋季峰會「在上海召開。在中國金融改革40周年之際,本次大會聚焦銀行、保險、證券、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精英人士,探討金融改革歷程、發展變化及未來趨勢,助力金融業健康穩定發展。

會上,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萬建華髮表了題為《技術變革與金融變革的互動》主題演講。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 萬建華)

萬建華認為,中國金融改革40年存在兩大相互交織的主線,科技對金融的影響便是其中之一,儘管金融科技是近幾年提出,但它可以被追溯至改革開放伊始。

他表示科技對金融的驅動作用有以下4點:

1、在當前條件下,進一步深入到解構金融業務、金融流程、重塑金融業;

2、科技打造新的金融業務方式、業務模式、金融業務平台;

3、金融與電商品類結合,場景化越來越明顯,整個金融已經融合到各種場景之中;

4、新的技術進一步的影響,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等,全面更進一步地深入到金融中。

萬建華還總結了金融科技推動金融變革存在的五大趨勢,分別是金融服務的網路化、移動化趨勢、金融場景化趨勢、金融服務的集中化趨勢、金融服務智能化趨勢以及金融服務的社會化趨勢。

總言之,科技讓整個金融體系、金融機構都比以前更豐富了。

附演講實錄:

萬建華(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剛才郭教授回顧了一下中國金融改革40年的歷程,當代金融史也應該和中國金融改革40年高度吻合,我們說當代金融史、現代金融史應該也算從改革出發開始的。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融改革主要是體制機制、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但是這個過程當中,當代金融史、現代金融史這40年毫無疑問第一個主線是金融改革,但是整個這40年其實有兩大主線(或者說兩大主題),這兩大主線、兩大主題相互交織。

剛剛郭教授說的是金融改革這一條主線、這一大主題,毫無疑問對中國當代金融業,甚至整個中國當代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另外一個主題、另外一條主線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兩大主線是相互交織的,而且相互影響。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另外一個主題、一條主線看成改革40年的組成部分,這個主題就是科技對金融的影響,或者說金融科技的40年。

金融科技是我們這幾年提出來的,但是事實上應該說它起始於改革開放(基本算是同步的),它更應該是從0到1,因為科技對金融的影響完全是從0開始的,我們改革原來有一個基礎,儘管這個基礎當時非常小,但是還有一個基礎、一個起點。科技對金融的影響,完全可以說中國當代金融科技這個歷程是從0開始。

所以,借這個機會,我非常簡要的回顧、回首一下科技對中國當代金融是怎麼樣的影響,同時下一步再出發,(可能後面很多要講的也是和這個主題相關的)。

我把它歸納為兩方面:

第一方面:當代金融業務體系的兩次系統性遷移,尤其是第一次遷移,歷時比較長,差不多將近20、30多年時間,因為科技對中國金融的影響,特別是商業銀行的影響,從0開始是最早在80年代初的時候,我們銀行才開始有IBM的主題,其實那個時候僅僅是做計算用的。

所以,很快的發展,第一次遷移是從人工業務處理方式向計算機自動化業務處理系統的遷移,首先有後台的計算機做業務計算、業務處理、業務統計,然後是網點、銀行體系內部的系統連接的大集中,然後是跨地區的集中、不同機構之間的集中,以及所有相關的銀行、商戶終端等等的集中。

這一次的系統遷移由人工手工的業務處理變成靠計算機為基礎(30多年前靠算盤做銀行業務的現在全都沒了),所以信息技術作為高速計算和會計通信的工具手段,通過廣泛的連接、布局,銀行前、中、後台和組織體系的橫向、縱向連接,形成了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化金融業務處理系統。

所以,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巨大的革命性變革,我們在相當一段時期把這個歷程稱之為金融電子化,但是現在不用這個了,在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甚至在21世紀前10年,我們都把它稱之為金融電子化,為整個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奠定了全面的計算系統和互聯網系統,這是第一次遷移,這次遷移是非常重大的,這次遷移分為行內、區域內、跨區域的所有體系商戶、機構、個人的互聯互通。

第二次遷移是以物聯網點為主體的線下服務系統向互聯網服務系統的遷移,現在還在這次遷移的過程當中,就是由典型的體現為以往到銀行網點、支行、辦事處等等面對面的金融服務變成不見面的金融服務,同時所有的金融業務集中在手機或者其它終端上進行一站式的處理,這個一站式不是機構的一站式,是你個人終端的一站式服務。

通過這些實現隨時、隨地、隨身的金融服務的高度便捷,上一次由手工向計算機為主體的業務處理系統遷移之後,再由物理網點的服務,轉向互聯網的隨身服務。

這是整個貫徹到目前為止40年整個歷程中的兩次金融業務處理系統的遷移,現在整個金融科技、科技金融都基於這兩個遷移的基礎之上開展。

這個過程當中,同時帶來對金融體系的三大變革:

第一,工具變革。

計算機代替手工,通過聯結之後金融機構的一體化經營。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沒有全面聯網之前,每一個支行、分行都是獨自開展業務,甚至有很多問題。在全面的系統聯結之後,現在整個商業銀行、金融機構都是一體化運營的,這也是非常重大的變化。通過兩次系統遷移,帶來工具變革,實現跨時空和實時的業務操作完成。

第二,模式變革。

這個變革就是在整個計算機網路、互聯網網路開展業務的基礎上,技術在進一步地對金融業務本身的業務模式產生變革效應。所以,就是我們所謂說的技術對金融的反客為主,技術由以往對金融業務處理的技術支持,把它當工具(我們前面說的第一個變革是工具變革)。在工具變革的基礎上,帶來金融業務模式的變革,創新了很多金融業務。所以,這個時候由技術支持變為技術引領,變成技術對金融業務的創新。

第三,當前全方位整個金融業不斷地升級。

我們說整個金融是在技術變革的作用下,由傳統金融向當代金融提升,整個金融體系還在不斷地發生著變革,由金融1.0時代進入到2.0時代。

我簡要地回顧科技對金融的變革效應、影響,是兩次系統性業務的遷移,由人工到智能化,由物理網點線下到線上,以及帶來的工具變革、模式變革和全方位的變革。

我們簡要歸納一下科技對金融的影響、驅動作用:

1、在當前條件下,進一步深入到解構金融業務、金融流程、重塑金融業。

2、同時科技打造新的金融業務方式、業務模式、金融業務平台。我們現在越來越多感受到業務的產品化、證券化、交易化。

3、金融與電商品類結合,金融的場景化越來越明顯,整個金融已經融合到各種場景之中。

4、新的技術進一步的影響,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等,全面更進一步地深入到金融之中。

簡要地過一下金融科技推動金融變革的五大趨勢:

第一,金融服務的網路化、移動化趨勢(前面都說到了),這個過程還在當中,網路化、移動化,現在很多業務都不用到網點去了,當然現在有的網點還有,但是網點的人越來越少了。

第二,金融場景化趨勢,這個場景化的趨勢就體現為金融由以前面對面的服務變為各種具體場景當中和各種場景融為一體,像電子商務的話,支付和相關的分期貸款等等,完全都融合在一起。

隨著物聯網的到來,萬物互聯的各種場景,將來金融全都會融合一體。

第三,金融服務的集中化趨勢,這個也是通過技術對金融的影響所帶來的,這種趨勢體現為:

1、業務首先在平台上處理,是平台集中。

2、業務越來越向大機構集中,就是誰技術力量強,業務就向這裡集中,所謂的電子商務先發優勢、贏家通吃、強者恆強,向機構集中。

3、向區域集中,越來越集中到金融中心,現在還有一個新的中心,就是金融科技中,向金融中心、金融科技中心集中。

整個金融業務有三大集中:平台集中、機構集中、區域集中。

第四,金融服務智能化趨勢。

在互聯網上,在大數據的基礎上,金融的智能化會越來越體現出來,金融智能化已經剛剛開始了,在金融場景化的基礎上,必然帶來金融智能化。

同時帶來金融服務的社會化趨勢,我們很多業務,從主流金融機構開始向商業銀行分離,包括第一個分離是第三方支付的分離,還有信貸業務分離等等。

所以,整個金融服務開始社會化,很多金融科技機構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甚至向很多科技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連傳統的商業銀行現在也開始分離很多機構,最近剛剛批了幾家銀行的理財公司,我們知道前幾年消費金融公司,還有很多銀行分出直銷銀行。

整個金融業越來越多通過科技解構,分出各種各樣的專業服務機構,這些機構體現為金融服務的社會化趨勢,還有很多科技機構本身來提供金融服務。

所以,整個金融體系、金融機構都比以前越來越豐富了。

由於時間有限,我今天的發言就到這裡,謝謝!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3.96萬億餐飲市場將成下一風口,風控成重要阻礙
悲觀聲中,區塊鏈緣何依然堅挺?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