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青銅器中的珍品,中國的旅遊標誌

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青銅器中的珍品,中國的旅遊標誌

1969年,甘肅武威縣一農民一鎬頭刨到了漢磚,由此發現一座古墓。文物部門經清點和跟進發掘,共出土文物231件,其中銅車馬儀仗俑,為考古發掘中所罕見,特別是方陣前面的銅奔馬,堪稱古代藝術登峰造極之作!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身形矯健俊美,三足騰空,右後足蹄踏一飛燕,整個造型重心穩定,富有生機,有一躍千里之勢。對於這件東漢銅奔馬的命名,學術界長期以來卻有著較大的爭議。

東漢銅奔馬,人們賦予它很多名字,有馬踏飛燕、馬踏龍雀、飛燕騮、天馬、馬超龍雀、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郭沫若可以說是銅奔馬的伯樂。當他第一眼看到銅奔馬時,就對它的造型讚嘆不已,認為它既有風馳電掣之勢,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無疑是一件稀世珍寶。

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郭沫若曾潑墨揮毫寫下了「四海盛讚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豪邁詩句。

文物部門大多用銅奔馬這個名字,而馬踏飛燕這個稱謂,在旅遊部門沿用的更多,當年官方的馬超龍雀的標準說法,反而用的很少。

1973年,東漢銅奔馬參加了古代歷史文物出國展,在英國和法國展出。 2002年,國家文物局將東漢銅奔馬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東漢銅奔馬現今在甘肅省博物館收藏,它也是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國人必知的文物之最,件件經典,都是鎮國之寶
劣跡斑斑的5個辱華品牌,讓所有人難以容忍,咱們不買了行嗎?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