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先生走好 先生千古

先生走好 先生千古

12月2日,美國《僑報》舉行隆重的追思儀式,深切悼念上個月不幸遇害的美國《僑報》董事長、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總裁謝一寧先生。參加追悼會的有謝一寧先生的家人、各界代表、生前好友和僑報員工。美國國會議員趙美心女士、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代雙明副總領事、加州阿罕布拉市市議員沈時康先生、鳳凰衛視美洲台吳曉鏞先生、洛杉磯地區僑界代表張素久女士等先後致辭,對謝一寧先生畢生致力於發展華文媒體、服務華人社區、推廣中國文化、促進中美關係予以高度讚揚,對他英年早逝深表惋惜。

僑報員工代表蔣定棟向謝一寧先生遺像鞠躬。(僑報記者邱晨攝)

美國《僑報》暨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悼詞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各位同事:

今天,我們美國《僑報》和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的全體員工,與各界人士一道, 聚集在這裡,向我們尊敬的董事長、總裁謝一寧先生,表達我們的哀思,寄託我們的懷念。

僑報執行總編輯劉曉東致悼詞。(僑報記者邱晨攝)

謝一寧先生,您是一名來自廣東的潮州子弟,承襲著這座千年古城的文脈和靈氣,借著煤油燈讀書,成為恢復高考後第一批進入大學的七七、七八級學生的一員。您的中國人民大學的同學記得,您入學第一天,一雙新鞋子不捨得穿,就一直掛在脖子上。中新社前同事記得。您 1982 年畢業,就在 1984 年和 1986 年連續兩次拿下中國新聞一等獎,而這些榮譽只是您精彩人生的一個序章,一個開篇。您 26 歲就來到美國,成為一名白宮記者。在進入而立之年的時候,您更是建功立業,先後創辦舊金山和洛杉磯《僑報》,由一名優秀記者,華麗轉身為一名傑出報人。

辦報不容易,在美國辦華人報紙更不容易。僑報的編輯們記得,您常說,「沒有不能報的新聞」。您還說過,您當年之所以報考新聞系,是因為可以說實話。您說過,您一直信仰的理念是「新聞責任論」。報紙是社會公器,不能私用。在僑報, 您只設立了兩條「軍規」一是不能支持分裂中國,二是對中國的負面報道要核實, 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限制。您只設立了三條宗旨:第一是擁護中國改革開放,第二是維護美中友好,第三是維護華人權益。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宗旨。正是秉持這樣的理念,這樣的宗 旨,使得僑報在激烈競爭的華文媒體市場上立足,發展,壯大。如今,在全美15座最大的華人聚居城市裡,都可以讀到僑報。

而您對社會的貢獻,遠遠不止於作為一名報人,您還是一位美中人文交流的積極推手。多年來,通過舉辦演出、攝影、繪畫、演講等一場場交流活動,讓美國的華人,還有主流社會,欣賞到了中國最優秀的演員、藝術家和學者的風采。2014 年,在洛杉磯好萊塢碗一萬名觀眾面前,宋祖英領銜的「中華之夜」音樂會成功舉辦。這可是好萊塢碗落成 92 年以來的第一次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音樂會。僑報文化中心的員工們都知道,沒有您的魄力和努力,這件事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國文人往往首先是詩人,有一顆詩心,您也是。僑報北京辦事處的員工記得,一次與您喝酒,酒酣之際,您大喊:「服務員,拿紙來!我要寫詩。」您的大學同學徐世平也說,您常常寫下這種「餐巾紙」詩行。視頻部的李響記得,一次,您向他布置寫一首洛杉磯的「秋雨」格律詩。寫好後,改詩,論詩,神采飛揚一談就是三個小時。

您來美三十一年,但赤子之心不改。您常常身穿對襟布衣,腳蹬布鞋,出現辦公室。您對中華文化的尊崇,不僅形於外,而且誠於內。您熟讀古書。今年七月, 您推薦我們讀新唐書的《姚崇傳》,您認為,姚崇向唐玄宗提出的十項改革舉措, 至今尚未過時。九月,您推薦編委會重讀《過秦論》,要我們以賈誼那種敢於直言的精神,辦好報紙。

和您打過交道人都說,您是一個有親和力的人。技術部的林青,還有已經離職的施明等員工,都是您多年的乒乓球球友。他們說,有時讓您球,有時不讓,您輸了球,也一樣開心。業務部的翟銳說,她有時因業務問題跟您急,但您每次都能化解,因為您是一位有領導智慧的人。離開僑報多年的前記者田霞也說,您對記者工作有格外的尊重。這次聽說您遇難,她專門從舊金山開車過來悼念。這一次,以各種方式表達哀悼的前kk員工,還有許許多多。

今年冬天,您辦公室外的那棵奇異木棉樹,花開得格外燦爛。就在前些日子,您看著那棵樹高興地說,「這麼多年了,今年這花開得最漂亮。」 您遇害後,那一樹的花都枯萎了。草木有心。花開燦爛,是向您的成就致敬;落英滿地,這是向您的不幸默哀。新大樓即將啟用,報社將掀開新的的一頁的時候,您卻倒下了。

因此,今天這個聚會,不僅僅是一次悼念,一場追思,同時也是一次紀念,一場典禮。因為,您作為記者、作為報人,作為文人,也作為詩人的過人風采,以及作為美中人文交流的推動者,作為華人社區的服務者的傑出貢獻,值得這樣的紀念,值得這樣的禮讚。

謝一寧先生,您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懷念您!

美國《僑報》、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

民選官:謝先生愛文字、愛事業也愛家

12月2日上午,阿罕布拉市市長沈時康(Stephen Sham)出席追思會,並表達了自己沉痛的心情,以及對逝者的追憶。

《僑報》所在的阿罕布拉市,是洛杉磯縣華裔人口眾多的城市,沈時康(Stephen Sham)作為阿罕布拉市自1903年建市以來成為首位華裔市長。沈時康對謝一寧先生的突然遇害表達了沉痛地哀悼。作為剛於11月26日任滿卸任的12年阿市市議員,沈時康也不免回憶起了這些年的工作中,對謝一寧先生的印象,以及共同經歷的過往。

沈時康表示:「在我的印象中,謝一寧先生為人一向謙卑低調,也一直保有新聞人彬彬有禮的氣質,可以說總的來講留給他人印象非常好。此外,他的才華橫溢,出口成章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的確如很多友人所言,曾經與謝一寧先生及其他好友一同用餐的時候,聊到興頭上,謝先生喜歡用作詩、吟詩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懷,『餐巾紙』作詩這等浪漫且風趣事情,認識謝先生的人也都是略知一二的,他確實是個非常有才情的人啊。」

另外,沈時康還提起了一次偶然間與謝一寧先生在國際航班上相遇的場景,聊起來才知道,謝先生除了愛文字、愛新聞以外,還有「愛家」的一面,原來謝一寧先生經常往返中美兩地,回國探望父母和親人。這讓同樣非常重視孝道的沈時康非常贊同且欽佩,對於謝一寧先生這樣的人來講「盡孝」更不易:畢竟一方面要事無巨細地管理一個企業,另一方面,人到中年還要不遠萬里回到中國探望家人,不忘自己的為人兒女的責任和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這是非常難得的。

另外,沈時康還提及,謝先生不僅僅是經常往返中美,看望自己遠在中國老家的父母親人,謝一寧先生是個顧「小家」的人,近些年,謝先生在兒子出生之後,便越來越少地參加社交、應酬性的的活動,尤其是晚上的活動,他把更多的時間和心思花在了陪伴家人和孩子上。

沈時康還回憶起了此前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此前同謝一寧先生一起出席活動,謝先生總是開玩笑地向他人介紹沈時康市長道:「他是我的父母官,管我的。」 而沈時康也總是同樣幽默地回應道:「我是為大家服務的。」沈時康也表示,謝先生的企業《僑報》在阿罕布拉市,謝先生也為社區做了不少的事情,經常將僑報的多媒體展廳外借用作當地社團活動用。

張素久:謝一寧先生的離開是華人華僑的損失

在追思活動上,鳳凰衛視美洲台吳曉鏞先生代表華文媒體界的友人致悼念詞。他說:「他做的很好,不僅創辦了一個華文媒體,而且在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我覺得一個生命的價值在於兩點,一個是奉獻,一個是追求。他在這兩個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所以大家都來緬懷他。」

僑界代表張素久出席追悼會。(僑報記者邱晨攝)

張素久女士與謝一寧先生相識已有20多年,她作為僑界代表致辭說:「我覺得辦報很不容易,就和他說,可是他很堅持,並把《僑報》越辦越好。而《僑報》對我們廣大的華僑華人有最大的支持,我們辦活動,首先《僑報》是一定會參加、支持的。他不但辦報紙,還辦了很多活動。」

張素久評價謝一寧先生說,他特別有才華,寫過很多很好的詩,可他從不願印詩集。他是這麼一個謙虛、低調、有才華的,這麼聰明的、睿智的、這麼非常努力的這樣一個人。「他離開我們,是我們整個華人華僑的損失!他一定是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華美銀行副總裁孫自蕊女士作為商界人代表發言,她回憶起與謝一寧先生從相識到成為益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非常緊張。因為我們在通電話的時候,他聽起來很嚴肅。不過我來到這個辦公樓和他認識之後,我發現他非常紳士,人非常好,很會替他人著想。最讓我敬佩的是,他很樂意幫人,不求回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員工代表:謝總即興題詞鼓勵:事到萬難須放膽

謝一寧先生在美國創業和奮鬥的歷程,也是美國《僑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的一個畫卷。他的專註勤勉和不懈拼搏的精神感染著其公司所有的員工,而他的驟然離世也讓全體員工感傷不已。

僑報行政總監蔣定棟是謝一寧先生在洛杉磯為《僑報》親自招募的第一名員工,他在追悼會上代表全體員工緻辭,並回顧了跟隨謝一寧先生工作的點點滴滴:「早在1994年3月份的一天。我接到謝先生給我的電話,要去蒙市(Monterey Park)的林肯酒店見面。謝先生告訴我,要在洛杉磯創辦《僑報》。就這樣,我就成了洛杉磯《僑報》的第一名員工。一路走來,直到現在,整整有24個年頭。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因為我工作上的關係,我的辦公室和謝總的辦公室的鄰近,所以只要在上班的日子裡,我天天會見到謝先生。幾乎天天要向謝總彙報,請示工作。可如今,當我走進我的辦公室,我就立刻意識到,我再也見不到董事長。至今我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殘酷的事實。我只能仰望蒼天問,為什麼會這樣?

僑報行政總監蔣定棟代表全體員工緻悼詞。(僑報記者邱晨攝)

公司上上下下員工都知道,謝總對待員工十分地仁慈、溫和、平易近人。每當有員工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出現任何困難,謝總都會給予細心的指導和熱情的幫助。包括我們印刷工廠的墨裔工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謝總在工作上,是一絲不苟。記得有一次,我向謝總請示彙報工作。謝總見我面有難色,他隨機拿了紙和筆,寫上幾行字給我:「事到萬難須放膽,宜於兩可莫粗心」。謝總意猶未盡,又拿了一張紙,又寫了一張:「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謝總不需要用言語,而是即興題詞送給我,來開導我,讓我又感動又欽佩。謝總給了我信心、方向和力量。從此,我將董事長送給我的題字作為我的座右銘。長期以來指引著我,讓我受益無窮。值得一提的是,謝總題字的紙是編輯部用過的,背面還可以利用的紙。謝總節儉的美德,為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

諸多的往事值得回憶。以往,每年公司會舉辦一次員工的迎春晚會。謝總會致辭,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感謝所有的員工做出的奉獻,同時展望著未來。我為了應景盡興,總會唱上幾首歌。有一次呢,我並沒有做好準備。但是謝總呢,卻特意指名我,要我上台唱歌。沒想到謝總喜歡我的歌聲,讓我倍感溫馨。可是,如今謝總卻離開了我們,以後謝總再也聽不到我的歌聲,再也不能同全體同仁一起歡聚一堂。為此,我改編了一首歌詞,來表達全體員工對謝總無盡的思念:

想要留住白雲一片,寄托在我們的心中。

想問白雲,何日能再相逢,重溫往日舊夢?

你可明白,我們的心。

忘不了,忘不了你。

落花流水無情,何日才能相逢?

落花流水悠悠,你的音容笑貌,永留我們心中。

斯人已去 音容依然

謝一寧先生的追悼會在《僑報》一層大廳舉行的同時,位於僑報二層的多功能廳的「謝一寧先生生平回顧」展也向公眾開放。謝一寧先生的一生,是為新聞事業追求和奉獻的一生,他的生平展既貫穿者《僑報》自創立來的發展歷程,也記錄了在創業背後,他以詩文所灌築和寄託的情懷。

來賓們觀看謝一寧先生生平展覽。

在莊重出席了追悼會後,謝一寧先生的親友、同仁、校友以及南加州僑界友人們紛紛移步《僑報》二層多功能展廳,參觀由僑報同仁為公眾們精心準備的謝一寧先生生平回顧展。

幼時的謝一寧與哥哥和父母。

學生時代的謝一寧在理髮。

展廳三面牆壁上,展示和書寫著謝一寧先生早年的個人經歷,其中包括他在人民大學新聞系讀書時的青澀面孔,以及青年時代的他初到美國開創華文媒體事業的點點滴滴。圖片和文字向賓客們介紹、展示著一個從「不為人知」的青年記者到新聞界「風雲人物」的謝一寧先生。

謝一寧在人大78級新聞系的畢業紀念冊上寫下的話。

記者身份的謝一寧先生喜愛攝影。

展廳中央的環形會議桌上,以單面報紙的形式擺放著一頁一頁《僑報》創刊以來歷年有關美國、中國以及美中關係領域的重大報道版面。展廳中間懸掛十幅對摺長卷,展示著謝一寧先生生前所留下的詩詞作品,其中有不少是他平日里即興所作的手稿。

聆聽中的謝一寧先生

謝一寧先生在批閱文件。

《僑報》在南加州運營多年,承辦過大大小小數不清場次的書畫展及影展,主角從來不是謝一寧先生,這次也是唯一一次,讓大家了解真正的謝一寧先生的展示。

先生走好 先生千古

本文為美國僑報記者稿件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邱晨、聶達、翁羽

小編:小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走近哥大 又一個夢開始的地方
破79億!消費者信心滿滿,「網路星期一」銷售額創新高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