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註力差,是不是也意味著注意力範圍更廣?
如果孩子經常在專心做事的時候被家長打斷,專註力就很容易被破壞,結果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來越短。
這個觀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這個觀點卻並不全面,如果你只盯著不打擾孩子這一點試圖培養出一個高專註力的孩子,那你肯定要失望了。
關於注意力,你可能還需要了解這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01
先天因素,要怪就怪你和你老公
遺傳的力量是強大的,每個孩子天生就有不同的大腦結構和氣質類型,所以確實有些孩子就會天生注意力偏差,有的就能專註的坐著玩半天。
這就跟人的高矮胖瘦一樣,你確實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調整一些數據,但刻在你基因里的東西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試圖和基因對抗,那你肯定輸的很慘。
回憶一下你自己上學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走神,孩子他爸是不是也是開小差的好手,那孩子遺傳了你倆,同樣注意力沒法集中,只能說,這孩子是親生的!
02
年齡特點,不是所有年齡段都能專註那麼久
小學生的一節課安排為45分鐘是有道理的,人的注意力是不可能無限集中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會比成人短這是不爭的事實。
注意力研究發現,嬰兒一出生就有注意力,這其實是一種先天的定向反射,是沒啥意義的。
但在1~3個月嬰兒就會更偏向於喜歡看圖形,3~6個月會更偏愛複雜的有意義的對象。
不過,一歲以內,嬰兒的注意力發展都還很緩慢,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到一歲,真的別太難為他,人家大腦還沒發育到那個地步。
以下是各年齡段注意力停留的大致時間,可能看過你就發現自己孩子其實完全是處在正常值的,是你要求太高了。
8~15個月 ,可以專註大概一分鐘左右;
16~19個月:30秒~2分鐘;
20~24個月:30秒~3分鐘;
25~36個月:2~10分鐘;
3~4歲:3~15分鐘。
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不但會讓孩子總對自己評價過低,也會讓家長對孩子的評價越來越低,長此以往惡性循環。
03
性別優勢,女孩天生就更沾光
男孩和女孩先天大腦結構就有區別。男孩腦幹中有更多的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比女孩更多,這使他們精力更旺盛,體力更出色。
而女孩則可以安靜地坐在那玩上很久。男孩存儲感知記憶的神經連接不夠強大,所以需要更多觸覺型的體驗。女孩的感官直覺要敏感得多。
簡單來說就是:男孩需要在爬高上低、打打鬧鬧中去學習和體會,而女孩卻更適合安安靜靜的坐下聽媽媽講故事或者擺積木。
可可現在馬上兩歲半,越來越匪,開扭扭車快到我要在後面快跑才能追得上,對於玩具也是特別容易喜新厭舊,拿在手裡幾秒鐘就扔不見了。
如果你非要逼著一個本來喜歡跑跑跳跳的孩子老老實實坐下來聽你讀書,那隻會讓孩子對這件事更厭惡,也讓家長更挫敗。
04
需求差異,孩子不是沒有專註力,只是不順你的意
每次有姑娘問我為啥她孩子不能老老實實坐下來看繪本的時候我都會問一句「那你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玩平板的時候注意力集中不?」然後姑娘就笑了,「那好像還是很集中的,但是為啥就不能看繪本也同樣集中呢?」
看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能力集中注意力,而是你提供的東西並不足以吸引他的注意力。
都在說玩手機不好,看電視不好,但是現如今的科技時代,誰要是不玩手機肯定會被社會淘汰。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接受新事物更迅速,學得更快,好多孩子都把手機、平板玩的特別溜,這難道不是專註力強學習力強的表現嗎?
所以,孩子並不是專註力差,而是「被」專註力差。
順便說一句,眼科醫生表示「要保護孩子的視力,最主要的不是遠離電子屏,而是盡量保證每天兩小時左右的戶外活動。」
換個角度考慮,專註力差,
是不是也意味著注意力範圍更廣?
我記得那個非主流的年代,大家寫作業都是要插著耳機聽歌的。我媽不止一次說我「你寫作業要專心啊!這樣怎麼能學的進去呢!」然而一心二用習慣了,歪打正著的給我提供了一些工作上的優勢。
比如我可以同時操作好幾件事情:回復消息、寫文章、刷微博、搜集素材、打電話。瞬間切換無壓力,並且多線路的工作反而讓我大腦更興奮,就好像是在迎接一種挑戰,看自己到底能分多少心去做多少事。
而我也見過有些太過強調學習環境、氛圍的人,一點點噪音就會讓他們難以忍受,學不進去,稍微多一點事情重疊在一起,大腦就死機了。
當然這也是有弊端的,比如我用手機看劇都會不停的切出去查看未回復的消息,如果要碼字,那必須聽歌或者打開好幾個網頁,沒東西干擾我,我就會效率很低。
說這些,不是在推薦大家都用這種干擾式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而是想說,我們真的沒必要把孩子是否專註這件事看得太重要,你怎麼預知未來人類需要哪種學習工作的方式呢?
既然一切都是不可控的,未知的,那我們不如順其自然,不過分糾結那些條條框框,讓孩子和我們都活得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