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3歲前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抓住了盡顯高情商

3歲前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抓住了盡顯高情商

我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3歲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語言也會飛速發展,只要稍加引導,孩子就能夠說出一些多詞句的話語,並學會使用各種基本類型的句子,說話時還會出現一些複合句。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抓好孩子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何引導孩子語言的發展?

1、大人的正確引導

孩子學習發音主要是模仿大人,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其他的和孩子有長時間接觸的人,對孩子發音一定要清楚、準確,這是孩子學習正確發音的前提。

2、耐心教寶寶發音

在教導寶寶發音的過程中,一定要足夠的耐心。可以讓孩子先觀察大人發某個音的時候,舌頭、嘴唇這些是怎樣動的,然後引導孩子學習。

3、經常同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回答問題

在孩子學習語言的時期,更多的是以模仿為主,所以家長要多多進行示範,並能夠引導孩子多說話。比如說問孩子:「家裡的xx玩具放哪裡了?」

4、加強和同齡孩子的互動

和同齡的孩子進行互動也是增強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可以多增加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學習的機會。

5、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對於父母來說,不可能一天24個小時和孩子待在一起,所以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父母不妨先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的習慣。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看書,養成看書的好習慣以後,孩子就算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也能從書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於語言邏輯能力的培養也會非常有好處。

在引導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2點:

1、不要學寶寶的兒語

霖霖是一個小「話癆」,特別喜歡給家裡人講一些事情,但是他因為發音不清楚,比如說「吃飯」總是會說成「呲喚」,大人們覺得有趣就在孩子面前模仿孩子的說話,後來發現孩子經常說錯以後,就開始糾正孩子的發音,總是說孩子說的不對,過了一段時間,小「話癆」霖霖就不喜歡開口說話了。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覺得有趣就學寶寶的兒語,再在後面糾正孩子的發音。這樣很容易既加強孩子的記憶,等到後期糾正的時候,還會讓孩子感覺到挫敗感,漸漸地就不喜歡說話了。家長們要從一開始就果斷糾正孩子的發音,告訴孩子真正的發音是什麼。

2、語言環境不要太複雜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這樣評價過「雙語學習」,多語種的人比單語種的熱更善於推理和一心多用,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會更長久地保持著認知能力,能延遲老年痴呆症。所以,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很注重對孩子的雙語培養。

但是要注意的是,父母雙方最好始終用同一種語言同孩子進行交流。比如說一方總是說母語,另一方說總是說其他語言,這樣更有利於孩子雙語的學習。不要父母中的一方一會兒用母語一會兒用外語,這樣會干擾寶寶的語言認知,對孩子語言的學習反而不利。

孩子能夠發音準確、吐字清晰,既能夠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孩子也會在良好的語言能力中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抓住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做好引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妮喃 的精彩文章:

寶寶出生後留腳印的3大作用,別再說沒用了

TAG:妮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