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NEJM&Cell重磅:益生菌是否可以「益生」?

NEJM&Cell重磅:益生菌是否可以「益生」?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谷 君 說

益生菌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嗎?近些年來,隨著科學家們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益生菌或益生菌產品或許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有益。

益生菌

文/T.Shen

近年來,市場上各類益生菌產品層出不窮,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喝過一些益生菌產品。

我們都知道,益生菌能夠維持機體腸道菌群平衡,幫助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增強機體免疫力和腸道的免疫功能。

圖片來源:emptycagesdesign.org

那麼益生菌真的是這樣百利而無一害嗎?近些年來,隨著科學家們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益生菌或益生菌產品或許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有益。

2018年11月22日,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兩篇重磅級文章中,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開展的兩項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表明:

在作為急性胃腸炎患兒的輔助治療上,益生菌療法或許完全無法改善患兒的疾病癥狀,這無疑給益生菌療法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美國,每年有數百萬兒童會罹患急性胃腸炎,而臨床上使用益生菌療法來治療兒童的急性胃腸炎非常常見。

而支持這種益生菌療法的研究數據卻非常有限。

發表在NEJM雜誌上的第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研究人員對來自10家醫院兒科急診科3個月至4歲大的急性胃腸炎患兒進行了一項前瞻性、隨機雙盲試驗。

患兒接受為期5天,每天兩次的鼠李糖乳桿菌GG(LGG)治療,每次LGG的治療劑量為10億CFU(菌落形成單位)。

同時另外一組患兒利用安慰劑進行治療,隨後研究人員對患兒進行連續5天的隨訪,14天時隨訪以及1個月時再進行隨訪。

研究人員利用Vesikari評分來指示患兒患中重度胃腸炎的嚴重性(招募入組14天內),得分範圍為0-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

患兒次要的結果包括腹瀉和嘔吐的持續時間及頻率,以及日托缺勤的持續時間和家庭的傳播率。

研究組和對照組平均每天腹瀉或嘔吐的次數

圖片來源:David Schnadower et al (NEJM DOI: 10.1056/NEJMoa1802598)

研究結果表明,971名患兒中有943名患兒完成了這項試驗。

患兒的平均年齡為1.4歲,其中513名(52.9%)患兒為男性患兒,招募入組14天內,LGG治療組患兒Vesikari評分在9及以上的比例為11.8%(55/468),安慰劑組患兒的比例為12.6%(60/475)。

且LGG組和安慰劑組患兒在腹瀉持續時間、嘔吐持續時間、日托缺勤以及家庭傳播率上並無明顯差異。

最後研究者得出結論,在患有急性胃腸炎的學齡前兒童中,相比接受安慰劑的患兒而言,接受5天療程LGG益生菌療法並不會給患兒帶來更好的療效。

第二篇發表在NEJ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Alberta兒童醫院和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對來自加拿大6個兒科急診科3個月至48個月大的886名胃腸炎患兒進行了一項隨機雙盲試驗。

患兒接受為期5天,每天兩次的鼠李糖乳桿菌R0011和瑞士乳桿菌R0052的治療,每次益生菌的治療劑量為4億CFU(菌落形成單位)。

同時另外一組患兒利用安慰劑進行治療,研究人員利用Vesikari評分來評估患兒入組後患中重度胃腸炎的嚴重性得分範圍為0-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

患兒次要的結果包括腹瀉和嘔吐的持續時間及頻率,以及日托缺勤的持續時間和家庭的傳播率、計劃外就診兒童的比例等。

研究結果表明,益生菌治療組患兒在入組研究14天內中重度胃腸炎的發病比例為26.1%(108/414),而安慰劑組患兒的比例為24.7%(102/413)。

當研究人員調整了試驗場所、年齡、糞便中諾如病毒狀況、入組研究前腹瀉和嘔吐的頻率等其它無法預測患兒中重度胃腸炎狀況的因素後,他們發現:

益生菌治療組和安慰機組患兒在腹瀉和嘔吐持續時間的中位數、非計劃尋求衛生保健提供者患兒的比例以及報告不良事件的參與者的年齡比例上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

研究者最後得出結論,在因胃腸炎前往兒科急診科的患兒中,每天兩次鼠李糖乳桿菌R0011和瑞士乳桿菌R0052益生菌聯合治療並不能有效預防患兒中重度胃腸炎的發生。

上述兩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們通過臨床試驗發現:

對急性胃腸炎患兒進行益生菌輔助療法或許完全無法改善患兒的疾病癥狀,當然了,這兩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鼠李糖乳桿菌GG(LGG)、鼠李糖乳桿菌R0011和瑞士乳桿菌R0052三種益生菌進行研究,並沒有完全否定其它益生菌所帶來的健康效益。

因為益生菌的種類繁多,而這兩項試驗涉及的只有三種,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益生菌的利弊問題,畢竟一切還是要靠科學研究來給出依據。

研究組和對照組腹瀉和嘔吐的發作時間

圖片來源:Stephen B. Freedman et al (NEJM DOI: 10.1056/NEJMoa1802597)

此外,近年來關於益生菌沒有健康益處的研究報道也很多,2017年12月,一項發表在CMA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表明:

使用益生菌和木糖醇口香糖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來緩解喉嚨疼痛癥狀似乎是無效的。

2018年9月,發表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研究發現,益生菌會加重小鼠隱孢子蟲的感染,與對照小鼠相比,給予益生菌的小鼠在其糞便中會排出更多的隱孢子蟲,而且其腸道微生物種群結構與對照小鼠也並不相同。

2018年9月,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兩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傳說中的益生菌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有效。

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很多健康的志願者實際上會對這些益生菌出現耐受,即這些益生菌無法在其體內定植並發揮應用的作用。

研究者還發現,在與抗生素一起使用時,益生菌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副作用,而且會對個體的健康產生長期不良後果。

相比較而言,用機體自身的微生物來補充腸道或許能作為個體化的自然療法來逆轉抗生素對機體帶來的影響。

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發現益生菌還對機體健康有別的好處。

2018年1月,來自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現,腸道中的益生菌或能幫助機體有效抵禦抑鬱症。

2017年10月份,發表在國際雜誌Microbiom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酸奶中的益生菌可有效緩解狼瘡病。

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乳酸桿菌或能有效減緩狼瘡病小鼠機體的疾病癥狀。

此前,來自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

一種名為鼠李糖乳桿菌HN001的益生菌或能夠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同時還會降低個體的空腹血糖水平。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安慰劑治療組的女性有6.5%的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而益生菌治療組中的女性中僅有2.1%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患者比例下降了68%。

而且益生菌HN001所產生的的效應在老年女性和此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表現尤為明顯。

此外,2016年發表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發現:

益生菌能夠改善人類大腦的認知功能,研究者指出:

在為期12周的研究中,每日單一劑量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或許能夠明顯改善在細微精神狀態檢查(MMSE)老年阿爾茲海默氏症患者的評分情況。

那麼益生菌到底對機體健康有無益處,相信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

像很多其他的研究領域一樣,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過去人們的一些傳統認知有時候會被推翻,一切結論都需要綜合正反兩面來考慮,從而得出最合理的論斷。

歡迎投票哦

參考資料:

【1】 Anders Abildgaard, Betina Elfving,Marianne Hokland, et al. Probiotic treatment protects against the pro-depressant-like effect of high-fat diet in Flinders Sensitive Line rats. Brain, Behavior,and Immunity (2017) doi:10.1016/j.bbi.2017.04.017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89159117301277?via%3Dihub

【3】 Kristin L. Wickens, Christine A. Barthow, Rinki Murphy, et al. Early pregnancy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with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HN001 may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7). DOI: 10.1017/S0007114517000289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article/early-pregnancy-probiotic-supplementation-with-lactobacillus-rhamnosus-hn001-may-reduce-the-prevalence-of-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D9D6EC718FA156F0929B5D902321F72E

【4】Elmira Akbari, Zatollah Asemi, Reza Daneshvar Kakhaki, et al. Effect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etabolic Statu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nd Controlled Trial.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16) doi:10.3389/fnagi.2016.00256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agi.2016.00256/full

【5】David Schnadower, M.D., M.P.H., Phillip I. Tarr, M.D., T. Charles Casper, Ph.D., et al.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versus Placebo for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N Engl J Med 2018;379:2002-2014 DOI:10.1056/NEJMoa1802598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2598

【6】Stephen B. Freedman, M.D.C.M., Sarah Williamson-Urquhart, B.Sc.Kin., Ken J. Farion, M.D., et al. Multicenter Trial of a Combination Probiotic for Children with Gastroenteritis, N Engl J Med 2018;379:2015-2026, doi:10.1056/NEJMoa1802597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2597

【7】Paul Little et al. Probiotic capsules and xylitol chewing gum to manage symptoms of pharyng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factorial trial,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17). DOI:10.1503/cmaj.170599

http://www.cmaj.ca/content/189/50/E1543

【8】Bruno C. M. Oliveira, Giovanni Widmer. Probiotic product enhances susceptibility of mice to Cryptosporidiosi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8;

DOI:10.1128/AEM.01408-18

https://aem.asm.org/content/early/2018/08/27/AEM.01408-18

【9】Niv Zmora, Gili Zilberman-Schapira, Jotham Suez, et al. Personalized Gut Mucosal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to Empiric Probiotics Is Associated with Unique Host and Microbiome Features. Cell,2018;174 (6):1388 DOI: 10.1016/j.cell.2018.08.041

https:// 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1102-4?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092867418311024%3Fshowall%3Dtrue

【10】Jotham Suez, Niv Zmora, Gili Zilberman-Schapira, et al. Post-Antibiotic Gut Mucosal Microbiome Reconstitution Is Impaired by Probiotics and Improved by Autologous FMT. Cell, 2018;174 (6):1406 DOI:10.1016/j.cell.2018.08.047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1108-5?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092867418311085%3Fshowall%3Dtrue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NEJM:DNA測序技術可有效預防感染的爆發
PLoS Biol:新研究揭示導致近視發生的基因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