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走進大門

關林位於洛陽市南8公里處,相傳是蜀國大將關羽葬地。

根據禮制;帝墓稱「陵」,王墓稱「冢」,百姓墓稱「墳」,只有聖人墓才能稱「林」。故山東曲阜的文聖墓地稱「孔林」。清雍正八年(1730年),封關羽為「武聖」,因此,這裡就被稱為「關林」。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關林內殿

可讓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何這個使蜀國丟了東南屏障的敗軍之將,會被後來歷朝皇帝將爵位越封越高。「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清封武聖,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

關羽的形像,主要源於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和民間傳說。即便按「三國演義」的描敘;論武藝,關羽在當時也不是最高的,他雖有溫酒斬華雄,官渡誅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之勇,可在虎牢關前劉、關、張聯合才與呂布戰個平手。說義氣,也不是最好的,在下邳土山,兵敗被困時為保全性命,投降曹操,卻稱「降漢不降曹」。講功勞,更是難講,華容道上不遵將令私放曹操,造成日後三國鼎立;後又不遵諸葛亮「聯吳抗曹」方針,邈視東吳、驕傲自大,釀成大意失荊州之禍。不僅使蜀漢失去東南屏障,自己也敗走麥城,在湖北當陽為吳將所殺。這樣一個人,日後怎會被冠以「英雄蓋世」、「義薄雲天」,且在歷朝歷代中被封王,封帝,封聖的呢?

更為可笑的是;如今在我國南方及東南亞,關羽己演變為財神。不少企業都在進門的玄關處設關帝神位,每天朝拜默誦:保佑發財。

人物形象的歷史沿革和演變往往叫人不可思議。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義薄雲天

關林始建於何時,無從稽考。現存關林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清乾隆年間加以擴建,並按帝王宮殿式樣建造。

在「三國演義」中述:關羽被殺後,吳主孫權怕劉備報復,差人將關羽首級獻給曹操,以圖轉嫁危機,被曹操識破。遂用沉香木雕成關羽身軀和首級放在一起,以王侯之禮厚葬於洛陽城南(今關林)。「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之說,由此而來。

園內古柏蔽日,蓊鬱蒼翠,殿宇莊嚴,記載著關林的滄桑歲月和沿革演變。

義薄雲天:「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洛陽紙貴」「樂不思蜀」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李煜治國大概算是中國歷史上文人治國失敗的經典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