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留給嘉慶一個怎樣的攤子?為何嘉慶親政後,國力一落千丈?

乾隆留給嘉慶一個怎樣的攤子?為何嘉慶親政後,國力一落千丈?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駕崩,當了36年皇子,3年傀儡皇帝的嘉慶,終於長出一口氣,江山實打實地屬於他一個人的了。如果放寬歷史的視野,這時的清朝,從順治入關,到宣統退位,正好走完了一半的路程,往前看全是輝煌,往後看全是不堪。等待嘉慶的,不是久違的喜悅,而是乾隆留下的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清王朝,嘉慶要重拾舊山河,百廢待舉,可哪有那麼容易啊。

嘉慶帝畫像

首先,軟環境惡化,吏治鬆弛,朝綱不振。清朝吏治腐敗從乾隆四十年和珅上台後,開始愈演愈烈,各級官吏紛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二皇帝」和珅被抄家後,僅豪宅田產,古玩珠寶,綢緞綾羅,當鋪及數不清的黃金白銀,其數量就相當於國庫收入水平。這種以權謀私,上下其手的做派,給朝廷各項事業帶來了巨大災難。以歷代皇帝最關心的河工為例,僅南河工程一項就花費了近億兩之巨,從乾隆五十九年到嘉慶十年,南河等處漫口大工程用銀379萬兩,建設砌築各項工程用銀2690萬兩。從嘉慶十一年到嘉慶二十一年,南河大工程用銀1249萬兩,各項小工程用銀4897萬兩。一條河道,前後二十多年間,竟然花掉了一億兩白銀,再看這一億兩白銀修了怎樣的工程?一場暴雨不知有多少處會決口,多數銀子都進了各級官員的腰包。

其次,軍紀渙散。有一次,還是在嘉慶做儲君的時候,伴隨乾隆參加每年一度的熱河大閱兵,據他後來的回憶,在現場看到的情況,令他深感憂慮。曾經如虎狼一樣的幾萬八旗軍,揮兵南下,滅了大明王朝,而今竟然許多官兵「射箭,箭虛發;騎馬,人墜地」。清朝統治者一向以騎馬射箭為安邦治國之本,乾隆皇帝自詡十全武功,然而,隨著國勢日盛,八旗的尚武傳統卻丟掉了,種種優渥和特權,令他們驕奢怠倦,武備廢弛。鎮壓白蓮教大起義,不得不撇開八旗,使用地方團練和鄉勇作戰。

避暑山莊

再次,大興土木,國庫虧空。清朝入關後,勵精圖治,經過不斷積累,乾隆前期國庫充盈,據史料記載,當時戶部的庫存高達8000萬兩之多。乾隆皇帝竟然說出這樣敗家的話:「國帑之多,不知如何用處。」於是,他在位60年間,南巡、東巡、北狩、西獵,到各地遊玩160餘次,每次開支浩繁,國庫積銀迅速減少。此外,乾隆還樂此不疲地建造各式各樣的園林,建造或擴大了包括萬壽山之惠山園、圓明園之安瀾園、長春園、避暑山莊獅子林等在內的240餘處。隨著國力漸漸衰弱,這些花掉的錢財,全部轉嫁給了底層百姓,導致國窮民也窮。

乾隆為母親祝壽

第四,戰事頻仍,開支巨大。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計算,他一輩子打了十次大的戰爭,號稱「十全武功」。但是,他沒有計算這十次戰爭花費多少銀兩。以兩次大小金川之戰為例,前後花費了7000餘萬兩,最後雙方妥協,不了了之。而乾隆末年到嘉慶中期的白蓮教大起義,使地方經濟受到嚴重摧殘,各地上繳的庫銀急劇減少,到嘉慶親政時,戶部國庫已經成了空殼。要不是把和珅查辦了,嘉慶的鍋都揭不開了。

地方團練

嘉慶親政後,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各種危機就像一隻無形的魔抓,勒得嘉慶喘不過氣來,但是他仍然躊躇滿志,想一展抱負做一番事業,勉強維持著一個風雨飄搖的王朝。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各項技術突飛猛進,而清朝依然沒有向世界敞開大門,處在閉關鎖國中止步不前。就的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危機已經來臨。嘉慶十三年,英國軍艦就已經闖入黃浦江,虎視眈眈對著這個東方帝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走私活動日益猖獗,導致本就不富裕的清朝,大量白銀外流,國力進一步衰弱。這一切都讓嘉慶片刻不寧,心情糟糕透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科舉失敗的和珅,走捷徑當侍衛,為何發跡這麼快?
抗戰勝利後的中國各地,滿目瘡痍卻充滿希望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