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帥」張勳帶兵復辟,段祺瑞將其打敗,辮子軍下場如何
話說1916年,袁世凱去世,黎元洪被推舉為民國大總統。雖然總統寶座姓黎,但實權卻在國務總理段祺瑞之手。黎不肯示弱,因而與段發生摩擦,這便是民國史上著名的「府院之爭」。
他二人鬧得不可開交,卻牽動了一人心思,這人便是人稱「辮帥」的張勳。張勳在當時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閥,但他卻差一點改寫了近代史。由於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愈發激烈,於是黎元洪發電報請這位時任安徽督軍的張勳入京「調停」。
這一來,正合張勳心意,如今已經是民國,可張勳卻偏偏以滿清舊臣自居,並且對外宣稱自己心中只有皇上,要一心一意效忠清室,因此他自己不剪辮子,也不允許手下弟兄私自剪辮。他巴不得找個由頭入京,黎元洪這封電報,正中下懷。快給老子點兵,老子要進京!
於是乎,張勳自己做統帥,帶5000辮子軍兄弟打著「調停府院之爭」的幌子,大搖大擺進了京。他名義上做個和事佬,而志向卻是要藉機復辟,恢復帝制。在入京之前,張勳發急電給滿清的遺老遺少,讓他們將龍旗備好,朝服穿上,皇帝要複位了!
7月1日,張勳一股腦攆走了黎元洪,將12歲的溥儀抬了出來,公然宣布復辟,恢復大清年號「宣統九年」。一時間,京城之中五色旗扯下,大清龍旗升起,滿大街都是穿著滿清袍褂的遺老遺少,耀武揚威,如今鹹魚翻身了。百姓也跟著湊熱鬧,早就巴不得皇帝回來。(在老舍的著作中曾經提到,除了極少數知識分子外,大多數人歡天喜地迎接皇帝,好似有皇帝的中國才叫中國。)
張勳見人心所向,認為自己大勢已成,立馬給自己掛了幾個頭銜,好讓自己高人一等。張勳這麼一鬧,黎元洪跑了,段祺瑞不幹了。如今他的宿敵黎元洪跑路了,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可張勳這小子又鬧上了。於是乎,段祺瑞打出擁護共和、反對復辟的口號。在天津組件「討逆軍」,率兵入京與張勳大戰。
討逆軍人數六萬五千人,而辮子軍此時不足五千人,在人數方面,張勳不佔任何優勢。張勳死活不退步,你要打,咱就打,想談判,沒門。於是乎,雙方交了手。
兩方各自利用野炮轟炸對方,可轟了半天,愣是沒人傷亡,倒是把幾個看熱鬧的百姓給轟死了,你說這仗怎麼打的。段祺瑞最後還出動了空軍,往皇宮扔了幾個炸彈,實則不為炸人,而是為了嚇唬人。沒多久,辮子軍就頂不住了,跑的跑逃的逃,有些直接跑到警察廳繳械自首。最終,溥儀跑到英國大使館,康有為跑到美國大使館,而張勳則跑到了荷蘭大使館。至此,歷經12天的復辟鬧劇宣告結束。
戰後統計,張勳的辮子軍傷亡不到百人,部分人員逃走,繳械投降者為三千八百人。討逆軍也沒有為難這些辮子軍,讓他們剪了辮子回鄉務農。哪曾想到,張勳不折騰了,他留在滁州、鳳陽、當塗、徐州等地的辮子軍留守軍可壞事了,他們一見督軍沒了,很快發生內訌,你打我我打你,打的好不熱鬧,有些辮子軍乾脆也不管什麼軍令軍法,在當地燒殺搶掠,做盡壞事。最終,安徽總督倪嗣衝出面,強行收編四十營的辮子軍,將其一律割掉辮子,取消「武定軍」番號,自此後,膽敢私自鬚髮辮者,一律軍法處置。從這道軍令下達起,辮子軍算是從歷史長河中徹底消失了。只不過,雖然腦後的辮子沒了,但有些人的心中卻還留著辮子。
※馮國璋當了民國總統,卻為錢發愁,焦頭爛額之際,想出倆字:賣魚
※二戰後,這位皇子想回國,國人:你是日本人,我們不歡迎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