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諾獎得主邁克爾·楊教授訪華 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再度啟航

諾獎得主邁克爾·楊教授訪華 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再度啟航

中國日報12月4日電(記者 馬振寰)近日,2017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楊(Michael Young)教授到訪浙江大學,正式拉開2018年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NPII)序幕。在為期兩天的訪問中,吳朝暉校長會見了項目團一行,楊教授發表了系列主題演講,並與浙大師生深入交流互動,分享前沿洞察和學術成果,講述榮譽背後的探索歷程,激勵年輕一代勇於創新,發掘科學的無限可能。隨後,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還將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這是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第六次登陸中國,自2011年以來,成千上萬的來自中國頂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有志科學家和學生從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中獲益。該項目旨在增進諾貝爾獎得主與全球科學界人士的聯繫,特別是促進與年輕科學家的互動,通過諾貝爾獎得主分享他們的勵志故事與洞察,點燃年輕一代對科學的熱情與追求。該項目由以科學至上的全球領先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與諾貝爾媒體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已在英國、巴西、瑞典、丹麥、美國、俄羅斯、韓國、印度、法國及日本等諸多國家成功舉辦了該項目。

邁克爾·楊教授是一位美國遺傳學家,現任洛克菲勒大學學術事務副校長和遺傳學實驗室負責人。2017年,楊教授與傑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和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因「發現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被共同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位諾獎得主以果蠅作為生物模型,分離出一個控制生物正常晝夜節律的基因,並逐步揭示了自我調節的周期機制,闡述了生物鐘的理論基礎。生物鐘涉及複雜生理機能的許多方面,能夠幫助調節睡眠模式、攝食行為、激素分泌、血壓、體溫等。得益於三位得主極有創意的發現,晝夜節律學已發展成為一個廣泛而富有活力的學科領域,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在對浙江大學的訪問中,楊教授發表了題為「控制睡眠和晝夜節律的基因」主題演講,介紹關於導致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基因突變的研究發現。活動在高校反響熱烈,浙江大學的講座報名鏈接開放僅兩日,就有四百餘名師生報名參與。此外,楊教授還參與了一系列非正式圓桌討論,與年輕科學家和高校學子互動,傾聽他們在科學研究上的困惑,激勵他們追求更高的科學目標。

楊教授表示:「非常高興能夠借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機遇,與眾多懷揣科學理想、矢志創新的中國科研人才面對面交流。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啟迪更多好奇心與靈感,推動年輕一代不斷探索未知,拓展科學疆域。」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企業事務及市場准入部負責人黃彬先生表示:「作為一家以創新為驅動的企業,阿斯利康始終秉承『不斷開拓科學疆域,研發改變生命的藥物』這一使命,持續加大創新投入,鼓勵科學與探索,應對全球醫學挑戰。我們希望以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為基礎,搭建世界頂尖科學家與中國年輕科研人員深度交流的平台,激勵創新型人才敢為人先,銳意進取,成為未來科研的中流砥柱,推動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2018陵水國際沙灘半程馬拉松賽12月2日開跑
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開幕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