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熟知的「四大名著」作者,可能大部分是錯的

你熟知的「四大名著」作者,可能大部分是錯的

楊津濤/文

近日,一則名為「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畫像」的視頻,引發很大爭議。有遊客戲稱,這樣「感覺更像『六小齡童故居』」。吳承恩紀念館回應稱,花園側面的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六小齡童工作室,僅占紀念館總面積的1/3,並不會破壞遊客對吳承恩故居的整體觀感。

其實,吳承恩紀念館拿有關六小齡童的展品充數,也是無奈。

因為吳承恩留下的歷史資料實在太少。少到學術界迄今都無法確定,他究竟是不是《西遊記》的作者。

真假《西遊記》

現在常見的百回本《西遊記》,成書於明朝中後期,是按照元末明初時期,民間流傳的同名小說整理而來。傳世的明、清刻本《西遊記》,署名各不相同,包括「朱鼎臣編輯」「華陽洞天主人校」「丘處機撰」等,直至20世紀20年代,才出現署名吳承恩的《西遊記》。

最早考證認為百回本《西遊記》整理者為吳承恩的人,是魯迅和胡適。他們的主要依據,是天啟版《淮安府志.藝文志》,其「淮賢文目」中列有吳承恩著作三種:

「《射陽集》四冊卷;《春秋列傳序》;《西遊記》」。

魯迅、胡適依據的其他「旁證」,如清人吳玉搢《山陽志遺》、阮葵生《茶餘客話》,也都是從上述府志中,看到了吳承恩與《西遊記》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旁證」,因為缺乏獨立來源,其實不成其為「旁證」。

對於府志中的這條孤證,早在1933年,俞平伯即提出質疑:

「吳氏作《西遊記》,根據《淮安府志》,志書上所謂《西遊記》,是不是這個西遊記呢?也難定。」

俞平伯如此說,是因為「《西遊記》名同實異者甚多,元代有吳昌齡的雜劇,有丘長春的紀行,明初有《永樂大典》所引的《西遊記》,後來又有題作楊志和的《四遊記》本的《西遊記》。招牌既如此之多,何以見得這一次一定是了,而不再是冒牌的《西遊記》呢?」

此後,日本學者小川環樹、太田辰夫,英國學者杜德橋(Glen Dudbridge),美國學者余國藩(Anthony C. Yu)等,也對百回本《西遊記》作者為吳承恩的說法,表示懷疑。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學者章培恆綜合前人研究成果,進一步指出,在清初黃虞稷所著《千頃堂書目》的史部「輿地類」中,「吳承恩《西遊記》」和「唐鶴征《南遊記》三卷」「沈明臣《四明山游籍》一卷」並列在一起。由此來看,吳承恩的《西遊記》應只是文人遊記。

至於百回本《西遊記》中出現的方言,章培恆認為,大部分屬於吳語,而非淮安方言。以方言佐證《西遊記》作者是淮安人吳承恩的說法,也難以成立。

中華書局版《西遊記》的校注者李天飛,對於封面上「(明)吳承恩著」的說法,也持保留立場。他曾對記者說,

「這真不好說。作者是吳承恩和不是吳承恩的比例,我認為各佔50%吧。」

簡言之,要想確證百回本《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目前的材料還遠遠不夠。

圖:2010年,吳承恩紀念館中的六小齡童工作室成立

羅貫中籍貫成謎

百回本《西遊記》的作者成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作者同樣是筆糊塗賬。

先說《三國演義》的作者。

在明清時期,即有王實甫、羅貫中兩種說法。王著之說,由於資料不足,很少有人討論;而羅著之說,證據較多,如明刻本《三國志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等,多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且稱羅為元代人。

對於羅貫中著《三國演義》的說法,學術界是有懷疑意見的。如學者李偉實、張志和等認為,元末明初,民間流傳的很多三國故事都尚未定型,不可能產生《三國演義》;同時,明代弘治(1470年~1505年)年間以前,也沒有留下一條有關《三國演義》的材料。由此推論,《三國演義》成書於明代中葉,作者不可能是生活在元代的羅貫中。

多數學者都相信,確是羅貫中整理民間故事、寫作了《三國演義》,但對於其籍貫,仍有重大分歧。共有太原(包括今清徐和祁縣兩說)、東原(今山東東平)、錢塘、慈溪、廬陵(今江西吉安)這5種說法。現在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太原說」和「東原說」之間,同樣受材料所限,無法定論。

圖:山東東平羅貫中紀念館中的雕塑

施耐庵未必存在

再來說說版本龐雜的《水滸傳》。

現存明刻《水滸傳》,比如嘉靖本《忠義水滸傳》、袁無涯本《忠義水滸全傳》,題的都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而一些筆記中,又有「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題為施耐庵集撰」等說法。因此,現在很多版本的《水滸傳》,乾脆在封面上寫」施耐庵、羅貫中合著「。

事實上,目前為止,施耐庵有無其人,學術界尚無法確定。胡適在《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中說,元明時期,沒有留下任何有關施耐庵的材料,他推測,「施耐庵大概是『烏有先生』、『亡事公』一流的人,是一個假託的名字」,其真實身份是「明朝中葉一個文學大家」。

有學者考證,「施耐庵」可能就是較早刊刻《水滸傳》的郭勛。或者「極可能就是郭勛門下御用文人的託名」。

還有學者認為,「『施耐庵』是羅貫中的託名,為』是乃俺』的諧音,這是羅貫中為文禍,根據杭州風俗做的一個隱語,羅貫中才是《水滸傳》唯一可靠的作者。」

在認可施耐庵確有其人的學者中間,也存在分歧。

有人認為,施耐庵是江蘇白駒的施彥端。此人墓志銘上,明確記有「公諱子安,字耐庵」「先生之著作有《志餘》《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江湖豪客傳》(被認為即是《水滸傳》)」云云,但此墓志銘及相關家譜等,疑點重重,很可能經過篡改,可信度不高。

有人認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就是《靖康稗史》的編者「耐庵」,為宋末元初人。早在1902年,丁國鈺即注意到,《靖康稗史》「序首之耐庵無姓氏可考, 或即為《水滸》之施耐庵乎?」後來王利器、黃霖等,對此多有論證,從《水滸傳》作者熟知宋代掌故,很多故事發生在杭州等方面,推斷早期版本的《水滸傳》,即為「耐庵」整理。

有關《水滸傳》作者,還有「杭州書會才人施耐庵」、集體創作具體作者無從查考等多種說法。

總之,《水滸傳》作者究竟為誰,至今也尚無定論。

此外,《金瓶梅》《封神演義》等著名古典小說的作者,也是眾說紛紜。

《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是誰,有王世貞、唐順之、李開先等50多種說法;被稱為《封神演義》作者的許仲琳,我們對其生平一無所知,甚至無法確定他是否編訂過小說。

當然,這些有關小說作者的學術爭議,絲毫不會影響他們「故居」「故里」的出現。江蘇淮安有「吳承恩紀念館」,江蘇鹽城有「施耐庵紀念館」,山西清徐、山西祁縣、山東東平都有「羅貫中紀念館」。至於《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三部書的作者是不是他們,籍貫是不是這裡,並不在紀念館的考慮範圍之內。

圖:江蘇鹽城的施耐庵紀念館內景

注釋:

章培恆:《百回本是否吳承恩所作》,《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4期。

蘇興:《也談百回本是否吳承恩所作》,《社會科學戰線》1985年第1期。

單穎文:《的作者是吳承恩?》,《文匯報》2017年7月21日。

李偉實:《成書於明中葉》,《零陵師專學報》1994年第3期。

何紅梅:《十年來作者成書與版本研究述要》,《菏澤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陳二祥:《論施耐庵其人問題與》,《明清小說研究》2016年第2期。

馬成生:《忽視史實——六十餘年來研究作者的一種傾向》,《菏澤學院學報》2016年第6期。

黃霖:《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5期。

王煒:《20世紀作者研究述論》,《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陸三強:《的成書及作者》,《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關於晚清史,最新版歷史教材有七大變化
孫立人「擊潰十倍於我之敵人」的說法不可信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