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把握優勢,創新發展,不斷完善中醫「治未病」服務體系
11月29日,全省基層中醫藥工作現場會在梅州召開。
▌中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楊漢東在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把握優勢 創新發展
不斷完善中醫「治未病」服務體系
中山,古稱「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境內五桂山多奇花異卉、四季飄香,國醫保健、花香茶濃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人文氛圍,孕育並推動中山中醫藥文化的發展,中山充分把握優勢,積極探索,以衛生強市建設為契機,把中醫藥有機融入社區衛生服務的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工作,積極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完善市鎮村三級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基本情況
中山市面積18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0萬,下轄25個鎮區,277個社區居委會,現有2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4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市中醫類醫療機構總數57個,其中中醫院3家(三甲公立中醫院1家,民營中醫院2家),中醫類門診部6個,中醫類診所48個。截止2017年末,全市中醫類醫療機構床位2195張,比上年增長17.88%;全市中醫類醫療機構門診服務人次406.88萬人次,住院服務人次8.04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0.07%、7.74%;鎮級以上綜合醫院均設有中醫科,全部鎮區建立了中醫「治未病」中心,全市所有鎮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至2018年10月,全市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鎮區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佔比均達到100%。
主要成效
(一)中醫「治未病」三級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全面建立。
經過幾年努力,中山市建立了全市中醫「治未病」技術指導中心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中山市中醫院作為廣東省中醫名院,第一批省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試點單位,被確定為全市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技術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導中心 。建設完善了香山藥用植物園、中醫文化廣場、中醫藥文化館,初步形成中醫藥科普宣傳、養生、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分類指導各鎮區整合有效資源,全市所有鎮區均建立了「治未病」中心。到目前中山市已建成以中山市中醫院為龍頭,鎮區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支撐,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三級中醫藥服務網路。2017年10月,中山市治未病聯盟成立,聯盟以中山市中醫院為龍頭,包括了23家鎮區醫院和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快推動中山市中醫醫聯體建設,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防治結合」,全方位拓展我市中醫藥服務。治未病聯盟的成立,創建了中山市治未病學術交流的更高平台,通過區域合作,實現互促互進、優勢互補,使聯盟共同進步和發展,輻射帶動區域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成立至今,聯盟致力於通過多種方式拓寬社會各界團體學習交流中醫「治未病」文化的渠道,共同分享中醫治未病文化,創建中醫藥人才培養、科研教學、技術水平等各方面技術一流、服務一流的專科聯盟。
(二)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實現新跨越。
中山市大力發展「互聯網+中醫藥」,依託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整合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信息、中西醫門診就診信息、疾病隨訪管理信息、婦兒保健信息,打造獨具特色的信息服務網路,積極探索便民、利民、惠民的中醫藥服務信息化新途徑。中醫體質辨識系統覆蓋全市,2015年全市各鎮區「治未病」中心統一配置中醫體質辨識信息系統並實現全市聯網,截止到2018年10月,全市各「治未病」中心共完成中醫體質辨識107623人次,進一步強化了各類人群健康檔案維護、普通和特殊人群中醫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和中醫藥保健指導;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60%和53.7%;通過對不同體質目標人群的健康干預,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指導,真正實現「未病先防」,群眾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三)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加強。
開展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省名中醫師承項目。邀請全國名醫名家帶教指導,建設了中山市中醫院禤國維、古鎮人民醫院韋貴康、陳星海醫院唐祖宣三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加強中醫精英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中醫藥學術領軍人物和名中醫,擦亮中山市中醫藥服務品牌;依託市中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成立了「治未病」教育培訓基地,對全市從事中醫保健服務的醫務人員進行「治未病」理論和技能規範化、標準化培訓;製作了兩批包含36個項目的中山市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視頻學習材料,建立廣東省中醫藥科技服務網站,免費進行遠程教育。中山市基層中醫藥服務進一步規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四)中醫藥知識和中醫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
充分利用現有中醫藥資源,開拓創新中醫藥文化宣傳新形式,2016年1月,以市政府名義舉辦了「中山中醫健康養生文化節」。開展中醫養生文化旅遊活動,建立廣東省中醫藥養生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涵蓋科普教育基地、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基地在內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2017年投入近1000萬元,對中山市中醫院中醫文化館改造升級,增設180度弧屏影片展播項目, 通過動漫人物闡述中醫發展歷史、中醫藥文化、名醫典故及中醫特色療法等,讓群眾更加生動的了解中醫藥知識。通過虛擬VR技術讓人們在虛擬世界裡模擬野外採藥過程等,進一步提升中醫藥的影響力和認知度,提高人民群眾的中醫養生健康保健意識。
(五)中醫健康服務業和健康養生基地蓬勃發展。
通過20多年的探索發展,中山市已形成國家健康基地、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翠亨醫療器械產業園為主的健康產業集群。近年來,中山市健康醫藥產業產值以超過30%的年增幅快速發展,規模效應明顯,尤其是中醫藥健康服務和健康養生基地建設潛力巨大、發展態勢良好。中山市西區大力建設養生小鎮,著力打造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依託中山市中醫院優良的資源優勢,結合中山(西區)堅實的服務業發展基礎,2014年12月正式啟動了中山(西區)中醫健康養生基地建設。2015年10月出台《中山市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2015-2020年)》,從大力發展醫療服務、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著力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等方面對健康服務業的發展進行明確清晰的規劃與部署。2018年10月制定《中山市(西區)促進中醫養生產業發展扶持實施細則(試行)》。以中醫養生為龍頭,涵蓋中醫藥產業集聚、中醫養生科普、旅遊、養老等產業的健康未來城,擬設「一核兩翼」,功能互聯。目前,西區已成功引進御水灣中醫健康養生基地示範園項目、固生堂中醫館、珍身堂健康養生文化園、廣葯集團、「甜媽仔」等11家知名中醫養生企業進駐養生小鎮,正在與以嶺葯業、國葯集團等大型知名企業磋商合作。
工作經驗
(一)加強領導,高位推進中醫強市建設。
長期以來,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強市建設, 2007年中山市成立了中醫藥強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衛生主管部門主要領導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建立了由衛生、工商、發改、財政、物價等有關部門組成的中醫藥強市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中醫藥強市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政府對部門的績效管理,形成全市齊抓共建、積極推進的良好格局。
(二)明確責任,紮實推進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廣東省推進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中山市從2014年9月開始實施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全市上下高度重視,認真謀劃,市分管領導親自督辦,中山市衛生計生局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職領導具體跟辦抓落實。明確為醫療機構「一把手」建設工程,將發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目標管理,列入政府績效評估重點工作任務考核範疇。
(三)保障到位,順利推進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工作。
從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全力以赴,全方位保障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順利推進。認真研究制定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作為中山市深化醫改的1+N文件, 2013年出台《中山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7年印發《中山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與實施方案》,加大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技術研究及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將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範疇。每年市財政投入中醫藥財政專項經費400萬元,2014年中山市獲得中醫藥強省建設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示範單位專項建設經費200萬元,有力保障中山市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達到預期目標。
中山市將中醫強市、深化醫改和衛生強市建設有機結合,通過以建設鎮區中醫「治未病」中心為抓手,搭建全市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服務平台,鞏固完善市鎮村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基礎,全面開展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適宜技術推廣,傳承弘揚中醫文化、打造健康養生基地等,全市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邁出了堅定步伐。下一步,中山市將繼續立足中山實際,補齊短板、創新發展,以衛生強市為動力,在構建體系、優化服務、傳承精華、弘揚文化等方面,進一步做實做細中醫藥工作,打造中山特色品牌,為偉人故里、杏林中山綻放異彩再立新功。
【來源:中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省衛生健康委召開全省公立醫院行風建設現場會 部署開展行業作風整治專項行動
※梅州:利用特有的資源稟賦,精心培育發展中醫藥事業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