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好佛的詩佛王維,用一首孤獨唐詩寫盡女子獨守空房的凄涼
唐詩當中的王維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存在。少年時胸懷大志,但是在張九齡被罷相之後心灰意冷;在朝廷當中的職位不低「右丞」,但是卻在四十歲之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好佛且鍾情山水,卻也不乏寫相思之作。
「紅豆生南國」是如此,今天我們探討的這首孤獨的唐詩也是如此。且看: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秋夜曲》,在王維諸如《使至塞上》、《鹿柴》、《鳥鳴澗》、《山居秋暝》等詩歌類別上相比,確實獨具特點。因為詩歌中的「更衣」、「空房」已經說明了這首唐詩的主題,那就是思婦詩。
古典詩詞之中,思婦詩有很多。從《詩經》中就開始了征夫思婦的詩歌主題,到了曹丕、曹植手中發揚光大,唐詩之中更是更上一層樓。李白王維都有相當數量的思婦詩,雖然不見得一定是真正的描寫思婦(有很多是借思婦寫自己懷才不遇),但是卻也充分說明這一詩歌主題的受歡迎程度。
王維的這首唐詩是一首真正描寫思婦的詩歌。開篇「桂魄初生秋露微」,點明當時乃是秋天的季節,而且「桂魄初生」說明是月華初上之時,正是人類和大自然開始休息的時候。此時「秋露微」,天氣轉涼有了幾分涼意,有幾分凄涼,更能帶給這首詩凄涼的背景。
而後王維的詩歌中寫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輕羅已薄未更衣」,在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夜晚之中,抒情主人公依然身著「輕羅」,但是顯然已經「已薄」,不耐寒了,不過這個女子卻怔怔的「未更衣」,不為這寒涼的天氣所動。
為什麼這女子還「未更衣」呢?原來是「銀箏夜久殷勤弄」,這女子還沒來得及更衣禦寒,而是把玩「銀箏」,一直持續到很晚,女子絲毫沒有感受到「夜久」,只是自顧自的「殷勤弄」。
最後一句唐詩,王維才點出這首古詩的主題,「心怯空房不忍歸」,這女子之所以「未更衣」、「殷勤弄」,是因為「空房不忍歸」啊。夜幕降臨、月華初上、涼意沁人,都是需要溫暖相伴的,但是對於這個女子來說,所面對的只有「空房」,內心有著幾分怨情,自然是「不忍歸」了。
中國人講究含蓄,這首詩自然也是相當的含蓄。王維先是說明季節時令,而後點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最後才寫出「心怯空房」,含蓄的表達出了女主人公的怨情,蘊藏著女子獨守空房的凄涼,絲絲入扣讓人沉浸其中。
王維雖然一生好佛,超然於世,但是其對於普通人的真實情感,也有如此細膩的感知。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37歲蘇軾寫給填房妻子的宋詞,一往情深的眷戀可媲美杜甫《月夜》
※晚唐韋莊一首纏綿哀怨的相思詞,這樣的開頭寫法確實少見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