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是如何掌控曹魏政權的

司馬懿是如何掌控曹魏政權的

原標題:司馬懿是如何掌控曹魏政權的


司馬家族掌控曹魏政權的開山者是司馬懿。《晉書》稱讚他說:「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這句話是說,司馬懿善於掩蓋自己的鋒芒,與時俯仰,沉潛之時,窺伺著風雲之變。


曹操時代,司馬懿很少顯山露水。《資治通鑒》裡面,記載了他為曹操獻的二策,一個是得隴望蜀,一個是對關羽的評估,都是高招。


第一次是215年,曹操拿下了漢中之後,司馬懿建議他進一步去攻取成都,曹操急著要回師,沒有去。第二次是公元219年,劉備自封漢中王,奪取了漢中,關羽在荊州響應,搞的動作很大,水淹七軍,斬龐德,降于禁,威震華夏。洛陽附近的一些草莽武裝,都響應關羽的行為。曹操都想遷都了。


司馬懿建議曹操穩住陣腳,他出了個主意,說,于禁投降,龐德被殺,並不是關羽的軍威如何,只是由於下大雨,不是我們軍事上不行,所以不要急於遷都。再說,關羽搞的響動這麼大,孫權一定不願意,我們不妨跟孫權聯合,鼓勵他從背面抄關羽的後路,答應將來把江東封給他。後來,曹操就是按照這招做的,關羽被殺。


在曹植與曹丕爭位過程中,司馬懿是支持曹丕的,因而曹丕時期,得到重用。到曹睿時期呢,他是主要的統帥,對付蜀漢,平定遼東,帶兵打仗。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即位只有八歲,他受託為顧命大臣,與曹爽一起輔政。

剛開始,兩人合作得很好,他們各統精兵三千,輪流值宿,共執朝政。後來,曹爽以天子的名義下詔書,把司馬懿排擠出了權力中樞,升為徒有空名的太傅。曹爽的親信,紛紛擔任朝中要職,幾個兄弟也都掌控禁軍。曹爽大權獨攬,司馬懿靠邊了。


如果曹爽真正的有獨自輔國之才,為什麼當初明帝不放心?要能幹的司馬懿共同輔政呢?現在曹爽能耐了,覺得可以踢開司馬懿了。


至少從247年開始,司馬懿就稱病,不與政事,撂挑子了。曹爽對此也不是沒有懷疑,曹爽曾經讓心腹李勝去探視司馬懿的病情。李勝說,天子命他出任荊州刺史,現在特來給太傅辭行。司馬懿知道來意,故意裝傻,穿著衣服,衣服都往下掉,口渴進粥,他不拿著杯子用嘴喝,掉到身上,灑得滿身都是,還說自己死在旦夕,希望大將軍多照顧自己的孩子。李勝這一看,老頭子都病成這樣子了,回去跟曹爽他們一說,曹爽他們就放心了,都安排後事了嘛。


曹爽的問題是什麼?第一,他想排擠的對手,遠比他自己有本事有謀略。第二,他信任的幫手,都是輕佻狂妄之人。第三,有本事的人,如號稱「智囊」的桓范,曹爽卻不相信。除了這些問題以外,還有曹爽本人並不過硬,他驕奢淫逸,貪戀富貴,大權在握,卻不懂得用權,自然就會給司馬懿留下翻盤的機會。


曹爽兄弟經常一起出洛陽城遊玩。桓范提醒他,你們一起離開京城,一旦有人把城門關了,不讓你們回洛陽,控制不住局面,怎麼辦?曹爽說誰敢呢!

249年正月,真的就出事了。10年前的正月,魏明帝託孤,10年後的正月初六,皇帝曹芳帶著曹爽兄弟,到城外高平陵去拜謁皇陵。司馬懿在洛陽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以皇太后的名義,關閉城門,拿出武器,給城外的皇帝送去表文,指責曹爽,背棄顧命,禍亂國典,內則僭擬,外則專權,伺察至尊,離間二宮,傷害骨肉,天下洶洶,人懷危懼,要求皇帝罷免曹爽及其兄弟的兵權。


司馬懿還給了對方一個誘餌,說你只要交出兵權就可以了,我們保你的命無虞,指洛水為誓。特地派曹爽信任的官員尹大目傳達這個信息。曹爽就猶豫了,第一,魚死網破跟司馬懿乾的話,怕自己干不過;第二,死拼的話,我們在洛陽的嬌妻美妾、金銀財寶不都沒了嗎?曹爽猶豫了一宿,決定投降,以為若認輸的話,交出兵權,也許司馬懿會給他一條命,做個富家翁得了。


老謀深算的桓范,號稱智囊,特地跑出城外,勸阻曹爽,並且跟他講,匹夫手握人質,還求活命呢?何況你跟著天子呢?像你現在這樣身份,你怎麼能夠投降,怎麼能回去過平靜的富家翁生活?你看看,這兒到許昌,不過半宿路程,許昌有錢財、有武庫,周邊有屯田,大司農官印,我也帶著。桓范要曹爽以天子的名義直接與司馬懿對著干!可是,正如蔣濟跟司馬懿講的,桓范雖然有智慧,但是駑馬戀棧豆,曹爽一定不會聽桓范的。所謂「駑馬戀棧豆」,是說曹爽不想吃苦拚鬥,他那點出息,就想守住現有的榮華富貴。


蔣濟是對的,桓范看錯人了。桓范痛心疾首地哭著說,曹子丹(曹真),何等英雄,生你這幾個兄弟,真是豬狗不如啊!唐人趙蕤《長短經》曾多處引用桓范的言論,顯示出其有謀略智慧,可惜,他看錯了人,栽在了曹爽手裡。

最後,曹爽束手就擒,司馬懿沒有兌現不殺的承諾。曹爽等人都以謀反罪被殺,桓范也搭上了性命。曹魏的大權完全掌控在司馬懿手裡了。


————————————


本文摘自2018-11-23《中國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晉南北朝文學小屋 的精彩文章:

TAG:魏晉南北朝文學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