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技術和製造業的世界正在融合,創造了一個良性循環,可以推動IT支出,並使生產力節約相當於全球GDP的5%。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短短的二十年里,技術改變了世界收集、分析、分享和存儲信息的方式。但是,雖然大數據和雲計算等進步導致了通信、商業和媒體的重大變革,但它們只是觸及了物質世界的表面。

現在,兩條看似截然不同的技術和製造路徑正在融合,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可以推動信息技術支出,同時提高從航空航天和能源到醫療保健和製造業等各個行業的生產力。

摩根士丹利技術硬體行業研究主管Katy Huberty表示:「幾十年來,我們看到IT和製造業的支出增加,這是平行的上行周期。」 這對信息技術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信息技術的年度投資已經增至將近三倍到1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工業原始設備製造商(OEM)。

就其本身而言,原始設備製造商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工業物聯網和機器人技術等數據時代進步的生產力大幅提升。「我們認為這可能至少佔總成本的5%,或約3.6萬億美元」,歐洲資本貨物股票研究主管Ben Uglow表示,這些技術它可以將全球企業盈利能力提高20%以上。

工業的技術進步本身就是值得注意的:它們提供了提高質量、節省更多成本和減少停機的潛力。例如,美國公用事業行業每年因停電會造成800億美元損失,這可以通過資產管理軟體來避免。同樣,在石油和天然氣中,通過使用提高鑽頭精度、實時現場進料等機制,鑽井成本可以降低10-20%。雷鋒網此前也做過報道,國內雲廠商通過智能演算法對鋁材選型、布匹疵點檢測都有相應量身定做的方案。

從歷史上看,製造業廠商在IT支出方面遠遠落後於非製造業廠商,但這種轉變已經開始——因為製造業廠商將佔到2022年增量IT投資的較大份額。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預測

使這一主題更加強大的原因在於,數十年來,IT和工業領域首次同步發展。「自2016年以來,美國的IT投資和工業設備支出同時出現顯著增長。」休伯蒂說,「技術和製造業正在進入一個共同的最佳時刻。」

數十年來,IT和工業投資首次出現同步上升趨勢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資料來源: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從廣義上講,第二機器時代涉及兩個不同的群體:

  • 數據時代推動者(包括專註於工業應用的軟體和硬體供應商);

  • 數據時代採用者(可從創新中受益的廣泛群體)。

「在數據時代投資周期的早期階段,『數據時代推動者』將獲得最大的價值。」休伯蒂說,他認為未來十年以數據為中心的IT投資每年有1.6萬億美元的機會,其中6400億美元(佔總數的40%)來自工業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雖然沒有簡單的方式來發揮這一主題,但投資者可能首先關注工業軟體,其次是硬體公司,其中軟體是重要的價值驅動因素。

數據時代投資預計將從2008 - 2017年的0.6萬億美元增加到約1.6萬億美元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預測

休斯蒂說,在IT硬體領域,存儲需求是最大的機遇。製造業佔去年企業存儲需求增量的42%。即便如此,只有1%的可用數據被存儲。

對於「數據時代採用者」,生產率提高和其他改進的潛力幾乎涵蓋了所有行業,尤其是醫療保健、工業和製造業。

石油和天然氣及其他行業可實現顯著的EBITDA利潤率(EBITDA保證金增長%)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預測

人工智慧將允許製造商通過使用協作機器人創建更安全的工作場所;供應鏈效率有助於預測需求模式、宏觀經濟周期甚至天氣模式;自動化質量控制幫助OEM解決意外停機問題。

增強現實技術可以讓OEM創建完全可行的實時虛擬模型,包括真實機械、產品、整個製造過程,或者在最可能的情況下模擬整個工廠。

最後,工業物聯網可以使公司更快地發現效率低下和問題,節省時間和金錢,並支持商業智能工作。在製造業中,IoT在質量控制、可持續和綠色實踐、供應鏈可追溯性和整體供應鏈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如何看到工廠的價值?談談「新製造」

雷鋒網了解到,對於製造業的發展,現在最流行的觀點來自馬雲的「新製造」。

他一直堅持認為,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徹底重塑傳統製造業。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智慧化轉型,將很難存活下去。AI技術再先進,如果不能和製造業結合推動轉型升級,也將失去意義。

雲計算公司為什麼要走進「工廠的拐角」?

人工智慧也好,機器智能也好,都不是簡單的技術的改變,而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改變。未來,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係,我們所有的生活都會被數據、被計算所改變。


「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讓製造業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而數據時代,製造業是個性化、智能化、按需定製。」

未來不做升級的傳統製造業企業將會非常痛苦,依靠傳統的資源消耗型企業必定越來越難,挑戰也會越來越大。

工廠的升級,典型代表是工業機器人的使用,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具有很多優點。首先,它們能代替人做某些單調、頻繁和重複的長時間作業,或是危險、惡劣環境下的作業。其次,在重複動作中可以保持較高精度,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第三,機器人可以連續工作,投資回收期較短。最後,機器人的使用成本較低,且便於控制,可以削減昂貴的人工費用,為企業節約大量的成本。

不僅如此,未來的製造業,還將是所有機器相互打通連上網路。不再是製造商主導產品的生產,而是消費者主導產品的生產。雷鋒網認為,屆時,IoT、晶元、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這些技術必須是支撐著新製造業的變革和良好秩序的發展。

註:本文部分內容參考摩根士丹利相關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讓天賦發聲——在線英語啟蒙品牌嘰里呱啦發布會首揭產品戰略
震驚!這款車連國家新能源首席科學家都點贊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