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基因的「潘多拉魔盒」還不止基因編輯?這項技術可滅絕物種

基因的「潘多拉魔盒」還不止基因編輯?這項技術可滅絕物種

基因編輯無小事。就在全世界爭論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倫理議題時,聯合國也在考慮禁止在野外測試基因驅動——一種特殊的基因編輯技術。

11月17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會議上,近17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探討了相關問題。

基因的「潘多拉魔盒」還不止基因編輯?這項技術可滅絕物種

一種可以滅絕物種的技術

與賀建奎的人類實驗不同,基因驅動技術目前主要面向傳播疾病的昆蟲。為什麼這項技術還是一直備受爭議呢?

「基因驅動也是基於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工具的技術。」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俊彪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就是通過基因編輯工具,在基因上某一個特定位置造成DNA斷裂,然後利用攜帶的改造過的基因進行修復。這樣,這個生物自身的基因就會被改造過的基因完全替代,隨著生物繁殖,不僅可以穩定遺傳下去,還可以擴散改造種群中的其他個體。

與一般的基因編輯相比,基因驅動的最大特點是能賦予特定基因遺傳優勢。比如常規突變基因的遺傳率為50%,但是通過基因驅動技術,可以將特定基因遺傳給所有的後代。

基因的「潘多拉魔盒」還不止基因編輯?這項技術可滅絕物種

「也就是說,一旦把帶有基因驅動的動物釋放到野外,特定基因就會轉移到這一物種的其他個體,並且在自然界迅速地、不斷地蔓延。」戴俊彪說,「如果改造的是致命或絕育的基因,就有可能造成整個種群的完全滅絕。」

比爾蓋茨支持的研究,卻有很多人反對

基因驅動最早是在2003年,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進化遺傳學家Austin Burt提出的。這個團隊還從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獲得了數千萬英鎊的資助,他們正在研究瘧疾傳播按蚊的基因驅動,目的是減少蚊子數量以阻止疾病傳播。

但一些科研人員並不滿足於此,一項國際合作希望利用基因驅動來控制島嶼生態系統中入侵的嚙齒動物。

就在今年7月,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發育遺傳學家Kim Cooper團隊聲稱,他們首次完成了基因驅動的哺乳動物實驗,操作對象是小鼠。他們發現建立的這套方法只能作用於雌性小鼠胚胎上,此外還有一些尚未解決的技術障礙。

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16年發布了關於基因驅動技術的研究報告。在專家們發現基因驅動技術存在許多潛在風險的同時,美國國家科學院卻資助了更多基因驅動的研究,其中可能包括「高管控下的野外試驗」。

越來越多人為這項技術的發展感到憂心。

2014年,生物多樣性公約召集了一個由科學家和環保人士組成的專家小組,目的是確定合成生物學是否對公約構成了新的挑戰。一個名叫Thomas的小組成員指出,在過去幾年裡,基因驅動已經成為他們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基因的「潘多拉魔盒」還不止基因編輯?這項技術可滅絕物種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Kevin Esvelt曾希望通過基因驅動技術阻擊外來入侵生物,他後來卻為此後悔不已:「這種具有侵略性和自我傳播的基因驅動系統在很多方面和外來入侵物種是相同的。」

誰有權力滅絕其他生物?

「我個人不贊成大範圍應用基因驅動技術。」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王皓毅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在過去幾千甚至幾萬年間,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滅絕地球上的物種,這還是在相對無意的情況下發生的。「而基因驅動,則是有意識地去滅絕其他生物。」王皓毅說,「這在倫理上有本質的不同。」

「即便它們是所謂的害蟲,誰又有權力做這樣的決定呢?即便有人聲稱自己只是消滅特定區域的特定種群,他又如何證明自己有能力控制實驗影響的範圍?」王皓毅說。

戴俊彪說:「如果某項技術被證明雖然有一定的用處,但存在非常大的潛在風險。那麼不去用這個技術,我認為是對的。」

相關鏈接:doi: 10.1038/d41586-018-07436-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賀建奎在跟什麼科學共同體保持透明?
北半球的落葉期變早?說明生態固碳能力被高估了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