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近兩年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基於高被引學者

近兩年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基於高被引學者

頂尖人才不僅能提升高校的整體水平,還能給高校帶來諸多資源。大學頂尖人才越多,科研能力就越強、社會影響力就越大,也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生源質量就越高。這樣的良性循環對高校的發展極為有利。筆者整理出近兩年高校高被引學者數據,製作出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榜單,現與大家分享。

近兩年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基於高被引學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從榜單中可以看出,排名前十一位的高校很穩定,連續兩年排位沒有變動。與2017年相比,2018年發布的數據中,清華大學高被引學者人數增幅很大。同時,清華大學是唯一一所連續兩年高被引學者人數過百的高校。這至少說明三點,第一,清華實力不凡,學者影響力大;第二,在清華,學者更容易成長,更有可能成為頂尖人才;第三,清華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大,有很多頂尖人才願意去清華工作、生活。

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學2017年高被引學者人數為90,2018年人數為94,與清華大學差距較大。頂尖人才排名落後於清華,並不影響北大在國內高校圈中的地位,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北京大學還是與清華大學實力不相上下的國內最強高校。

近兩年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基於高被引學者

浙江大學的表現很不一般,連續兩年高被引學者人數位列第三,力壓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以2018年為例,浙大高被引學者人數比上海交大多出15%,比復旦多了62%。如果說浙大頂尖人才相較於上海交大是略多,那麼相較於復旦則是碾壓了。

有一百二十多年辦學歷史的浙江大學,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其擁有四十一名兩院院士,九名文科資深教授,二百三十七名「千人計劃」入選者(含青年項目),一百零一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含青年學者),一百二十九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浙大有十八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七個學科進入ESI前一百位,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八個學科進入ESI前1‰,五個學科進入ESI前五十位,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科研實力、辦學水平都處於國內頂尖位置。有如此深厚的根基,浙大頂尖人才排名連續兩年僅次於清華北大,位居第三,算比較正常的。

近兩年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基於高被引學者

中山大學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連續兩年排第六位。作為教育部直屬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重點大學,中大學科建設水平很高,有十八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數量與浙大相當,位居國內高校第二。不過與浙大相比,中山大學算是一個非常實惠的高校,其分數線較浙大要低很多。2018年安徽高招,理工類,中山大學最低投檔線為646分,浙江大學最低投檔線為678分,中大分數線比浙大低了32分;2018年江西高招,理工類,中山大學最低投檔線為648分,浙江大學最低投檔線為673分,兩者相差了25分;2018年天津高招,中山大學最低投檔線為646分,浙江大學最低投檔線為682分,浙大比中大高了36分。以較低的分數可以進入中大這所實力超強的高校,真的是很實惠。

近兩年國內大學「頂尖人才排名」30強!基於高被引學者

中東部高校是榜單主力,西部知名大學排名一般。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均排到了十五位(含十五位)以後。尤其是「九校聯盟」之一的西安交大,僅有十四名高被引學者,排名第二十六位。這與其聲望很不匹配。

地理位置是西部高校頂尖人才數據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中東部高校普遍資金充裕,優厚的福利待遇加上便利的生活,吸引著大量頂尖人才的加盟。隨著中東部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從西部向中東部流入的境況會越來越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