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處偏僻之地,秦始皇到死都念念不忘,至今留有他的遺迹
「夷」的稱謂最早文字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王制》之中,東夷,是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東各部落的稱呼。歷史有載,秦始皇曾不遠萬里,從中原地區來到偏僻的「東夷之地」,他此行的目的是什麼?又在東夷做了什麼事?我們不妨了解一下。
成山頭,今在榮成境內,屬於我國大陸最東端。秦始皇稱這裡為:「天之盡頭!」,丞相李斯手書「天盡頭」,有秦東門立石。臨海而立,卻無海濱之畔的涌浪柔沙;山巒之巔,卻無泰山一覽無遺的挺拔雄姿。
之後,在公元前94年,漢武帝劉徹率領文官武將自今西安出發,途經泰山,一路東進巡遊海上,直至成山頭,被「成山頭日出」這一奇麗的景觀所震撼,作「日主祠」、以感恩澤,且作「赤雁歌」志之。
但就是這樣一處偏僻之地,卻在後世廣為人知,它的聞名得益於秦始皇的兩次到訪,可以說,秦始皇是到死都此地念念不忘。
秦始皇到訪此地,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不過,僅有寥寥數語,沒有更為翔實的描述。這無疑更令後世好奇,建立千秋霸業的秦始皇,為何遠離中原腹地,不顧跋涉辛勞,來到此地?從古至今,流傳著各種說法。
有人說,秦始皇來此是為了求仙尋葯;有人說,他是為了炫耀能力,來此征服大鮫;有人說,他來到這裡,只是為了巡視疆域;還有人說,他來到大陸最東端,是為了祭拜太陽... ...等等,諸如此類,經過歷代文人的渲染改編,關於秦始皇東巡此地,已有無數個版本傳說。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我們不妨通過現代考古,逐步解開幕後真相。
《史記》中的「成山」即為今日的「成山頭」,記載秦始皇史實,可信度最高的無疑是《史記》。此書編製時間距離秦亡不過百餘年,作者司馬遷通過各渠道收集相關信息,皆為第一手資料。書中記載,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先後兩次到達成山頭,這與歷史中的兩次東巡相吻合。後世根據司馬遷筆下所記載的「成山」特徵,推斷出,「成山」就是今日的「成山頭」。
《史記》原文載:「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意思即「成山地理位置臨海,地勢陡峭,似要墜入海中,且此山坐落於大陸東北一角。」此地理特徵與今日的成山頭相同,成山頭同樣位於大陸東端,且三面臨海,正是秦始皇兩次到訪之地。清人所著《榮成縣誌》記載,稱:「秦始皇東巡時,來到此地,在成山頭上修築宮殿。」
並且,後人將此宮殿稱為「始皇廟」,該廟於明朝正德七年毀於一場火災,道光年間,道人徐復昌重築大殿。後世史書中,常見關於「始皇廟」的描述,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叫法,如「… …日主,祠成山」、「禮日成山」、「成山祠日」、「不夜,有成山日祠」。
清代康熙時期,有位成山衛教授,名為王蘋。他在康熙三年喜中進士,面對朝廷的官職賞賜,王蘋卻犯了難。原來,他家中有位老母,如果接受了官職,就要遠離家鄉,到時老母便無人照看。朝廷知道後,取消了他的縣令補用資格,改任為成山衛教授。
「日主祠在海東岸盡處,過祠不復有岸。」通過這句話可知,日主祠所在位置就是今天的成山頭,「禮日」、「祠日」等活動皆在成山頭舉行。 據悉,成山之地的名稱變化,源於海運業的興盛。航海流行時,貿易往來的人們喜歡把「成山」叫做「成山頭」。
以至於,時間久了成山頭便取代舊的名稱,被傳叫至今。
古玉「鎖定」秦始皇——1982年,榮成市成山頭附近一處建築工地,挖掘出三件玉器,似為文物。其實,這不是第一次發現玉器,就在三年前,即1979年,同一片區域,亦挖掘出四件玉器,其內包含:玉璧、玉圭,與此次情況相近。
根據參與現場考古的學者介紹,古玉是從工地上的一處「土堆」內獲得,該「土堆」高約兩米,直徑達到二十多米,似為墓穴。成山頭這裡並非出產玉器之地,且此處位置偏僻,很難想像誰會將玉器留在這裡。
之後,經過考古挖掘,首先排除了墓葬的可能性。考古專家對玉器展開研究,發現上面有許多雕刻花紋,花紋表面存有不少圓點,每個圓點上刻有渦紋,專家們稱之為「谷紋」。《周禮·典瑞》的有「子執谷壁,男執蒲璧」說法。其形狀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也俗稱為:「蝌蚪紋」。
其實,這種「谷紋」在西周之前是不存在的,早期的璧是以光滑透亮體現價值,基本不會雕刻花紋,換言之,玉上花紋在西周時才出現。至春秋戰國時期,玉器雕刻「谷紋」已經成為潮流,因此。專家們認為,該玉佩為春秋戰國時的產物,歷史久遠,十分具有考古價值。
中國古代,玉器向來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尤其在兩千多年前,帝王們把玉器視作皇權的象徵。所以,像成山頭髮現的玉圭、玉璧分為祭玉、禮玉,而秦始皇曾到訪此地築殿求仙,這玉佩極可能就是其遺留之物。
參考資料:
『《山東省威海的「天盡頭」》、《史記》、《周禮·典瑞》、《禮記·王制》』
※亡國之後,往往是這類女人成了「替罪羊」,幾千年間世人痛罵不已
※清帝中的一個奇葩,天天把自己打扮的像個乞丐,但大臣卻越來越貪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