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亞裔標籤在《摘金奇緣》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亞裔標籤在《摘金奇緣》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上周末的電影市場中,憑藉口碑逆襲的國產片《無名之輩》依舊位列冠軍,周末三天累計票房超過 1 億元。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毒液》以及《無敵破壞王 2》分別收穫大約 8000 萬和 6000 萬元周末票房。

而在上映的新片中,在北美取得票房奇蹟的《摘金奇緣》表現慘淡,周末三天僅收穫 500 萬元票房,只是它在北美上映首日的一個零頭,不過中國觀眾對《摘金奇緣》的冷淡,並不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作為好萊塢長久以來難得一見的全亞裔班底的電影,《摘金奇緣》從英文片名 Crazy Rich Asians 開始就在強調亞裔作為一個族群的身份。但和任何一種想要從整體上去理解一個族群的嘗試一樣,電影本身也不免淪為各種刻板印象的集合體。

影片一開始,楊紫瓊飾演的埃莉諾·楊夫人,在一個雨夜,帶著兩個孩子造訪倫敦的一家高級酒店,但卻被傲慢的倫敦人拒絕入住。在一通打給丈夫的電話之後,酒店的擁有者匆匆搭乘電梯來到前台,告知服務人員,現在酒店已經被楊家買下,並敦促他們儘快把房間收拾整齊。隨後鏡頭定格在服務人員目瞪口呆的表情,以及楊夫人平靜的笑容之上。

此後,大量符號在電影中輪番上演——各種老上海的經典曲目,對於紅色的熱衷,模仿凡爾賽宮鏡廳建造的宅邸,家庭中傳承下來的包餃子的習俗,毫不顧忌地搜羅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品,為了能夠攀附富豪而產生的各種勾心鬥角……似乎沒有這些,導演就無法向觀眾證明,這是一部亞裔電影。

事實上,如果拋棄這些符號,電影本身的故事本就與族群沒有任何關係。平民出身的瑞秋·朱與尼克·楊相愛,結果發現尼克·楊的家庭是新加坡最大的豪門家族。為了能夠在楊家的蔑視之下維持與尼克·楊之間的愛情,瑞秋·朱不得不與整個家族的人鬥智斗勇。

這樣的平民與貴族之間的愛情,早已經成為一種經典的文學類型。中國古代就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近來更是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被稱為總裁文的類型。而在西方,十三世紀的騎士文學就常講述默默無聞的騎士與領主之間的愛情。當西方人讚美平民公主凱特王妃的時候,他們對於打破階級的愛情的集體潛意識也因此會被喚醒。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摘金奇緣》的故事內核不分古今中外,因此亞裔之於電影的作用,就變得微妙起來。

很顯然,電影開篇的暴發戶氣質,讓《摘金奇緣》帶上了一種獵奇的氣質。導演毫不掩飾地在其中設置了大量的炫富橋段。包下一艘游輪開單身派對,帶資進組的電影導演剛喊完 cut 就與女演員親吻在一起,以及片中不斷重複的各種奢侈品牌名稱。

如果說凱文·關在創作電影的同名原著小說時,還存有諷刺亞洲暴發戶的心理的話,那麼電影將這種諷刺降到了最低。「有錢人最喜歡的就是免費」這樣的台詞不痛不癢,拜金的氣息倒是撲面而來,不只是《紐約時報》影評人稱其「毫不掩飾地讚美奢華與金錢」,就連 IMDB 上的觀眾也嗤之以鼻。

有趣的是,這大概也滿足了亞裔觀眾的心理需求。通過在電影中尋找到族群的認同感,他們釋放了身處美國的壓力。在這樣一個所有人都在極力淡化種族標籤的社會,種族反而成為了所有人的壓力之源。亞裔總是被認為無法融入社會,就連哈佛大學的招生委員會都被認為因此對亞裔有系統性的歧視。

數據顯示,在觀看《摘金奇緣》的觀眾群中,亞裔觀眾佔到了 38%,而美國電影協會的統計則指出,在整體的電影觀眾中,亞裔人數比例則只有 6% 。在美國,亞裔電影難得一見。《摘金奇緣》只需要強調自己的亞裔標籤,就足以使觀眾都走入電影院了。

但拍給亞裔的電影,並不意味著電影中國觀眾就能夠接受。事實上,脫離了美國社會的種族語境之後,中國觀眾反而更容易識別出,《摘金奇緣》不過就是一部普通而又平庸的愛情喜劇電影。故事單薄、人物動機雜亂、愛情反而是全片中最不重要的元素。

若不是《摘金奇緣》在北美票房大賣所以勾起了一些影迷的興趣的話,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可能還要更慘淡一些。

製圖/馮秀霞

題圖/《摘金奇緣》劇照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eBay 在中國繼續做跨境出口,花力氣拉來了山東、江西的賣家
保守勢力取得台灣婚姻平權公投勝利,但也有人認為不必難過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