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宋古琴:穿越千年的聲音

北宋古琴:穿越千年的聲音

「這是一張北宋的琴,我們按照中國古琴最傳統的方式,用蠶絲做弦。所以大家聽到的是距今一千年的聲音。」

(圖/伯寅)

12月1日上午,在蚌埠中華古民居博覽園,剛剛開幕的中國國際樂器交流博覽會暨第二屆商貿與文化交流國際論壇分展廳——成龍環保藝術展示館內,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樂器收藏家趙家珍女士,用她精湛的技藝為中外來賓們演奏了古琴曲《平沙落雁》。

(圖/伯寅)

上午11點左右,出席本次博覽會及論壇的中外嘉賓走進了成龍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古琴被放置在展廳最後側舞台上,一條由廢棄物與竹編組成的藝術巨龍,盤踞在徽派建築的梁棟之間,屋檐的滴水透過龍身落入平潭。成龍館內著名的藝術雕塑——同樣由廢棄的貝殼等塑作而成的《龍娜麗莎》注視著舞台的方向,兩隻生動活潑的、由廢舊雪碧瓶製作而成的獅子守護在舞台兩側。

舞台正中央的一張古舊桌台上,擺放著本次樂博會最老的一把北宋古琴,至今已有上千歲。

(圖/伯寅)

可以看到,古琴背刻有篆書「黃淡而印」,琴尾刻「宣統已末秋月,淡而重修」。龍池兩旁撰寫精美隸書:「我自賞音 不問鍾欺 一彈再鼓 結想黃義」。資料顯示,這張琴是北宋年間所造,清宣統年閩南奇人雕刻家、文人黃淡而重修,琴身顯流水斷、蛇腹斷、冰裂斷等美妙斷紋。

(圖/伯寅)

來自30多個國家的50多名駐華使節、海內外30多家商協會的代表,以及中央音樂學院、亞塞拜然民族樂隊等近500人觀摩了這次樂博會,在中國傳統的古民居里,在當代藝術家的演奏下,傾聽流淌了幾百上千年的妙音。

(圖/伯寅)

「我很想看到中國古樂器是什麼樣子,更想聽那把歷史悠久的古琴發出的聲音。」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傑納利·阿克拉姆對中國文化,尤其是音樂文化表達了他的興趣。這是他第三次來到中華古民居博覽園,並帶來了他們的大量珍貴民族樂器,和一場叫《神奇的亞塞拜然音樂走進蚌埠》的大型演出。

上午11點,在主持人簡單介紹之後,古琴聲響起。洪鐘、金石般的聲音瞬間敲破了凝固的空間,讓所有人為之一怔。

一首古曲《平沙落雁》彈奏下來,如鴻雁掠過長空,蜿蜒沉浮於天際之間。「這個曲子更具文人氣質,和這個地方非常貼切。」該琴的演奏者趙家珍是上海人,被美國《紐約時報》稱之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趙家珍對徽派建築有著特殊的情感,「我們小時候住的房子就是這樣的,有家的感覺。保護和開發這個地方的人一定是很有情懷的,在這裡演奏古琴感覺是真正的回歸。」

「這張琴用青銅木做的,是古代一種硬木,用這種樹做古琴非常好,但早已經滅絕,現在沒有了。」趙家珍說,這種木料製作的古琴在最初是幾乎發不出聲音的,需要百年的養護,才可得到妙音。

(圖/伯寅)

「要出最好的音色,需要500年時間來養琴。」趙家珍說,按這時間來看,現在是這把宋琴音色最好的時候,「我們用蠶絲做了弦,所以,大家能聽到這如洪鐘一般的聲音,這就是這張琴最本真的聲音。」

(圖/李國慶)

(文/文博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生動展示華僑華人為改革開放做出的重要貢獻,「華僑華人與改革開放」主題展在北京開幕
炫富摔,腦洞小了你都不好意思出來!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