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觸目驚心的遠古萬人頭骨

觸目驚心的遠古萬人頭骨

燕下都(位於今河北省的易縣)是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隨著燕國的滅亡,燕下都曾經的繁華、過往的戰爭都早已如煙,這裡也幾乎被世人遺忘。誰知,2000多年後的一天,這裡的平靜忽然被打破,數萬顆不知從何而來的累累人頭骨在此驚現,這無比駭人的場景究竟是因何而發生?這些沒有軀體的頭骨究竟是誰留下的?這裡曾經上演了怎樣悲壯的歷史片段?逝去的往事又被一幕一幕地揭開了。

燕下都驚現「人頭墩」

戰國時期風雲激蕩,留下無數慷慨悲歌的故事,燕下都也留下無數傳說。燕昭王築黃金台廣招天下賢士就是在這裡,燕太子丹為遠赴秦國刺殺秦王的勇士荊軻壯行的悲壯一幕也是發生在這裡。

今天,這裡的遺址在被逐漸發掘出來之後,還有更恐怖的神秘事物在等著人們呢!

在燕下都的遺址內最引人注目的是立著的10多個高大的夯土墩台。它們都是高約10米、直徑達幾十米的圓形夯土墩台,大約每隔60~100米一座。一直以來,人們對這些夯土墩台雖有眾多猜測,但並不清楚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

生活在這些夯土墩台附近的居民經常會在這裡發現一些人頭骨的遺骸,這無疑讓此地變得神秘而可怕。依據此地發現的線索,相關文物專家經過慎重考慮後,對其中的兩個土墩台進行了考古發掘,結果驚人的場面出現了:在挖掘的探方中發現了多達上千的人頭骨,夯土墩台竟是可怕的「人頭墩」,即「人頭骨叢葬墓」。

經過考古探測,發掘的每個「人頭墩」里,葬有人頭骸骨的面積有300平方米左右,有人頭骨2000多個,照此推算,這十餘個「人頭墩」中竟有三四萬顆之多的人頭骨。在發現的人頭骨中,部分人頭骨有著明顯的被砍殺過的痕迹,甚至有的人頭骨上還插著青銅箭頭。經鑒定,這些人頭骨的殘骸大都屬於約2000年前的二三十歲的青年男性。

數萬頭顱被埋葬於此,2000多年前的此處一定發生過重大的事件,但讓人不解的是,史上卻沒有有關此事的任何記載。不過,歷史總會留下讓人可供研究的蛛絲馬跡,不難猜測的是,在墓穴中能夠發現數量如此之巨的沒有身體的人頭骨,極有可能是在當時的燕國曾經發生過什麼大型紛爭。

戰敗國敵兵的萬人坑?

戰國時期有一種慣例,在戰爭結束後,戰勝國一方會將戰敗國一方陣亡的屍體堆積於大路的兩側,然後將其覆土夯實,這在當時叫「京觀」,又叫「武軍」,用以誇耀戰勝國的武功。戰爭的勝利方還會將敵國兵士的首級帶回本國以示炫耀,然後再將其埋葬於本國。「人頭墩」里的萬餘頭骨會不會就是燕國勝利後帶回的敵國兵士的頭顱呢?

通過對土墩的測定,專家們將其年代定位為戰國的中後期,即大約從公元前351年到公元前300年這一段時間。那在這一段時間內,燕國與他國有沒有發生戰事呢?經查證,這50餘年內,燕國雖然與齊國、趙國等當時的大國都曾發生軍事衝突,但是卻沒有找到有傷亡過萬的記載。

在史書上能夠找到的,既時間相近、又與敵國頭顱有關的史事是樂毅伐齊之事。當時樂毅討伐齊國取得大勝之後,從戰場上帶回了許多齊國兵士頭顱,並將其在燕國境內埋葬。從對「人頭墩」的考古發現來看,這些人頭骨是被簡單地隨意堆放在一起的,而且多有明顯的戰爭創傷和曾經被夯實過的痕迹。從這些跡象來看,這些頭顱很可能是戰敗國兵士的。

但令人遺憾的是,與「人頭墩」頭骨吻合的這一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與「人頭墩」形成的時間有所偏差,樂毅取勝回國是在公元前284年,而「人頭墩」應該是在此之前夯築的。而且樂毅雖然帶回燕國眾多齊國兵士頭顱,但遠未至萬餘。

疑似燕國內亂者頭顱

既然不是戰敗國兵士的頭顱,那這數萬頭顱究竟是什麼人的?其實,相較與戰敗國兵士頭顱的猜測,這些頭顱可能是燕國被鎮壓的內亂者的可能性更大。史料中曾記載過一次燕國國內的政治動亂——「子之之亂」。此次動亂中的死亡人數與「人頭墩」中頭顱的數目大體相當。

「子之之亂」是燕國國相子之與太子平之間爆發的一場爭奪王權的鬥爭。燕王姬噲三年(公元前318年),燕王仿效堯舜的禪讓之法將王位讓給了國相姬子之。此舉使太子姬平大為不滿,於是就於公元前315年勾結大將市被發動了內亂,結果兵敗被殺。史書是這樣描述這場燕國內亂的:「因構難數月,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

在這次內亂中,兵敗戰死的一方,被勝利者割下頭顱祭獻上天,歷史記載,這種做法是戰國時期的風俗,「人頭墩」中數萬頭顱正好是對此風俗的一份佐證。從時間、事件和死亡人數等種種分析來看,「人頭墩」中的萬人頭骨極有可能就是此次叛亂中死去的人的了。

不過,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疑點的,比如:數萬頭顱的軀體葬於何處,還有待深入查證;對數萬同族分屍裂首之事,其血腥實為史上罕見,是否屬實有待考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厭惡」的雙面人生
史上唯一的太空遇難事件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