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公元前202年才稱帝,為何公元前206年是漢朝元年?
楚漢爭霸這是許多人都喜歡的一段歷史,發生在秦朝被推翻之後,漢朝建立之前,聽起來那麼的理所當然,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段時間的朝代背景,它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漢朝,在史書上卻將其歸為漢,這又是為何?
翻開任意一本史書你都會發現,公元前206年是漢朝的元年,可在看看歷史又會發現,劉邦是在公元前202年打敗的項羽稱帝,這中間的時間哪去了?其實在這中間還有個持續五年的朝代,但卻連個名字都沒有,我們姑且叫它楚朝。
提到這個楚朝就不得不說楚義帝這個人,注意是「楚義帝」而不是「楚義王」,這個稱呼已經足以說明這是個朝代,雖然這是一位沒有實權的帝王,可他在名義上確實存在。
熊心本是楚國的貴族,楚國滅亡後卻淪落到民間給人放羊的地步,此時項梁起事,范增給他出了個主意立熊心為楚王,為什麼非得是熊心而不是其他人?這要是因為熊心的身世。
他是楚懷王熊槐的後人,而這個楚懷王正是原因,他是原本的諸侯王之一,在位期間在抵擋秦國方面頗有建樹,屈原便是在他的手下為臣,雖然在外名氣不大,但在楚國卻深得民心,范增此舉正是旨在藉助楚懷王的威望,聚集民望。
後來項梁兵敗身死,熊心便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只是個次將,後來宋義因為屯兵觀望不進,項羽發動兵變將其斬殺,熊心被迫封項羽為上將軍,令劉邦向西攻打關中。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劉邦先入關,按照約定本該封為關中王,項羽卻不幹,結果擺下了鴻門宴,這只是其一,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除了「鴻門宴」,背後還有一段故事。
項羽將劉邦先入關中一事上報給了熊心,得到的答覆卻是兩個字「如約」,也就是說按照當初立下的約定辦,項羽當然不同意,說白了熊心只是他扶持的一個傀儡,除了象徵之外別無他用,現在秦國已滅,對方的作用已經沒那麼大了。
熊心和劉邦比起來,顯然劉邦更令他忌憚,所以他不願再聽命於熊心,向各路諸侯表示熊心是他們項氏擁立出來的,沒有一點戰功,功勞全在於他和那些出力的軍隊,但為了給熊心「面子」,便尊熊心為「義帝」,如此熊心「一不小」從王變成了「帝」,然而事實是他說的話更不管用了,因為項羽已經不管他,而是自己獨攬大權自己分封諸侯,劉邦為漢王,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此後便是楚漢爭霸的開始。
五年時間項羽最終兵敗,劉邦在「半推半就」之下稱帝,這一年正是公元前202年。
其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記載著漢朝元年為公元前206年,值得注意的是漢初之時並沒有「年號」,年號施行於「漢武帝」,可以想到的是漢武帝是劉邦的後代,將劉邦封漢王的時間作為漢元年也無可厚非。
而後世史書為了能將秦漢這兩個朝代連續起來,也一直沿用公元前206年為漢元年的說法。
※皇帝下令退朝後皇帝必須後走,可有一次忘了,被群臣發現一個秘密
※胡夫金字塔和秦始皇陵,哪個建造難度更大?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