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彭德懷與胡宗南大戰三年,遇到的最大難題,由賀龍負責解決

彭德懷與胡宗南大戰三年,遇到的最大難題,由賀龍負責解決

原標題:彭德懷與胡宗南大戰三年,遇到的最大難題,由賀龍負責解決


1947年3月,胡宗南大軍和青寧馬家軍大軍聯合進攻陝甘寧解放區。彭德懷組建西北野戰軍,以1.7萬人迎戰胡宗南25萬大軍。


結果,彭德懷在一個半月內於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取得三戰三捷,殲敵1.4萬。對付胡宗南,彭德懷在戰略戰術上來說,不成大問題。但是,他卻遇到一個棘手的大難題,無法解決。

那就是缺少糧彈。



5月上旬,他給晉綏軍區的賀龍發去一份電報,說西北野戰軍正集結在延安以東,伺機殺敵,目前急需彈藥,特來求援。賀龍二話不說,馬上命令晉綏軍區後勤部調集二萬餘發炮彈送往河西。


隨後,他又三次給彭德懷送去彈藥。彭德懷特地拍電報,表示感謝。

7月,在小河會議上,毛澤東突然給賀龍一個特別任務:統管陝甘寧和晉綏兩地區,即負責西北戰場的後方工作。就這樣,賀龍給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當起了「後勤部長」。


月末,賀龍指揮的晉綏野戰軍最後一個縱隊——三縱也劃歸彭德懷,成為了彭德懷的「全職後勤部長」。


可是,這個後勤部長並不好當。



西北地區處於黃土高原、土地貧瘠,農業生產落後,產量很低。國民黨軍入侵,「胡禍」橫行,對生產破壞更加嚴重,加之連年陝北和山西北部雨水不調,旱災嚴重,糧食收成僅有豐年的四五成。

8月,彭德懷主力在榆林以東集結,就發生糧食困難。為此,毛澤東親自給賀龍發去急電:


「請迅速分赴各縣動員糧食。只要有七千至一萬擔糧食,即可保障作戰計劃之完成。」


沒過幾天,中央軍委又發來電報:「野戰軍南下,已無糧食攜帶,著從速令綏德、延安兩地區沿途籌糧。」


糧食!糧食!都是要糧食的,急如星火。周恩來更是直接對賀龍說:「賀老總能否保證糧食供應,是我們在西北戰場能否取勝的關鍵。」


然而,陝甘寧、晉綏缺少的就是糧食。情況緊急,賀龍卻幾乎無法可想,怎麼辦?最後他不得不去借。

向哪去借?兄弟解放區。9月,他通過周恩來向劉鄧的晉冀魯豫解放區要了十萬石糧。可路途遙遠,哪有力量前去運糧?


與賀龍一起負責籌糧的林伯渠一籌莫展,賀龍說:「我把薛蘭斌調來辦這件事。」



薛蘭斌是西北野戰軍後勤部供給部長。賀龍一封電報就把他叫過來了。賀龍和林伯渠一起跟他談話,面對面交待任務。

薛蘭斌一聽要他去運糧食,當即就跳起來:「老總,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啊!這麼多糧食要運到陝北,又沒有車,路也不好走,要過中條山、呂梁山、汾河。困難太大了。」


賀龍敲敲煙斗,不動聲色,等他說完,才開口:「困難是大,但任務必須完成。我們不可能讓前方戰士餓肚皮打仗吧。」


薛蘭斌不去不行,只得提要求:「老總,運糧就得有人、有牲口啊!」


賀龍把手中的煙斗一揮說:「那好辦。我給晉綏軍區發電報,讓他們派人,出牲口。」


賀龍可真有辦法。過了幾天,不知怎麼他把延安大學在晉綏的1000多名師生動員來了。他對薛蘭斌說:「這1000多人都給你,當運輸隊的骨幹,加上晉綏派給你的人,還不夠你可以到晉南、晉冀魯豫去求援嘛!缺少騾馬,就人人動手背啊!」


就這樣,賀龍從晉中、晉西南、晉冀魯豫調運了大批糧食,有的糧食甚至是遠從河南運來的。1948年3月31日,賀龍在一次會議上告說:「河東支援前線出動的人力、任務超過了抗日戰爭的總和。」



對於賀龍這個大「後勤部長」,西北野戰軍副參謀長王政柱後來在回憶錄中感慨地說:「西北野戰軍所用的糧食,主要是賀老總組織晉綏解放區的人民群眾,從千里之外運到陝北來的。」


彭德懷與胡宗南在大西北進行長達三年之久的戰爭,堪稱雙雄對決。西北很窮。兩軍在黃土高坡打這樣大規模的戰爭,都不容易。周恩來說:「胡宗南之所以戰敗,吃虧主要是吃在糧食方面。」確實,他的幾十萬大軍,不僅被彭德懷磨垮、拖垮,最後拖得找不到吃的而餓垮。相比之下,彭德懷幸運得多,有能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賀龍竭力相助。後來,彭德懷說:「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賀老總的功績是不可泯滅的,可以排第一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賀龍講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戴笠揮金如土, 從不去軍統報銷, 花不完的錢從哪來? 技術比誰都高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