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海防民兵「船好兵強」守海疆

海防民兵「船好兵強」守海疆

原標題:海防民兵「船好兵強」守海疆


講述人:董相宏


1958年10月出生,1974年參加民兵組織,現任江蘇省海安市角斜「紅旗民兵團」蘇海漁00101船長。

整理人:夏鵬飛 張志榮


不得不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40年前,我還是黃海之濱剛學捕魚的毛頭小子,如今已變成滿頭白髮的資深「船老大」;40年前,我是黃海前哨「紅旗」下懷揣夢想的有志少年,如今已是安海角斜的老民兵。談及40年來的變化,我感觸頗多。


我祖上世代都是漁民,抗日戰爭時期,祖輩成立了「漁民自衛隊」,在黨的組織領導下,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屢立戰功。我們從小就明白幸福安寧的生活是靠奮鬥而來的,當民兵保家守海衛國就是傳承紅色血脈。


角斜地處東南沿海,改革開放前,漁民的收入主要來源就是捕魚,早上出海,晚上用捕來的魚到小碼頭換取吃用。在「大辦民兵師」的號召下,1958年,角斜民兵團正式成立,並於1966年被原南京軍區命名為「紅旗民兵團」。那時,我們這裡16歲至45歲的漁民都是民兵,一條不足10噸的小船擠十幾個民兵,出海捕魚的同時執勤巡邏。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國民黨殘餘勢力在海上搞破壞,以及打撈他們散發的策反宣傳單。有時,我們也會碰到主動「示好」的敵船,但從沒有一人被收買拉攏。

改革開放後,產權制度改革,我們漁民陸續有了自己的機器船,不用再吃「大鍋飯」,大家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出海生產量提高了3至4倍。上世紀90年代後,我們又有了鐵殼船,成立外海捕撈船隊,陸續配備了先進的現代化捕撈裝備,彩色探魚儀雷達、電子海圖,GPS導航、北斗和AIS系統,漁民的生活大變樣,家家戶戶穩步奔小康。


裝備升級了,民兵團越建越好,年富力強的漁民都以當「紅旗民兵」為榮。與此同時,我們的任務重點也轉變為加強海上巡邏,防止國外勢力侵犯我海洋主權,以及打擊海上走私、行竊等不法行為。那段時間,因為漁船大多都安裝了通信電台,「台獨」等反華勢力時常通過無線電波「美言誘騙」,但我們民兵都堅守本心,不越紅線,為維護海上一方安寧積極貢獻力量。


富了不忘安寧、富了不忘國防。進入21世紀,「紅旗民兵團」順應民兵結構調整,組建海上民兵隊伍,符合條件的漁民紛紛申請,加入海上民兵組織成為潮流。練應急、練打仗,一時間湧現出多位像「海防精兵」張秀華和「中國好人」紀育明等一樣的優秀民兵,並且多次出色完成任務。


2014年7月,我駕駛蘇海漁00101船,帶領來自角斜「紅旗民兵團」的4艘漁船參加海上偵察演練。演練過程中,我們從雷達上觀測到一個圓點,通過平時所學的信息化辨別手段,我們確定那是某國海軍一艘新型彈道導彈觀測艦,於是立即向上級報告敵情。與此同時,我們駕船抵近外籍軍艦,執行偵察和錄像取證任務,為上報情況提供可靠信息。事後,江蘇省國動委授予蘇海漁00101船「海上偵察行動先鋒船」榮譽稱號,我也因帶隊執行任務受到省市表彰。


民兵亦民。如今,我們的漁船裝備更新了,4G網路已逐步覆蓋,大家一邊出海捕魚生產,一邊做起電子商務生意,大多數漁民都從僅靠種田捕魚為生,轉變為瞄準市場多業齊興,日子越來越紅火,生活越來越有滋有味。

民兵亦兵。海上作業的漁船,其實就是漂在「藍色國土」上一個個移動的哨所,如今,我們「紅旗民兵團」海防民兵支援保障能力越來越強,每年參與海上應急救援30多次、為上級提供有價值軍事情報線索20餘條,多人立功受獎。前不久,來調研的上級領導評價我們這支海上民兵隊伍「船好兵強、昂揚威武」。


圖①:上世紀60年代中期,角斜人民的漁船。資料圖片

圖②:2018年11月,角斜「紅旗民兵團」執行海上巡邏任務。王國根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無人化:審視智能化戰爭窗口
摒棄「華而不實的勝利」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