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珍貴老照片,清代末年的江西九江,碼頭附近為何都是西式建築?

珍貴老照片,清代末年的江西九江,碼頭附近為何都是西式建築?

九江是江西省極為出名的地方。首先,處於四省交界之地。而此地因為環境和處於的位置,一直深受世界的矚目,更是江西的魚米之鄉。而在晚清時期,碼頭就極為繁華,時不時就會有大小船隻路過。而河邊主打的建築,全部以西式風格為主,如果你是初到此地,你甚至會懷疑這個地方到底是不是中國。

如果非要深究的話,這些西式建築全部不是來之於我國之手。因為在1856年的時候,由於清政府的無能,在戰爭結束之後,只好和英國簽訂了「條約」,而九江就在此時,成為了通商的岸口之一。

1861年,英國欽差和我國商議了九江租地條約,其依據就是「條約」中的規定。當時劃分的地方,就是後面的港務局辦公樓。其佔地約150畝。這也就是九江地界中唯一的一個外國租界。當然也是英國在中國七個租界中的一個。

在英國租借成功之後,在劃分位置之內,英國以強勢的態度直接將居民房拆除。然後又採取填塞的方式, 不斷地在周圍建筑西式風格的房屋。正式成立外國租界之後,就建立了英國,日本兩個國家的領事館。還有巡捕房,法庭等各大英國設施。甚至還建立了天主堂以及醫院。

由於九江注入了外國租界,所以迎來了大量國外文化,而在1867年的時候美國衛理公會,就選擇在九江建立了同文書院。而在29年之後,福德醫院由英國傳教士正式建立。而10年之後,同文書院正式改名為南偉烈大學。

而這些,就是促進九江文化以及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如果沒有這些,也許就沒有近代史上的文化九江。當然,這些只是小編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有什麼不能苟同的地方,還請點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志哥想史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入城前,給皇帝寫過一封信,為何崇禎寧可亡國也不答應?
他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廉吏」,一年最大的開銷就買了一隻鴨子!

TAG:志哥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