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朱棣文韜武略舉世無雙,朱元璋為什麼非要傳位給孫子朱允炆?
原標題:兒子朱棣文韜武略舉世無雙,朱元璋為什麼非要傳位給孫子朱允炆?
靖難之役是明朝的重要轉折點,朱棣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戰勝全國兵馬,成為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從此大明王朝改換了血統,太子朱標一脈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靖難之役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朱元璋越過所有兒子,直接將孫子朱允炆指定為皇位繼承人,隔輩傳位,這在歷朝歷代都是非常罕見的。那麼,朱元璋明明有26個兒子,為什麼非要把皇位傳給年幼的孫子呢?文韜武略的兒子朱棣不是更好的人選嗎?對於這個問題,一般人認為是朱元璋受到「立嫡立長」思想的影響,一心要傳位給嫡長子,嫡長子去世了,那就乾脆傳位給嫡長孫。但細究歷史會發現,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在朱元璋的26個兒子里,後人最熟知的就是皇長子朱標和皇四子朱棣。《明太宗實錄》以及《明史》等正史記載,朱標和朱棣都是馬皇后所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嫡子。但是,正史未必是真實的歷史,也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朱棣是為了自抬身價把生母改成的馬皇后,但這並非是歷史真相。根據《南京太常寺志》記載,朱標的生母是李淑妃,朱棣的生母是碽妃,也就是說,此二人可能都是庶子。
即便認定朱標、朱棣就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也不能說明朱元璋傳位給朱允炆是因為要遵循「立嫡立長」,因為,朱允炆鐵定了不是朱元璋的嫡長孫。朱標有記錄的妃子有兩位,一位是原配太子妃常氏,另一位是側妃呂氏。朱標的嫡長子是常氏所生的朱雄英,只可惜,朱元璋的這個真正的嫡長孫活到9歲時就不幸夭折了。而朱允炆非但不是朱標的長子,而且也不是嫡子,他的母親是側妃呂氏。另外,正妃常氏除了夭折的朱雄英還生了一個嫡子,也就是比朱允炆僅僅小一歲的朱允熥。
所以,即便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朱允炆也不是朱元璋的嫡長孫。如果朱元璋一心要遵循「立嫡立長」的古制,朱標死後他有兩個選擇——最合理的是在馬皇后所生的其他嫡子中選擇繼承人,其次合理的則是立嫡孫朱允熥為皇太孫。總之,怎麼算也輪不到朱允炆。
綜上,朱元璋傳位給朱允炆的原因絕非只是要立嫡立長,朱元璋其實另有想法。
朱元璋是個非常有主見的帝王,在繼承人問題上他更是從來沒有猶豫過。1364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吳王,當即立朱標為世子,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基稱帝,又當即立朱標為太子。朱標從小就是按照皇位繼承人培養的,朱元璋給予朱標的器重和關愛是其他任何孩子無法比擬的。
所有皇子之中,最能征善戰的是朱棣,最像朱元璋的也是朱棣,不過,朱元璋最喜歡的偏偏是朱標。朱元璋自己性格狠辣,但是可以馬上打江山,不能馬上治江山,朱元璋認為性格仁慈寬厚的朱標才是大明江山最合適的繼承人。
人的性格往往從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大概,朱標就是那種自幼儒雅善良的人,所以朱元璋非常喜歡這個兒子。朱標對兄弟們十分友愛,他雖然知道兄弟們都覬覦他的太子之位,但他從來不記恨、不提防,而且,當弟弟們犯下大錯惹怒朱元璋,每一次都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讓兄弟們最終得以保全。
朱元璋脾氣暴躁、生性多疑,又喜歡施行嚴刑峻法,朱標曾多次冒死勸諫,從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刀下救了無數功臣性命。可見,朱標的仁善不是軟弱無能,他實際上是外柔內剛,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並且敢於在朱元璋面前提出來。
朱標屢屢公然對抗父皇,這讓朱元璋也屢屢暴怒,甚至曾拿起椅子打過朱標。但氣消之後,朱元璋卻越發喜歡這個兒子,認為自己沒看錯人,朱標就是那個完美的皇位繼承人。歷史學家們也普遍認為,如果朱標沒有英年早逝,他必然會是一個好皇帝。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38歲的朱標撒手人寰,這令朱元璋悲痛欲絕,他最愛的兒子,他辛苦培養了半輩子的繼承人,竟然先他而去!
悲傷之餘,朱元璋馬上立下了新的皇位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原因很簡單,朱允炆和父親朱標的性格人品幾乎一模一樣,他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孫子,也是朱元璋心中僅次於朱標的皇位繼承人人選。
綜上,筆者認為朱元璋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之所以舍朱棣而選朱允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想一個寬仁的君主,而非一個和他一樣嚴苛的君主。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主少國疑,仁善的朱允炆終究不是狠辣的朱棣的對手,一場靖難之役顛覆了朱元璋半輩子的籌謀。
註:
1、參考文獻《明史》;
2、文中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俗均採用虛歲;
3、文中圖片源自網路。
※朱允炆到底下落如何?朱棣苦尋21年,終於在死前等到了答案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