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長城在山東,比秦始皇修長城還早四百多年
秦始皇統一後,在北方修築萬里長城,實際上是連接長城,把諸國之前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只不過齊國的長城遠在中原腹地,防禦匈奴的作用不大,逐漸荒廢了。
齊長城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歷時170多年,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歐洲人引以為豪的雅典壁壘,其實只有79公里,修築時間是在公元459年,比之齊長城,距離短,時間晚。何況古希臘史的真實性,一直被很多學者所懷疑。齊長城是有史可考的中國最早的長城,比秦長城早上四百多年。有人認為齊長城是中國古代長城之父,不是沒有道理的。齊長城雖然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但就其遺址保存度而言,還是相當不錯的,留下很多遺迹。
齊長城有幾個名字:長里齊長城、長城嶺、大橫嶺,橫亘於齊魯大地,是春秋時齊國和魯國的天然分界線。《管子》所謂「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齊長城遺址,西起黃河,東至黃海,起於濟南市平陰縣,古濟水以東,向東綿延千里,在青島市黃島區東於家河村北入海。全長619公里。因為在齊魯山脈就地修建,僅翻越的山頭就多達1518座。
齊長城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從歷史的角度看,周平王在公元前771年東遷後,王室衰落,諸侯強大,齊國也漸漸崛起,最終成為一代霸主。但當時在江湖上呼風喚雨的,還有晉、楚等國,齊國不是永遠的老大。再說諸侯國之間成天殺來殺去,天知道哪天會殺到臨淄城下。所以,修築防線成了必須上馬的工程,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
從地理來看,齊國所受封地在泰沂山脈以北,背山面海,西、北兩面有黃河作為天險屏障。只有南面是出入泰山的陸地大道,直通魯楚等國,且地勢開闊,易守難攻,正是齊國需要防範的咽喉之地。
春秋至戰國初,各國軍隊主要是依賴戰車作戰,所以軍事防禦的點是修築關隘,比如著名的昭關。戰國時期,步兵的軍事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就逼迫齊國除了要修關隘之外,還要在崇山峻岭修築長城,以應對步兵的進攻。從一代霸主齊桓公開始,齊國就不停修築長城,隨後,齊靈公以及易代之後的田氏齊威王又不斷將長城向東增修,至齊宣王時已修至東海。史載「齊宣王所築,以御楚寇」,說的正是這件事。
《戰國策-齊策》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而在春秋時期,齊國北方沒有強大的敵人,南方的楚國是齊國心腹大患,再近的是魯國。魯國雖然弱於齊國,但真要搞偷襲,沒準能蒙一把。所以,南線是齊國的重點防禦。而從地理條件來看,泰沂山脈是齊國南線的天然屏障,再加上修築了長城,防線更格外堅固。
值得一提的是,婦孺皆知的孟姜女哭長城,經過專家考察,孟姜女哭的並不是秦長城,而是齊長城。《詩經》里就提到過,「雲誰之思?美孟姜矣!」姜是春秋時齊國的姓,而自戰國時田氏代齊至秦始皇修長城,相隔了二百多年……
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長城村,被認為是孟姜女的故里,當地還有孟姜廟遺址。
齊長城城牆的構築很有特點,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建築材料就在山上找,什麼模樣的石頭都有。在平原和矮丘以土板築成土城牆,在山上以石壘砌城牆,而在懸崖峭壁之處,「因地形,以險制塞」,不再修築,充分利用了山險代替城牆,也不用需要花太多的錢,又省了很多勞力。在當時,人力資源是非常寶貴的。
齊長城是出於軍事防禦需要而建造的,但齊國的地盤又不是完全沿著齊長城劃界。換言之,齊人可以越過長城攻打其他國家,如果其他國家來犯,齊人可以扼守齊長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
長城作為國家的軍事防禦需要,隨著各朝代版圖的變遷,也在不停的修建和遷移,到了現在冷兵器作戰已經徹底成為了歷史,長城的軍事意義已經完全消失。齊長城作為春秋戰國的古戰場,既是東夷文化發源地之一,又是山東齊魯文化交流的紐帶、齊魯大地的分水嶺,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古老的人文景觀,在可以旅遊上大做文章。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