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23歲當校長,33歲身家驚人:這個一輩子不結婚的女人,為何都在羨慕她?

她23歲當校長,33歲身家驚人:這個一輩子不結婚的女人,為何都在羨慕她?

原標題:她23歲當校長,33歲身家驚人:這個一輩子不結婚的女人,為何都在羨慕她?


作者 | 張先森


13歲隻身救母,才智震驚世人;


20歲任報紙主筆,成為中國第一女編輯;


23歲投身教育,成為最年輕女校長;

25歲任總統秘書,成為社交女王;


33歲下海經商,成為上海灘富婆;


43歲漫遊歐美,成為第一女背包客;


……


她叫呂碧城


一生坎坷傳奇,風華絕代,


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13歲


奔走救母,攪動風雲


呂碧城出生於1883年,風雨飄搖的晚清。

她父親是省級高官,家中藏書萬卷,她從小在書香的熏陶中長大,精通詩詞音律。



少女呂碧城


9歲時,家人便讓她跟同鄉門當戶對的汪氏議婚。


如果沒有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她或許也會和同時代的女子一樣嫁人生子,安安穩穩地過完一生。


然而,人生的災難早早降臨在她身上。


13歲那年,父親意外身亡,族人勾結匪徒把她母親監禁起來,上演了爭奪財產的戲碼。


小小年紀的呂碧城站了出來,四處拜訪政壇商界的名人求援,寫信給著名才子、兩江總督樊增祥求助。


樊增祥讀罷求助信後感慨,這小姑娘竟有如此膽識和才情,豈能見她陷於危難而不救?


在樊增祥等人的干涉下,母親獲救,事態平息。


然而汪氏卻認為,呂碧城小小年紀就能攪動政壇,不守婦道,將來肯定難以管教,於是就以母親被綁架有辱門風為由,強行解除婚約。


家庭劇變,讓年幼的呂碧城對世道險惡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叵測人心有了戒備之心。


悔婚蒙羞,讓她感受到女子在社會中受到的歧視和傷害,決心改變女人的弱勢地位。


20歲


倡導女權,名動京津


家產被奪後,呂碧城只能寄居在舅舅家,一住就是六七年。


20歲那年,學有所成,不願寄人籬下的呂碧城孤身來到天津闖蕩。


彼時的天津,作為洋務運動的前沿陣地,風起雲湧,氣象萬千。


在天津,呂碧城的手書無意中被《大公報》的社長英斂之看到,精妙的書法和文筆讓他感到震驚。


呂碧城手書


英斂之找到呂碧城,兩人相見恨晚,徹夜長談。


得知她精工詞作又經歷了坎坷的人生,英斂之問她:能夠當場作詞一首?


呂碧城才思敏捷,一首《浪淘沙》一揮而就:


寒意透雲幬,寶篆煙浮,夜聽深雨小紅樓,奼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


臨遠怕凝眸,草膩波柔,隔蓮咫尺是西洲,來日送秋兼送別,花替人愁。


就連大才子樊增祥也評價這首詞:宋朝的兩大女詞人李清照和朱淑真和她比起來,也不過如此!


英斂之對呂碧城的才華和膽識讚賞不已,當即聘她為《大公報》的編輯,她也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


在《大公報》,呂碧城發表了大量詩詞和政論文章,或針砭時弊,或宣揚女性思想覺醒,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熱議,她的名字也迅速走紅。


「鑒湖女俠」秋瑾讀了呂碧城的文章嘆服不已,慕名登門拜訪,成就了一段「雙俠傳奇」。


兩位才女一見如故,對家國危機和女權解放徹夜長談。


23歲


投身教育,濟世救民


後來,秋瑾東渡日本,籌劃革命;呂碧城則在天津,從事教育,以啟迪民智,濟世救民。


1904,北洋女子公學成立,呂碧城出任總教習、監督,成為近代中國最早投身女子教育、職位最高的女性。



北洋女子公學成立合影


兩年後,學校改名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呂碧城擔任校長。

23歲的女校長,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呂碧城可謂是女子教育第一人!



北洋女子師範學堂成立合影


北洋女子師範學堂也成為新式女子教育的主陣地,為中國各個領域培養了眾多人才,鄧穎超、許廣平等傑出女性都曾得到呂碧城的授課。


這期間,秋瑾回國本革命奔走並創辦《中國女報》,在僅出的兩期中,都刊登了呂碧城的文章,因此她們也被稱為「女子雙俠」。


1907年,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在革命中從容就義,年僅32歲。


一代女俠罹難後無人收屍,呂碧城冒著危險派人去收殮秋瑾的遺體,葬於西湖邊上。



鑒湖女俠秋瑾


安葬秋瑾後,呂碧城又寫了一篇《革命女俠秋瑾傳》,刊發在美國的各大報刊上,震驚政壇,也讓自己陷於危險境地。

呂碧城被將劃為秋瑾的同黨,被捕入獄,幸得袁世凱的公子袁克文相助才得以脫身。


25歲


社交女王,眾星捧月


原來,袁克文是呂碧城的粉絲,對她仰慕已久。


清政府土崩瓦解後,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呂碧城因為在女子教育中的貢獻,出任總統府的機要秘書。


活躍與文壇和政壇的呂碧城,成為上流社交圈中的積極分子,她天生麗質,打扮時髦,美艷有如仙子,就連嚴復也盛讚她「高雅率真,明達可愛」


不僅貌美,呂碧城的才情同樣出類拔萃,甚至排在張愛玲、蕭紅之前,被稱為「民國第一才女」



如此才貌,自然成為了名流才俊爭相追慕的對象。追求者中有風流才子,有土豪富二代,有商界政壇大佬……但都入不了呂碧城的法眼。


25歲的她還未配偶,成了民國「第一剩女」,讓身邊的七大姑八大姨操碎了心。

梁啟超才智超群,可早有妻室;汪精衛俊美,可年紀又太小……


她瞧得上的沒緣分,她瞧不上的自然不想要,沒有遇見傾心之人,她便不願將就。



在那個時代,身為女子,弱則無以立世,強則讓男子敬而遠之。


呂碧城選擇了做女中強者,跟凡塵俗世背道而馳。


她就像一隻孤傲的孔雀,把自己包裹在華麗的羽毛之下,不讓婚姻再次傷害自己。


33歲


下海經商,富甲一方


總統秘書時期的呂碧城,準備大幹一番,施展政治抱負。


但隨著袁世凱蓄謀稱帝的野心昭然若揭,心灰意冷的她辭去了職務,帶著母親移居上海。


在上海,呂碧城利用多年積累的人脈做起了外貿生意,短短几年就成為了上海灘有名的富商,自建洋房別墅,母女二人過上了外人艷羨的優越生活。


集才華、美貌、事業於一身的呂碧城,在文壇、政壇、商界、教育界和媒體圈穿梭自如,當之無愧的「社交女王」、「時尚教主」。


社交圈甚至還流傳著一句「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可見她當時眾星拱月的超高人氣。



可就在這時,這位上海灘最負盛名的黃金剩女做出了驚人的舉動:前往美國哥倫比亞讀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


臨行前,她把十萬巨金,捐贈給了中國紅十字會。


對她來說,錢財只是身外之物,難怪多少達官貴人追求她都以失敗退場。


當一個女人有足夠的能力,她便不想淪為愛情的俘虜,而是牢牢地將命運攥在自己的手中,隨心所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這樣,呂碧城終身未婚。


47歲


放下塵緣,遁入空門


在哥倫比亞,呂碧城一邊求學,一邊給上海《明報》撰稿,介紹西方見聞,讓中國人與她一起看世界。


她還把遊記編成了一本《歐美漫遊錄》,作為寫給中國人的歐美旅遊指南,呂碧城可以說是中國女性「背包客」的先驅。



呂碧城於哥倫比亞


1926年,國內時局動蕩,呂碧城再次出走美國,在美玩股票再次成為富豪。


炒股只是兼職,她的正事是帶著一隻皮箱遊歷歐美,走走停停隨心所欲,漫遊於異域與心靈之間。



呂碧城著作


二戰爆發後,她再次向國內賑災機構捐出巨額款項,幫助抗戰中流離失所的難民。


周遊歐美時,傳播佛學慈悲,希望以此阻止野蠻的戰爭。


晚年她加入了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盛裝登台用英文演講,呼籲以慈悲的精神善待動物,贏得洋人滿堂喝彩。



呂碧城在巴黎演講時穿的服裝


1930年,47歲的呂碧城毅然皈依佛門,法名「曼智」。


13年後,她乾淨、安寧地離開了人世。


遵照她的遺囑,親友們將她的遺產全部捐出,同時她生前還囑託,死後將她的骨灰攪和麵粉成丸子,撒入海中,供魚食用……


名與利乃至肉身,死不帶去。


呂碧城一生酷愛孔雀,經常身披孔雀服,以彰顯華貴和驕傲,友人為她題詩:君看孔雀多文采,贏得東南獨自飛。



她是渴望愛情的,獨自飛翔的孔雀也想找個棲息的臂彎,只是愛情可遇不可求,她只好活在城堡里做自己的女王。


她一生用文言寫作,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如今這些文字逐漸被淹沒在時光中。


但她的名字不該被遺忘,她的風姿綽約,她的驚世傳奇,永遠閃耀在民國璀璨天空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志 的精彩文章:

被殘忍拋棄後,她苦追多日尋找渣男:這是我見過最爽的報復!
哈士奇當上警犬之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怕了怕了

TAG:視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