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練習太極拳怎樣保持尾閭中正?

練習太極拳怎樣保持尾閭中正?

文|沈行佐 沈行佑編輯|禪音

妙月清禪

 天禪3

巫娜 

00:00/06:05

前面的文章中談到了尾閭中正!怎樣保持中正就是以下想談的內容。但願能思路清晰,文筆到位,不負所望。

所謂守中,用中,護中,行中實際就是保持中正。

一,架子的中正:過去傳統練法都有站樁的要求,站樁能使架子得以架式鞏固,體感深入,達到求松,練松,出柔的目的。從動作記憶變為身體記憶,從身體記憶變成達意,透意。迎合了詩書熟讀理自明的喻意,在熟能生巧的基礎上達到增進體力,增強基本功的目的。

二,線垂原理:把線垂原理擺到尾閭上去是比較貼切的。這樣就有了不倒翁機制。在拳中就體現了「根」的作用,穩固的下盤是任何運動的基礎,所以練出下肢力量特別重要,沒有穩固的下盤決沒有靈動的上肢。跚慢學步和龍鍾老態都是下肢力量的不夠所造成的。當然太極拳自有其下盤功夫的要求和練法。所謂練好,就是俱有「八面支撐」的能力。這種能力實際就是線垂原理,在需要中心,中正時利用前庭和尾閭的感應用呼吸推動胸腹隔膜的調節。這樣人類雖然由於直立而喪失了外在的尾巴卻可以在「內動」的機制里得到補充。

三,守中意識:假如「手中有物,心中有敵」 是我們習練太極拳時意識的話,「守中意識」就是防禦機制了。具體做法就是不仰不俯,不抽不撥,護檔,扣擋起碼不敝檔,前不露膝,後不露肘。

四,中的要領: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邁步如貓行。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上下相隨,氣沉丹田,氣宜鼓盪。松隨,鬆柔,松透。舍頂,舍僵,舍已捨得。得機得勢,勁隨勢連。沾連沾隨,柔順,柔隨,柔松。

五,境界:心松是真松。鬆柔才真柔。開闔,收放要把控。再共享共勉。

—END—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練習太極拳攆步的探索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