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行動方能成就夢想——漫談精益管理

行動方能成就夢想——漫談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持續改善」是聚飛光電的管理準則,是聚飛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但什麼是「精益管理」,大家認識不一,甚至偏差很大。公司自2009年開始推行精益,匆匆近十年功夫了,但是由於推行範圍有限於6S、提案、PDCA、QCC、課題幾項活動,活動中應用的工具也匱乏,所以很多人認為精益管理就是6S,就是改善提案;業務是業務,精益是精益。可以說,這種理解是極其狹隘的。

為了正確地認識「精益管理」,我們先了解精益的起源與發展。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學者首次提出「精益生產」以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不管是從應用還是內涵上,精益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應用上,其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製造業,擴展到了醫療、服務等各行各業;應用的範圍也從最初的製造現場,拓展到精益供應鏈、精益研發、精益辦公等全業務流、全價值鏈。內涵上,由最初的精益生產方式,上升到精益思想,發展為精益管理體系,並吸納兼容了其它先進管理理念方法,如六西格瑪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理念。有俗云:「精益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忘裡面裝」,精益本身就是是一套開放的持續改善的系統,既是工具方法,更是一種文化。

因為精益能給企業帶來難於複製的競爭優勢,有著誘人的藍圖,從一誕生開始,精益就得到了全球管理學者和企業家的高度重視。大量的精益研究和著作輸出,很多優秀的企業成立了專門的推進機構來實施精益戰略、研究開發適合本企業的精益管理體系。期間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精益企業及其精益管理體系,如丹納赫的DBS(Danaher Business System),波音公司的BPS(BoeingProduction System),霍尼韋爾的HOS(Honeywell Operation System),聯合技術公司及其旗下900多家子公司和1000多家產品供應商公司運行的ACE(AchievingCompetitive Excellence)。

儘管精益生產從提出到現在得到了普遍性的應用和極大的發展,但是不管是叫精益生產還是精益管理,其「內核」——精益思想並沒有變。其發揮全員智慧,消除浪費,創造價值的思想精髓沒有變;其精益的五大原則和步驟沒有變,即以客戶定義價值,識別價值流和增值活動,讓價值流流動起來,按照顧客需求彈性拉動,任何時候都追求盡善盡美的原則。

由此可見,如果把精益簡單地理解為6S、改善提案等自下而上的活動,把精益與業務剝離,必然會阻礙公司精益管理戰略的實施和落地。深化精益管理,在擯棄錯誤認識的基礎上,首先要深化我們對精益管理的認識,尤其是管理者的認識。

精益管理是一把手工程。ACE系統之所以在UTC獲得成功,是因為它的CEO是一個「精益迷」,每見到一個員工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有什麼改善?」韓國三星之所以推進六西格瑪獲得成功,是因為總裁不斷在講:「除了老婆孩子不能變,其他都可以變。」沒有足夠的參與,管理者就不能真正接受精益管理這種理念和思路;沒有管理者的以身作則,就沒有精益文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土壤。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把手,部門主管是部門的一把手,員工是自己崗位的一把手。

精益管理需要發動全體員工參與。精益生產強調發動群眾參加,尊重員工,發揮全體員工的智慧。員工才能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有一個員工不願參與都不叫全員參與。精益改善的「魂魄」是讓員工得到進步,得到他人的尊敬,獲得內心的凈化和提升;為共同的使命,成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團隊精神。所以,聚飛光電將持續地完善全員參與的改善創新平台和機制,營造全員參與的改善氛圍。

精益管理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精益有三種境界:一是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一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一是融入血液的企業文化。精益管理要成功實施,最終必須轉變為企業的內在文化。但思維的轉變、文化的塑造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強有力的組織、變革領導力和管理者堅忍不拔的意志。既要有決心,更要有行動;既要有承諾,更要帶頭參與。

借用豐田模式創始人「生產管理之父」大野耐一的一句話,「若知改善會更好,必當堅持於完成」,精益管理,行動方能成就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繼瑞薩之後,電裝入股英飛凌!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