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閩行之憶·媽祖髻為什麼又稱為帆船頭?

閩行之憶·媽祖髻為什麼又稱為帆船頭?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

11月18日,是第二十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開幕,當天舉行了盛大的祭典表演,並舉辦第三屆媽祖文化論壇。作為媒體人,又剛好在福建,自然不錯過這一盛事。

湄洲島,我不是第一次踏足,去年就曾到湄洲島一游。剛上旅遊大巴,看到導遊小妹的髮飾非常奇特,就和她攀談起來,知道這種湄洲島特有的髮型,叫媽祖髻,俗稱帆船頭,是媽祖發明的。但是,梳這種髮髻很花時間,現在湄洲島的少女平時很少梳理,只是在媽祖盛典的時候,作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出現,又或者像她們這樣的,作為導遊就一襲媽祖裝束打扮。

導遊小妹溫柔可愛,一顰一笑之間,現出兩個小酒窩,要求合照的不少,她彬彬有禮,來者不拒。我當然未能免俗,但是用了我拍攝的一位認識的大美女和小美女合照的照片。

當天,在媽祖大殿下的廣場還有盤髮髻的表演,我也前去觀看了。據說,做一個髮髻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目前,多是一些年長婦女懂這門手藝,但是,也有年輕一點拜師學藝的。

晚上,還看了莆仙戲《媽祖》。

媽祖文化是一種特有的現象,媽祖,在中國的福建和台灣被封為神靈,遠達東南亞一帶。時至今日,媽祖出遊,所到之處,隆重熱烈,萬人空巷。

據史籍記載,媽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生前蘭心慧質,經常在海上搶救遇險漁民,為鄰里和過往的海上商賈漁民做了許多好事。久而久之,人們按照自己美好的願望,將她塑造成了一位慈悲博愛、護國庇民、可敬可親的女神,流傳著許多有關媽祖顯靈的傳說,越傳越神奇,並得到朝廷冊封,有清代御賜寶璽。

今年前往湄洲島,大殿上的牌匾又增加了幾位台灣統派要人的。馬英九的牌匾上書:兩岸連緣。

一塊天然大石,是清代御賜寶璽的放大,上刻「湄洲祖廟,天上聖母,護國庇民,靈寶符笈」的字樣,原件為館內珍藏。

媽祖信仰,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民俗,因此,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定位為「媽祖信俗」。

媽祖髻有故事。頭上髮飾每個細節都有特定含義,最明顯就是把頭髮梳起,用髮夾盤成一片風帆的模樣,因此,媽祖髻又稱為「帆船頭」。再往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發卡,象徵船槳;頭頂上盤一個圓圓的發笈,代表船上的舵;盤在發笈里的紅頭繩,代表船上的纜繩;一根銀釵橫向穿過髮髻,代表船上的錨,寓意一帆風順;一根根的發卡和發繩則代表船上的零件。

整個髮型全部由真頭髮梳成。梳法複雜而精巧,先把頭髮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間部分梳到頭頂上,用長長的紅頭繩固定,盤一個圓圓的發笈,再用一根銀釵橫向穿過,起到固定發笈的作用。接下來,是梳理左右兩邊的鬢髮,鬆鬆地梳出弓起的造型,再用兩根波浪形的發卡固定,並將剩餘的頭髮攏於腦後,用5到10個小發卡統一固定起來,梳成船帆一樣的髻,然後在頭頂的圓笈上插一根大的縫衣針或銀針,針上墜著一條紅線。最後,在頭髮上點綴一些小裝飾,使髮型更好看。

據傳說,這媽祖髮飾就是媽祖本人發明的。林墨18歲那年,父母要為她張羅婚事,但媽祖矢志要拯救漁民,誓不出嫁,所以便把自己關在閨房裡三天三夜,盤好了「媽祖髻」,並告訴父母;髻為帆,針為錠,線為纜,她已心許大海,此生只想奉侍雙親,救護漁民,已願足矣。

後人從崇敬繼而效仿,以此髮型來紀念媽祖,表對海神的虔誠敬意。由此可看出媽祖髻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含義,那種超越時空的普世大愛。

除了髮飾,還有整套的媽祖裝,具體就是「帆船頭,大海衫,紅黑褲子保平安」,這是對湄洲女典型裝扮的生動描述。姑娘們海藍色斜搭襟的中式上衣,代表的是漁家人賴以生存的大海的顏色。而下身的紅黑褲子,同樣是湄洲島「獨有」。相傳媽祖喜愛紅色褲子,但因常年在海上救助漁民,褲子被海水打濕後遠遠看去就如黑色,而上半截未被打濕的部分還是紅色。久而久之,這身衣裝就演化成上紅下黑的款式,非常特別。

媽祖髻也只有和這大海衫和紅黑褲子配合起來,才有意義和魅力。

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媽祖髻的梳理,就是信俗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這次觀看的媽祖祭典表演,在我看來,那盛大恢弘的場面只覺得又是一次人們樂於接受的儀式感的體現,只有把站在我面前的小姑娘的媽祖頭飾,拍個仔細,更加深入從小處著眼,從頭飾和服飾理解媽祖文化的含義,才不枉此行。(圖/文黃錦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網荷蘭 的精彩文章:

只因同性戀身份曝光,農場兩月內疑被縱火五次
黑色星期五,荷蘭究竟發生了什麼?不能忽悠消費者

TAG:一網荷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