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100周年 俄國退出一戰為何反而加速了同盟國的失敗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一百年前的11月,德意志第一帝國的軍隊向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集團繳械,戰爭也告於終結。德國人投降了,悲觀主義的氣氛籠罩在德國的上上下下。但是,就在戰爭結束的前一年,他們的心境卻是大不相同的,或者說,他們對於自己未來的戰爭結局顯得有些自信滿滿。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曾經與德國陣營做對的沙皇俄國內部爆發了革命,新成立的布爾什維克俄國政府為了穩定局勢,在同同盟國方面簽署了《布列斯特和約》後,宣布退出戰爭,德國人因此少了一個頗為難纏的敵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俄國革命)
俄國的中途退出,不僅讓德國方面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要知道,在這之前,俄國一直是與西線英法聯軍共同牽制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力量的),還使得德國能夠抽出自己原來用於阻擊俄國的力量,去對付英法聯軍。
遭遇挫折
志得意滿的德國軍需總監魯登道夫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並在1918年3月底發動了對索姆河英軍陣地的進攻。無數德軍不顧協約國方面密集的火網,拚命的撲向英國人的戰壕縱深處。終於,英國人的防線崩潰了,英軍掉頭後撤,德國人似乎感到,這將會是己方書寫勝利傳奇的良好開端。
但是,德國人錯了,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方面的形勢急轉直下,德國的戰爭盟友紛紛敗降,德國不堪重壓,最終也選擇了放下武器。那麼是什麼讓德國走向失敗呢?為什麼俄國退出戰爭非但不能讓德國贏得全勝,反而加速了他的崩潰?
高估自己的實力
其實,說到底還是德國人過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在得知俄國人退出戰爭的意願後,德國方面從其身上敲詐來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可用於戰爭。
但是,此時這些地區的經濟已經被戰爭折磨的殘破不堪,許多工礦產業亟待恢復,而恢復是需要資金與時間投入的。德國人不願意把自己有限的資金用於遙遠的東歐,所以這些地方對於德國人來說,只不過具有一些象徵意義。
德國人不願意再在遙遠的東線浪費時間,他們清楚的看到,打敗英法才能通向勝利的終點。為此,德國參謀部主導了前文所述的軍事行動。
英軍如願後撤了,可是,為了奪取英國人的陣地,德軍付出了難以彌補的損失,有超過20萬的德國軍人不得不永遠退出了這場鬧劇一般的戰爭。
除此以外,由於戰線的延伸,德國方面還不得不延長了補給線,為此,他們又不得不承受英法小部隊的騷擾、炮擊與空襲。對英國人的勝利不僅沒能徹底擊垮英法,反而讓德國軍隊內部怨聲載道。
(這樣的景象,在一戰戰場比比皆是)
魯登道夫有些著急了,眼看進攻英軍前沿收效甚微,他連忙改令前沿大軍撲向英法的補給線,試圖藉助這一招來促使英法救援,進而在運動中消滅協約國集團的主力。
可是他又一次錯了,筋疲力盡的德軍,根本無法實踐魯登道夫的計劃。相反,當德國人一拳頭打出去還沒抽回來的時候,英法趁機按住德國人的鐵拳,並回敬給他更大的威脅。
距德軍的進攻中止不到兩個月的功夫里,英法連續發動了多輪反衝鋒。與防守的德軍相比,英法不僅得到了美國方面的增援,還擁有更密集的壓制火力。德國人兵敗如山倒,雖然後方調來預備隊勉強穩住戰線,但德軍高層,已沒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反攻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德國人的盟友相繼於1918年里崩潰,更加劇了他們的頹勢。保加利亞首先被英、法、塞爾維亞、希臘的聯軍擊垮,狼狽簽訂城下之盟;奧斯曼帝國方面也被阿拉伯半島的民族起義搞得焦頭爛額,巴格達、阿勒頗、大馬士革紛紛陷落,有心反撲,無力回天。
德國人已不願再注意奧斯曼和保加利亞的失敗,他們試圖將希望寄託於自己的另一個鐵杆盟友奧匈帝國。豈料,此時的奧匈帝國連義大利的攻勢豆都壓制不住,大1918年,義大利集中主力發動攻勢,在維托里奧威尼托戰役中擊潰了奧匈帝國的軍團,並造成其量的士兵倒戈,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瓦順勢解了。
到現在,德國人才明白,俄國人的退出,不過給他們製造了一個勝利的幻象,這一幻象掩蓋了英法的真實實力,也掩蓋了自己盟友無能的事實。終於,德國方面選擇了向協約國集團認輸。但直到巴黎和會的前夜還有一些德國的政治精英希望能夠堅守「不割地、不賠款」的前提來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但事實真能如其所願嗎?我想,還是把這個問題,交給親愛的讀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