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日本美術館這樣辦「壕」展

日本美術館這樣辦「壕」展

若近期到日本東京遊玩,在上野公園目睹熙熙攘攘卻井然有序的長隊時,千萬別覺得大驚小怪。這並不是什麼打折促銷活動,而是一場一票難求的西方經典繪畫大展正在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展覽名為《與眾不同——維米爾與荷蘭藝術》,顧名思義,特展的主角自然是僅活了43歲,畢生活躍於小城代爾夫特的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風俗畫巨匠,約翰內斯?維米爾。

「9/35」到底是什麼?

所有宣傳文案上醒目的數字元號「9/35」令人過目不忘。它究竟代表什麼呢?

全球範圍內現存毫無爭議的維米爾作品僅有35件,散落在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中接受藝術愛好者的頂禮膜拜。由於作品的珍貴程度和各大博物館迥異的規章制度,想要湊齊35張展出絕對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比如,美國弗里克收藏館便有著絕不外借藏品的規定,因此館藏的兩幅《被中斷的音樂》和《騎兵和微笑的女子》是永遠不可能與其他維米爾真跡「團聚」的。去年在法國巴黎盧浮宮「維米爾與荷蘭風俗畫大師」特展中,主辦方史無前例地將12幅維米爾作品齊聚盧浮宮,等於一個展覽囊括這位荷蘭黃金時代藝術大師的1/3存世真跡,堪稱前無古人。

相比之下,雖然這次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的《與眾不同——維米爾與荷蘭藝術》在展品數量上稍遜於盧浮宮,但9幅維米爾先後到訪東京不僅是日本首次大規模的維米爾展,甚至在全亞洲範圍內前所未有。相對於盧浮宮「全球四大博物館之一」的號召力和本就擁有《紡織女工》及《天文學家》兩幅珍貴館藏作品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一家私立且並沒有固定長期陳列的上野之森美術館,能夠舉辦如此重量級的維米爾特展更顯得難能可貴。

整個展覽分上下兩期。展廳中始終維持8幅維米爾作品,其中一幅《戴紅帽子的女孩》會在展覽前期展出至12月20日,另一幅《老鴇》則在後期1月9日開始展出至展覽結束,共計9幅。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倒牛奶的女傭》、蘇格蘭國立美術館《基督在馬莎和瑪麗亞家中》、愛爾蘭國家美術館《寫信女子和女傭》、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彈魯特琴的女子》、柏林畫廊《葡萄酒杯》和《戴珍珠項鏈的女子》、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寫信女子》和《戴紅帽子的女孩》,以及德累斯頓古典大師畫廊《老鴇》,9幅維米爾名作分別出借於7家來自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考慮到維米爾作品「物以稀為貴」的客觀因素及高昂的運輸保險費用,有條件且有能力主辦《與眾不同——維米爾與荷蘭藝術》這個在全球範圍內首屈一指的西方古典藝術專題展,「9/35」這個數字元號,本身就證明了展覽的實力。

《倒牛奶的女傭》

眾星捧月維米爾

和我最初設想有所不同的是,《與眾不同——維米爾與荷蘭藝術》特展並不是按照維米爾作品創作的先後順序以年表式的策展理念來呈現,因為維米爾的9幅作品並非是展覽的全部。它的展品組成方式和去年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美國萊頓收藏館藏品展」頗為相似。萊頓收藏以11幅倫勃朗真跡為主打,將其老師彼得?拉斯特曼、友人揚?列文斯、前輩弗朗斯?哈爾斯、弟子格里特?德奧、費迪南德?波爾、卡雷爾?法布里提烏斯等人及其追隨者串起倫勃朗所影響的整個時代,並囊括了一幅至今尚存在爭議的維米爾《維金納琴前的女子》。

《持琵琶的女人》

上野之森的維米爾大展,則以活躍於代爾夫特的繪畫大師為賣點,輔以除倫勃朗之外的多位各具特色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名作來襯托維米爾的獨一無二。展覽分為肖像畫、神話與宗教畫、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和光與影6個主題,共展出48幅畫作。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對展覽貢獻最大,共出借25件展品,倫勃朗的高徒格里特?德奧的名作《閱讀中的老婦人》和費迪南德?波爾《男子肖像》;德奧的弟子加布里埃爾?梅特蘇《賣鯡魚的人》;受梅特蘇影響,擅畫室內外空間透視場景的彼得?德?霍赫《三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在屋後庭院》,以及揚?斯蒂恩《家庭場景》和《返鄉快樂》均在展覽中呈現。此外,出借自哈勒姆弗朗斯?哈爾斯博物館,步入展覽便映入眼帘的兩幅哈爾斯作品《盧卡斯?德?克萊克肖像》和《菲恩特潔?范?斯蒂恩吉斯特肖像》也為展覽增色不少。展覽通過集中呈現這些主題和畫風各異的名作,映射出當時藝術市場百花齊放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進而提供給觀者一個對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全方位的綜合認識。

所有維米爾原作均陳列在最後的光與影章節中,走過一個播放原作細節和出借博物館內景視頻的前廳,終於等到了翹首以盼的「正餐」。在昏暗的燈光下,8張維米爾真跡按照U字形佔據了展廳的三面牆,正面最長的展牆6幅畫作一字排開,過癮,霸氣。觀者里三層外三層地在作品前簇擁著,觀展環境談不上舒適,但重點在於身臨其境。從早期的宗教題材作品《基督在馬莎和瑪麗亞家中》到漸入佳境的《倒牛奶的女傭》;再到標誌性《戴珍珠項鏈的女子》,以及相對晚期的《寫信女子和女傭》,這份豐富到近乎奢侈的觀展體驗,對於絕大多數前來看展的藝術愛好者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生一次的難忘經歷。正如展廳主題牆文字最後一句所言:「或許,連維米爾本人都未曾享受過如此一覽無遺的視角。」

《戴珍珠項鏈的女子》

國民女神為展覽錄製導覽

除了視覺饕餮之外,全套展覽營銷策略也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展覽現場並不售票。主辦方顯然充分考慮到了展覽的火爆程度,因此參觀者需要提前在網上或者固定連鎖店中選擇具體日期和時間段進行購票,每日只是在閉館前主辦方會根據展廳內實際情況酌情售賣少量參觀票。然而,當我舉著票來到美術館門口,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相同預約時間段的隊伍已經排出近150米之遠。在隊尾有服務人員舉著指示牌提醒大家有序排隊,並告知排隊時長大約30分鐘。2500日元一張門票,每隔一小時的預約時段,提前購票需要排半小時才能入場觀展,日本觀眾對藝術發自內心的痴迷可見一斑。

主辦方連語音導覽都做足了心思,特別邀請被譽為「日本國民女神」的石原里美進行錄製,也算是觀展過程中的額外噱頭。演藝界明星和經典藝術的跨界模式確實值得鼓勵與借鑒,而且通過她的解說可以傳遞出一個信號:經典藝術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並非遙不可及。

《一杯酒》

免費提供的導覽冊內含極其豐富翔實的文字內容,包括語音導覽使用說明、展廳分區圖、展覽全部48幅展品簡介、維米爾35幅真跡的全球博物館分布圖,以及封底的展覽圖錄和衍生品廣告。導覽冊的上下兩端甚至用對應展廳牆面的4種不同顏色來區分主題章節。相比於琳琅滿目的衍生品和英文版圖錄,一本免費索取的導覽冊其實更能凸顯主辦方對細節的偏執和用心。哪怕走進展廳時對維米爾一無所知,手捧導覽冊一圈看下來也會對這位繪畫大師的作品有個大致了解。一個策劃精良的展覽,離不開高質量的展品和高水平的設計理念,更離不開展覽之外細緻入微的軟體配套服務。

文|王加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死後被愛,奧遜·威爾斯放聲大笑
他永遠被推崇,但經常被遺忘,這一次,「網飛」替他狠狠地打臉好萊塢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