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作霖的兩件龍袍:一件為御賜之物,另一件藏在祠堂

張作霖的兩件龍袍:一件為御賜之物,另一件藏在祠堂

原標題:張作霖的兩件龍袍:一件為御賜之物,另一件藏在祠堂


民國五年,熟諗扮豬吃虎的張作霖入京覲見,在北洋軍閥老頭子的試探中全身而退。不過在其後的逆流鬧劇中,只封了他一個「二等子爵」。羽翼漸豐且有了底氣的張作霖,提出「奉人治奉」,嚇走了「乾殿下」段芝貴,且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然而這場鬧劇也給這位日後的「東北王」,打開了慾望的潘多拉魔盒,畢竟文化水平不高的「胡帥」,難免會心有所想且進行效仿。於是在其後的宦海生涯中,也有或多或少的風影荷動,最具代表的物件莫過於龍袍。晚清時期,張作霖因為對其綠林同行下手「快准狠」而立功,不僅被招撫,還被溥儀給予諸多嘉獎,其中就有一件「九龍袍」


但是,這件御賜之物,未能滿足張作霖躁動的內心。登頂九五之尊按著皇家祖製得穿龍袍,這種東西肯定得是新裝,而龍袍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來的。清朝的龍袍多產自「江南織造局」的能工巧匠,一般都是有專人縫製,像康熙有一件龍袍,縫製三年才完工,光金線就用了十兩黃金。張作霖自然也不願意將就,遂打算請人給自己也來個量體裁衣,以便需要用到時,可以拿出來充門面。不久,張作霖從揚州請回一位世代織造的姬姓師傅,此人祖上曾為道光做過龍袍。姬師傅來到奉天,住進「大帥府」東北角的一個小院里,偷摸著開始畫圖、裁剪、放樣。



其後,大樣出來後請張作霖過目。不料這位「胡帥」卻表現出不一般的品味,晃了晃頭,說:「這是清朝的龍袍,不能用這個樣子。」姬師傅回到小院苦思冥想,猛然看見另一個院子里的曬桿上曬著衣服,「藍緞灰鼠皮袍,青緞高領坎肩,樣子別出心裁」。姬師傅一看,來了靈感,心想這個草莽出身的「胡帥」,穿著打扮離不開那種野性。於是重新畫圖,依照張作霖穿的那件皮袍,改制而成時興的龍袍。製作這件龍袍前後仍費時半年,用去黃金二十多兩,總算讓張作霖滿意了。龍袍做好後放在哪兒卻成了一個問題,這種招風的物件,可不能放在一般的衣箱里。


最終,張作霖的一位夫人建議,不同凡物的龍袍,常人家的衣箱是不可放的,且需要避人耳目,建議放回張作霖老家的祖先祠堂里供起來,也算是藏在一個安全之所,等到需要用到時再給請回來。張作霖也覺得這是個辦法,一來可以掩人耳目,此外還能以示威嚴,於是將這件偷做的龍袍,送回海城的張家祠堂供了起來。戎馬倥傯的張作霖沒有想到,這一藏就是十餘年,中間除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連年混戰,親家「辮帥」張勳再次逆流而為,落得樹倒猢猻散,也成為一場警醒。張作霖自己也不得不跟著通電聲討張勳,龍袍亦成黃粱一夢,這位叱吒風雲半生的「東北王」,曾經的逆流之欲悄然隱退,龍袍之事也就成了落地的浮塵。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菜根譚》、《張作霖緣何在祠堂里供龍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會做官的徐世昌,功夫在於做樣子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