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說的「百無一用是書生」?前半句更囂張,詩人的傲骨難以言說
文/老吳
是誰說的「百無一用是書生」?前半句更囂張,詩人的傲骨難以言說
到底讀書有沒有用,這個問題被爭論了幾千年了,還是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堅信讀書有用的那群人依舊沉浸在知識的海洋,有的人金榜題名了,有的人還在苦苦掙扎。而認為讀書沒用的那群人很早就棄知識而去,有人從農、有人從商,基本各行都有他們的身影,有混得風生水起的,也有混得連溫飽都難以保證的。
每當看到一些反例,很多人就會冒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來嘲諷對方,讓對方知道讀書是最沒有用的,書生是最沒有地位的人群,可是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知道這句話的上半句是什麼嗎?
有人會反駁說我何須知道,只要會用這句話就好了這麼想的話就會鬧出笑話,有時候不僅不得達到嘲笑別人的目的,甚至還會讓自己難堪。聽完老吳今天對這句話前因後果的解釋後,大家以後就能理直氣壯地使用了。
這句話是黃景仁寫的《雜感》這詩里其中的一句,全詩為: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我們先來知道一些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出這首詩的,當時的他只有20歲,這個年紀在我們現在的話,大概就是剛在上大學的學生,可是在古代這年紀已經算中年了,很多人的孩子都很大了。
可是這個時候的黃景仁呢?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每天還要為了讓自己吃飽飯四處幹活奔波,不像其它已經考取了功名的書生一樣步入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
可黃景仁真的會會一首詩專門來嘲諷自己嗎?這完全不符合我們人類的邏輯,如果你有認真研讀這首詩的最後一句,那你就知道我們誤會了黃景仁了。
他在詩的結尾寫到,詩書雖然會讓人愁苦,但是這和後面的成就相比一點,就讓人覺得不辛苦了,鳥兒和蟲兒可以發聲,作為讀書人偶然自嘲幾句又會怎樣呢?意思是讓大家不要小題大做,在他心中讀書是非常有用的。
我們再來看看這句詩的前一句,那囂張的氣焰可以很濃烈,他認為這個世界上基本沒多少好人,10個人中可以對其中的9個投以白眼,能讓他瞧上眼的最多就一個。
你們覺得心這麼高、氣這麼傲的一個詩人會寫一首讓自己難堪的詩嗎?你們覺得他會認為自己是個沒用人嗎?這答案不是很顯而易見嗎?只是當時那個時代,詩人的傲骨難以言說。
所以大家以後要嘲諷讀書人可以換個說法,不要再誤用這句詩了,不然只是凸顯得你這個人很沒有文化。
※李白喝醉前寫出一個精妙的上聯,酒醒後卻對不出了,你能對出嗎?
TAG:子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