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青銅器「司母戊鼎」,有著很多的未解之謎,發掘過程就離奇
今天,我我們來說一本小眾的學術書,名字叫《司母戊鼎還有多少待解之謎》,它講的就是那件大名鼎鼎的商代青銅器「司母戊鼎」。這個鼎一直以來都被學術界看作是我國古代青銅器鑄造技藝的巔峰之作,絕對是國寶級的文物,在國家博物館的「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展廳里,你也能在最醒目的位置看到它。
這本書就是司母戊鼎的「傳記」。在這本書里,國家博物館的研究員李維明老師結合他數十年來潛心研究的成果,為我們澄清了關於司母戊鼎各個方面的問題。比如說,司母戊鼎究竟是什麼時候被發掘的?3000年前的古人又是如何製造出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為什麼幾年前它突然就改名叫「後母戊鼎」了?
這次先來說說這個鼎的發掘,司母戊鼎的發現其實還不到100年的時間,但是當作者想梳理一下它的發掘過程的時候,才發現,雖然只是經歷了短短几十年時間,但這件事就已經說不清楚了。坊間流傳著各種版本的說法,甚至在很多學術研究中也是各執一詞。近些年熱播的各種探秘類電視節目,更是把司母戊鼎的發掘經過描繪的神乎其神。
想要還原事情的真相,作者就只能拿出考古學家在考證方面的看家本事,像偵探一樣去解謎。他是怎麼做的呢?作者先是搜集整理了歷史上關於司母戊鼎出土情況的各種說法,然後用比較靠譜的一手資料一一去印證,比如鼎身上的一些信息,就是最靠譜的一手資料。對比之後,再看看哪些說法是相互矛盾的,哪些說法有漏洞。
我們先直接說說結論,然後再就幾個重點的爭議看看作者是怎麼分析的。作者確定,司母戊鼎第一次被發掘應該是在1939年的3月份,當時,在河南安陽武官村附近參與盜墓尋寶活動的幾個村民意外地發現了埋在地下的司母戊鼎,於是一群人就一起把它挖了出來。但是由於當時正處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避免文物落入日本人手中,村民們經過商議,又把這件一時難以出手的大鼎重新埋了起來,直到1946年當地政府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司母戊鼎才第二次被發掘出土。
發掘的具體時間和地點,雖然也有一些爭議,但還是比較好確定的。我們來說說另外兩個最主要的爭議點。
首先,第一次發現大鼎的村民怎麼就突然發現了這個幾千年前的寶物呢?有人說是村民在耕地時發現的,也有人說是修祖墳時發現的,但是,只要有一點基本的考古學知識,就很容易判斷這些說法顯然是不靠譜的。司母戊鼎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遺物,所以埋藏的地點肯定是在距離現代地表很深的位置,絕不可能會在耕地或者維修祖墳這種地表擾動時被發現。而在排除了幾個錯誤的說法之後,你還需要對當時的歷史情況有點了解。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河南安陽殷墟地區附近的盜墓活動極為猖獗,當時這一帶的村民普遍都會參與這種尋寶活動。而司母戊鼎則正是在當時的這股浪潮下,被附近的村民在尋寶時發現的。
其次,就是關於司母戊鼎出土過程的爭議。今天的很多國寶節目都會說,這個大鼎是安陽武官村的村民某某某趁著月黑風高之際,獨自悄悄挖出來的。而這種說法還真不是這些節目編導自己瞎編的,早在大鼎剛剛發掘不久時就已經有了類似的傳聞和報道。但是學考古的就會覺得,這根本不可能啊,這個鼎這麼大,重量足足有800多公斤,單憑一兩個人怎麼可能抬得動呢?事實上,這種說法只是以訛傳訛罷了,人們之所以願意相信這樣的故事,只是因為它能夠突顯國寶的傳奇性。而真實的歷史沒有那麼奇幻,在發現大鼎之後,武官村的多個村民通力合作才將大鼎順利挖出。
辨析和還原這些看起來瑣碎的真實情況,對於我們理解司母戊鼎其實特別重要。因為考古這個工作,特別重視一手的、客觀的信息。但是司母戊鼎的出土情況又很特殊,上面我們已經提到,村民們在挖出大鼎之後因為沒能及時找到買家,又擔心寶物落入日本人手裡,於是又重新把它埋了起來,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安陽縣古物保存委員會的工作隊在1946年才把它重新挖掘了出來。但這個時候,它出土的環境已經不是最初的樣子了,而這也使得關於這座大鼎的很多信息都變成了難解之謎。比如司母戊鼎的一個鼎耳在第二次發掘時就已經不知去向了,它究竟是在第一次發掘時弄掉的?還是村民們在試著分割大鼎時遺失的?又或者是第二次發掘時落在地下了?真相到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只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你在國家博物館裡看到的雙耳俱全的司母戊鼎,它的兩隻耳朵只有一個是真的,另一個其實是後來仿製的。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對10萬打了兩個月,城破亡國皇帝封神
※在讀《魯濱孫歷險記》前,我來介紹下這本書的背景,還有它的作者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