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軍,挽救三十三萬人,是英雄嗎?中國三萬將士卻因此白白犧牲
2018年獲獎的電影里,就有一部電影叫做敦刻爾克。影片主要以普通士兵的角度,講述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歷史事件,把將軍亞歷山大塑造成了一個挽救英軍的大英雄。
然而亞歷山大真的是一個英雄嗎?在這場大撤退中,四十餘萬英軍(三十萬士兵成功撤走)被德軍逼到了敦刻爾克港口,為了保存實力,大軍只能選擇撤退。亞歷山大沉著應對,軍隊最終安全回到英國,從這個角度來說,的確是一個優秀的將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可是在緬甸對日戰爭中,他的表現,是嗎?不是!
由於亞歷山大表現良好,受到丘吉爾重用,於1942年被派去緬甸與中國一起指揮對日戰爭。那麼緬甸形勢為什麼這麼危急呢?
滇緬公路建好後,國際上所有中國的盟國都是通過這條路把支援的物資送到中國境內,可是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後,日軍深入緬甸,斷絕中國所有的支援,以加快實施他們的全面侵華戰略。其實本來當時的緬甸已經屬於英國的殖民範圍了,英軍一直都有在那裡駐兵,只是日本軍隊人數比英軍多得多,英國自顧不暇,於是無法抵抗日本的進攻。
在這個情況下,為了保護好滇緬公路,在1942年3月,中方派出了十萬精兵遠赴緬甸戰場,與英國共同殺敵,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遠征軍。遠征軍到達戰場後,最初多次打敗日本進攻,本以為勝利在望,沒想到英軍為了自身的利益,根本不願意保衛緬甸這個爛攤子,因為比起緬甸,把軍隊安全撤回到印度殖民地,保全力量,才是他們的根本目的!
所以英國方面只不過是想借遠征軍力量,來掩護他們逃亡。於是,在亞歷山大授意下,英軍開始悄悄向印度撤離。英軍全部撤走後,只剩遠征軍孤軍奮戰,最終也只能選擇放棄緬甸,回去祖國。可是身後可以退的地方,如臘戍、密支那等,全部被日軍切斷!為了回去,遠征軍選擇從中緬交界的野人山繞路回家。
然而他們沒料到,這片從來沒有經人開發的原始叢林,環境之惡劣,毒蛇蚊蟲瘴氣之多,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回家之路變成了死亡之旅。這一批鐵骨錚錚的遠征軍,最後的歸宿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帶著疾病、飢餓、絕望葬身在野人山中,客死異鄉!活下來的人寥寥無幾,永遠都擺脫不了這可怕的回憶!
時值緬甸的5月,酷暑難忍,遠征軍走入了叢林之中。叢林里都是都是參天大樹,遮住了日光,看起來陰暗慘淡。這僅僅是開始,越往裡邊走,濕地、沼澤越來越多,於是伴隨而來的,是數之不盡的蚊子、螞蟻、螞蟥、有毒的蘑菇、野草……白天還好,一到了晚上,這些可怕的生物就集體出動!
被蚊子、大馬蜂咬了後,傷口會紅腫疼痛,癢得無法忍受。還有可怕螞蟥,它們無孔不入,按照活下來的遠征軍回憶,每天都能在戰友身上發現幾隻,螞蟥咬人時人的身體是沒有反應的,所以發現時它們已經吸飽了血。再往裡面走,糧食也用完了,有些極度飢餓的戰士,忍不住去挖野果吃,最後因為有毒,又缺乏藥物,活活疼死……
每天都有死去的戰友們,死了之後,因為沒有時間埋葬,屍體便被叢林的螞蟻蟲子吞噬乾淨。身上有傷的戰友,經過叢林白天的大雨,傷口開始潰瘍,腐爛,沒過幾天,含憾而死。最後,傷寒、痢疾等疾病也找上了這支部隊。一路走來,身後是累累白骨,不用擔心迷路,看到白骨就知道這條路是走過的。
死去的戰士,大多帶著遺憾、不甘離開人世。餘下遠征軍籠罩在看不見的絕望當中,麻木的向前走,在快要走出野人山時,被空中的一輛美國偵察機發現了,就這樣得救。
戰後統計,遠征軍最初有十萬多人,死在戰場上的有兩萬多人,死在這荒山野嶺,壯志未酬的達到三萬多人。
和平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染滿鮮血!團結,自強,才是強大根本!
※奪妻之恨,能忍?曾經的強國波蘭,因一女人,死傷百萬,再無貴族
※一街頭占卜的,無兵無將,卻自稱先帝之子,百姓軍閥紛紛擁其為帝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