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題記:本文為「拉美系列」第九篇。

對於沒有歷史積澱的國家,看問題總是從現在說昨天;但對於有歷史積澱的人來說,看問題則是從幾百年前、幾十年前、幾年前看待過去,來評價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美國有法律上的現實的制高點,卻在道德上、歷史上處於下風;

對於忘記我們自己國家歷史的人來說,腦袋裡只有現代,有些國家從一建立到現在都是一樣強大無比,就如同一個人「呱呱」幾聲跟哪吒似的隨風長長成巨靈神。這不是歷史,這叫神話。

對於學過歷史的人來說,介紹來龍去脈品評今日狀況的成因才是根本。只有這樣才能知道來龍去脈,從而知道為什麼會有今天的局面,真善美、假惡丑靠的就是歷史,嘴上的一切道德永遠是靠不住的,很簡單:在利益面前,有些國家做的事兒比把人類化成液體被沖走更可怕。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何塞·迪亞斯(1830-1915年):美國人稱其為「人類偉人」

上文我們談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為什麼成功,拉美大部分國家何以不成功的原因。本文接續上文,我們繼續談談英國作為這些國家的「母國」,為什麼被「子國」美國給打敗了。

(1)英國在中美加勒比海殖民、經濟殖民何以失敗

隨著西班牙殖民帝國地崩潰,英、法、美等國意圖填補空白。然而,這種空白填補比較難。原因一方面是時代已經變化;一方面是受到先後崛起的強國地影響。其主要因素有四:

A.拉美各國的反對。

各拉美政權剛剛獲得獨立,曾經的被統治階層中的精英和民眾並不希望再次被殖民。因此,英國、法國、美國等國面臨著比較嚴重地抵抗情緒。特別是英國是歐洲國家,反抗心理更強大。在這種情況下,各列強只能更多地採用經濟殖民這種方式,同時,蓋以各種美麗卻空洞的辭彙。

雙重標準在拉美非常常見,說你是獨裁你就是獨裁不民主,說你不是你就不是。唯一的標準只是自己的利益。典型代表就是墨西哥的迪亞斯、委內瑞拉的戈麥斯,這二位都是典型的長期(二三十年)獨裁者。但美國一個誇其為「人類偉人」,一個誇其為「新委內瑞拉的締造者」。

拉美人民反對的美國就支持;只要符合它的利益的就支持。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胡安·戈麥斯(1857—1935年)美國贊其為:新委內瑞拉的締造者

B.拉美宗主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雖然已經沒落,但畢竟有一定製衡能力。

拉美政權雖然從西班牙、葡萄牙獨立,但是,因為各國通知精英階層大多是西班牙人後裔、葡萄牙人後裔,或者與黑人、印第安人的混血。

所以,在文化上、宗教上、經濟上有著天然的關係。因此,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即使想再殖民也要受到西班牙、葡萄牙在歐洲的牽制。

C.英國軍事力量雖然天下第一,但在拉美並沒有絕對把握,且對殖民的興趣已經淡了。

英國、法國已經完成「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對於領土已經沒有過去那般衝動。所以,武力殖民、經濟殖民背後的武力支持相對較弱。但這些「掠奪行為」本質上是要靠武力的,你沒有死打的決心就別挑事兒,像烏克蘭那樣就純粹作死了。同樣,英國在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也是如此。特別是德國在歐洲崛起,英國更不敢打了。

1870年後,德國在歐洲崛起,那時的英國已經通過「克里木戰爭」打敗了沙俄,沙俄也沒有緩過神兒來,還沒等英國休息過來呢,德國就快速崛起,英國立刻重新準備「圍困」德國。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維多利亞女王

D.美國崛起,利用相對優勢將英國打敗。

美國通過國內資本、工業市場的統一,歐洲高技術的精英移民進入,北愛爾蘭和華人作為剝削被嚴重的移民進入等,實力越來越強大。國外通過不斷地侵略、欺負、掠奪拉美國家的資源,以低成本為代價得到了美國資本主義統一市場所需要的各種物資。

1880年前的美國對比英國實力相差懸殊,但英國畢竟是世界性大國,美國只是區域性強國,相對可投入資源,美國要強於英國。加上「地利」因素,美國自1850年後,特別是「南北戰爭」美國實質性統一後,其在拉美的威信越來越高。

到了1890年代其經濟實力已經追上英國。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委內瑞拉的主導權才由英國轉向美國。那麼,針對拉美地區,英國和美國的地位又是如何轉化的呢?

(2)英國在南美北部以北地區失敗過程簡介

1895年5月,美國強硬派人物奧爾尼成為國務卿,國務卿也就相當於外長,與我們大部分人的理解並不一樣。但因美國總統有外交權力,所以,弱勢國務卿只是執行官員。但是強勢國務卿則可能是外交政策的指導者。

A.美國外交開始強勢時代

奧爾尼就是後者,在他地主導下,美英之間開始進行強勢競爭。請注意,英國此時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美國。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長期的老對手法國、沙俄先後在斗敗拿破崙、克里米亞戰爭中被戰勝,新興的強國德國成為英國的最大競爭對手。因此,英國將主要精力放在德國身上。在亞洲與日本結成聯盟;在拉美則與歐洲其他列強法國甚至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聯合。

從1895年英國插手委英領土糾紛後,委內瑞拉主導權開始轉向美國。詳見「1841年向美求援:受英國欺負大哥來救!50年後山姆回復:我來了」一文。

在這一過程中,英國為了應付更重要的利益、更強大敵人,對這種主導權轉移採取了隱忍方式。正如「1903年英德意入侵委內瑞拉,在美國的警告下倉促停止」一文提到的:在美國壓力下、在德國威脅下,英國後退了。1905年,美國控制了委內瑞拉成為其主導者。

由此,英國由南向北預備經濟殖民北部拉美國家的企圖被抑制住,開始緊守拉美南部各國。美國則繼續南下,更多地經濟殖民拉美各國。

由此,我們可以介紹一下美國和英國對拉美的主導歷程。

B.因為美國和英國都已經過了領土吞併、殖民地佔領時期,都是以「金融、資本」控制拉美的原材料為基礎,從而不像之前英國殖民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那樣,注重當地的文化教育、政治發展,同西班牙一樣,只顧著掠奪,對西班牙奠定的基因不但沒有歸正,反而利用這種情況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

例如拉美各國不是鬥爭激烈、軍閥割據嗎?那好哇?更利於各個擊破、謀取利益。為了爭取或英國或美國的支持,各個軍閥是爭相討好。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例如文化教育不高,那沒事兒,我們要的就是水果和礦產,文化教育高了怎麼幹活兒呀。

例如各軍閥不民主、獨裁。那關我啥事兒?我們要的只是我們的利益。

英國的主要勢力在南美,但其再向北發展的時候遇到了美國,經過五十多年的競爭(從1850年代到1900年代),美國打敗了英國控制了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委內瑞拉。由此,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在拉美獨立發展的一百八九十年里,美國逐漸替代英國在拉美的統治地位。英國在南美佔有一百多年的經濟殖民、美國對北美地區的拉美各國有著百餘年的殖民、經濟殖民的歷史。

C.籠統地時間分段:

籠統的說,1830年代到1940年代,英國實力在南美大部分地區居於主體,各國成為英國的經濟殖民地,但美國、德國等國勢力也不小。

從1830年代到1960年代,美國在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諸國居於主導地位。逐漸經歷了殖民地、經濟殖民地。

從1960年代到如今,美國在整個拉美地區都佔據主導地位,逐漸以資本、經濟、軍事,以民主、毒品為名義,採用了入侵、經濟制裁、毒品戰爭等手段,深度影響部分拉美國家的政治和經濟。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拉美國家軍事獨裁直到1970年代才普遍結束

(3)英國如何對拉美進行經濟殖民

正如上一標題所提的內容,英國、美國在經濟殖民過程中對西班牙遺留下的各種問題沒有進行補救。

典型的代表就是對考迪羅勢力根本沒有按照他們宣稱的那樣講究民主、自由、文明。反而是支持。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和英國,已經過了需要佔領領土來搶奪利益的階段,通過「代言人」就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殖民該地又得派人駐軍還受到攻擊對選票有影響,得不償失。

拉美地區的「代言人」就是各個考迪羅。

A.英國對西班牙殖民拉美地區時的經濟投資

英國在1701年時,對拉美出口的產品總值就已經達到150.5285萬英鎊;1713年,西班牙又允許英國向西班牙拉美輸出黑奴、工業品,其主要目的就是擁有更多勞動力,兩個所謂的「文明國家」對人類做出罪惡勾當。

英國在這一期間所做的事兒,和日後美國所做的類似,主要是經濟上逐漸滲透與各考迪羅勢力的關係。其後,又開始以各種理由幫助拉美地區擺脫西班牙的統治。英國的「歷史之子」美國其實也是這個套路,人性在幾千年來都沒有太大變化,因此,應對事務往往具有共性。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格羅弗·克利夫蘭(1885—1889年,1893—1897年,兩次任總統)

拉美地區的統治勢力主要是西班牙後裔,因此,他們的精英都是在歐洲接受教育。然而,隨著「拿破崙時代」的到來,這位「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偉人,不但改變了歐洲,更改變了拉美歷史。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在他有意或無意地影響下,「拉美獨立運動」風起雲湧。

B.英國支持拉美獨立

經過一百年的發展,到了1801年,英國對拉美的出口總值已經達4171萬英鎊。因此,當「拉美獨立運動」進行時,英國就滿懷取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地位的希望開始經濟殖民甚至準備殖民拉美各國。

而這時,打敗了拿破崙的歐洲舊勢力組成了「神聖同盟」((1815年,沙俄、奧地利、普魯士三國皇帝為了維護君主政體,消滅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而組成的同盟)),當時盛傳三國準備出兵干涉拉美獨立運動。

首先,對他們產生戒備心裡的就是英國。時任外交大臣的坎寧在1822年還認為:西班牙的美洲已經自由了,如果我們不犯嚴重的錯誤。它就會變成英國的。

由此可見,英國在當時有多麼信心滿滿。對於「神聖同盟」要出兵干預的傳言,英國對拉美各國的起義軍提供了各種支援,包括軍火、資金、軍隊指揮方面的培訓等。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約瑟夫·張伯倫(1895—1903年任殖民大臣,其子阿瑟·尼維爾·張伯倫)

甚至為了保持「平衡」,制衡沙皇的咄咄氣勢,英國甚至表示:如果歐洲的某些國家敢於干涉拉美獨立運動,英國將動用自己的海軍保衛拉美獨立運動,幫助他們獲得獨立。

C.明知貸款者用心不良也借款,其用心更歹毒

對於英國的意圖,已經有「成功獨立經驗」的美國立刻看出其意圖所在。便在1823年12月2日發不了著名的「門羅宣言」。

1825年,英國承認阿根廷、大哥倫比亞、墨西哥等國為獨立共和國。

經濟上,英國對拉美地區進行大量援助。

1807年—1827年,英國向拉美各國商品輸出6600萬英鎊,投資2500萬英鎊。

1822—1826年,拉美各國許多先後建立獨立政權,英國在援助、幫助各獨立國家建設本國經濟體系的同時,又向西班牙拉美各國貸款2100萬英鎊。請注意,這筆錢中有1400萬英鎊,被作為貸款利息被提前扣除了,各國實際上拿到手的貸款是700萬英鎊。

其實,對這些國家進行大量援助、借款本身就是計策,以借款控制拉美各國,而後期因為被英國支持的各考迪羅勢力間的鬥爭,這些借款並非用於建設而是購買武器、自我享樂。你借的錢越多,對拉美地控制力就越大。

英國勢力在南美!它是如何被美國趕出拉美的

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國皇帝1888年6月—1918年11月)

殖民過世界的日不落帝國,對於拉美的考迪羅勢力借款的目的當然是清楚的。而最終仍然是毫不猶豫地借出,其目的可想而出,使考迪羅勢力更加言聽計從。

對於這一點,英國、美國所採用的手段都是一脈相承的,聽話的怎麼做都無所謂,只不過隨著時間推進,有「同情心」「公平信念」的人越來越多,只要被支持的獨裁者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美、英也不會對其採用政變方式推翻。

美國何以成功,拉美又為何蹉跎二百年?並非只是無奈與醜陋 拉美系列前八篇文章

東歐千年爭霸簡史:八大過客與弱小的莫斯科

張居正家產被罰沒之謎:錢財多少不重要,皇權垂青才要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落葉枯看笑東歐,千年爭霸史的八大主角
從三門灣事件小歷史,談1895到1901年大環境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