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綠色紡織,是歷史擔當,更是產業自信

綠色紡織,是歷史擔當,更是產業自信

開欄語:2018年,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紡織產業建立起了全世界最為完善的現代製造體系,多元資本在行業中競相迸發活力,以滿足消費需求為首要使命,做出了多維度、歷史性的貢獻。

歷史賦予的機會我們把握住了,時代賦予的任務我們有待完成。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發展的新時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中國紡織工業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和新征程,「科技、時尚、綠色」正成為中國紡織行業的新標籤和新定位。為此,本刊特開設「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中國紡織業改革開放40年回顧系列報道,梳理行業在科技、時尚、綠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出的努力。

改革開放40年來,紡織行業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這既是一種歷史擔當,更是一份產業自信。如今,綠色發展理念在紡織行業已經深入人心。未來,紡織行業將更加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寬闊的產業園區,綠化隔離帶草木蔥蘢,各種花樹與綠植搭配種植,形成了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秋日的藍天與朵朵白雲,枝頭翹首的喜鵲,無不揭示著企業與自然蓬勃共榮、和諧相生……這是我國知名紡織企業魯泰紡織有限公司廠區的一番景象,而像這樣的花園式工廠,如今在紡織行業比比皆是。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紡織工業的大發展,在滿足了人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的同時,更成就了世界紡織工廠的美名,我們也以世界人民都穿Made in China為傲。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我們發現,與工業大生產相伴的,不僅僅是繁榮和富庶,在環境和資源領域也留下了歷史欠賬。隨著社會各界對環保的呼聲愈來愈高,當GDP增長已不再是衡量經濟與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國家和公眾的發展觀正在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包括紡織業在內的中國製造業進入了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歷史時期。

在我國紡織工業發布的首個10年中長期發展規劃《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中,中國紡織工業將奠定紡織強國戰略基礎的重點放在科學技術、自主品牌創建、可持續發展、創新人才四大領域。其中,可持續發展不但自成一體,而且貫穿於其他三大核心要素中間,起到了基礎性支撐作用和指引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又提出了行業發展的新定位:紡織業是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科技、時尚、綠色」成為中國紡織業的新標籤。其中,「綠色」更是建設美麗中國、織就美麗衣裳的前提。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節約能源、節約資源、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是中國紡織工業建設紡織強國的戰略性任務。自「十一五」以來,發展綠色紡織就成為紡織強國建設的重要攻關項目。特別是「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技術取得較大突破,行業推廣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印染行業單位產品水耗由2.5噸/百米下降到1.8噸/百米,減少了28%;綜合能耗由50公斤標煤/百米下降到41公斤標煤/百米,減少了18%;水重複利用率由15%提高到30%。

紡織工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各地紡織產業集群及企業的重視和管理,以及為此做出的努力和嘗試密不可分。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這個印染產業產值佔全國三成的「托在布上的經濟強區」強勢淘汰落後產能,積極實行轉型升級,不僅實現了清潔生產,還推進印染行業走上了健康軌道。特別是2016年初,柯橋開展了享譽業內的「亮劍行動」,以治水治氣倒逼落後產能淘汰取得了顯著成就。柯橋還建立了排污指標削減掛鉤等考核機制,倒逼企業強化環保意識。2017年,柯橋區PM2.5指標下降20%以上,2018年上半年,PM2.5平均指數為41.7毫克/立方米,空氣優良率79%,廢氣治理成效明顯。

江蘇盛澤鎮作為「中國絲綢名鎮」和「中國紡織名鎮」,一直重視綠色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堅持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堅決取締「三無三廢」企業,淘汰燃煤小鍋爐,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整治,以倒逼機制推進綠色發展,加大生態環保的獎勵力度,以政策扶持推進綠色發展。

除了政府的努力,紡織企業也積極推行節能減排。成長於紡織產業基地紹興的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非常注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先後投入3000萬元,進行了中水回用、餘熱回收、鹼減量水的對苯二甲酸回收,率先引進天然氣定型機,為紹興印染行業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此外,一批清潔生產技術的突破,從源頭上也減少了污染物的產生。作為纖維領導者的聚酯纖維,一直因使用含銻催化劑而備受詬病,如今浙江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研發,成功推出了新型鈦系生態催化劑,使得下游製造和貼身穿著過程中不會有重金屬釋出,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替代聚乙烯醇(PVA)的新型改性澱粉漿料及半糊化節能環保上漿技術的開發及推廣應用,也從源頭上減少了印染退漿產生的污染。

綠色發展渴求愈加強烈

在國家定調將綠色發展作為推動「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之際,全面推動綠色製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提升製造業國際競爭力成為工業界的共識。一直致力於擺脫固有印象的紡織工業,對於綠色發展的渴求更加強烈。

紡織工業要實現綠色轉型升級,纖維製造的綠色化進程是關鍵環節。從2015年開始,化纖行業開展了「綠色纖維標誌」認證工作,如今已經有21家生物基化學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和原液著色化學纖維生產企業中的佼佼者獲得了「綠色纖維標誌」認證。獲得「綠色纖維標誌」認證的企業均高度重視綠色纖維的相關工作,將其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團隊建設、生產和技術上配備了較強的力量,致力於實現纖維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可持續,為行業的綠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也基於自身發展的要求,積極投身綠色發展並強強聯手共建交流平台。唐山三友、賽得利聯合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等共同發起成立了「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希望建立一個行業間相互監督、互相促進的綠色發展公共交流平台,以最大程度減小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及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由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等30餘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自成立以來,將終端產品的標準制定、印染環節的技術攻關等進行了有機融合,助推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

在工信部公布的三批綠色製造示範企業名單中,紡織服裝行業共有41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42種產品獲評綠色設計產品、3家企業獲評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其中康賽妮集團被認定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其羊絨粗紡針織紗線等10項羊絨針織製品被認定為 「綠色設計產品」。同時獲得如此殊榮,這在所有上榜企業中也不多見。康賽妮集團近年來一直秉承生態設計與綠色製造理念,利用生產環節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過程式控制制與覆蓋,達到原輔料利用率的提高和廢料全回收利用的綠色設計控制要求與目標,將綠色設計、節能減排和防污降耗理念貫穿於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過程,為羊絨羊毛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循環生態建設創建智能型生態設計方案。

循環利用是紡織工業實現綠色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支撐。自「十二五」以來,由於國家層面對化纖再生利用支撐力度的大幅提升,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再生行業的創新研發積極性有了明顯提升,並切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了技術攻關,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產業化再生技術,經濟社會效應明顯。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採用世界首創的化學循環再生技術,將回收來的舊衣服通過化學處理還原成分子級別,完全去除顏色和細微雜質,重新生成與原生纖維相同的高質量的新的滌綸纖維,用於新的服裝和紡織品製造。該技術使得流程縮短了1/5,實際產能提高了53%,產品成本大幅下降了70%,僅高出原生產品成本之20%左右。

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可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瓶20萬噸,可節約石油120萬噸,節能摺合標準煤170萬噸,其建設的低碳產業園被列入國家資源再生利用重大示範工程,被認定為全國生態(綠色)設計試點企業和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企業。

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前列

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形成「五位一體」的格局。生態文明,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而無數次成為改革先鋒的紡織行業又一次走在前列,被選定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三個試點行業之一。

從2015年開始,紡織業就開始了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並探索性地提出了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開展了「中國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先後挖掘出魯泰、嘉麟傑、萬事利等6家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和優秀實踐,為行業樹立標杆。

魯泰紡織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關注「碳足跡」,緊跟行業低碳技術發展,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能源,實現生產經營中的全程節能把控。例如,魯泰從每個被行業習以為常的細節入手,打破了傳統全浸滿式的染色方法,在行業內率先成功開發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半缸染色」技術,獲得了全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成果一等獎。魯泰還始終全程追尋「水足跡」,研發減排新技術、採取減排新措施,有效實現了液氨回用率98% 以上;為了緊抓污染源頭,魯泰始終堅持使用安全、健康的助劑、染化料,並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嚴格對化學品的管理控制。

在湖北嘉麟傑偌大的花園式廠區和生產車間,僅有2名清潔工人,而這都源於企業從成立起就樹立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為轉移企業和新建企業樹立了典範。

萬事利集團則通過對供應鏈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重視產品設計及產品研發,保留核心的數碼印花技術等「控源頭、抓兩邊、提中間」的措施來推進生態文明,並連續多年榮膺浙江省綠色低碳經濟標兵企業稱號。

責任發展是必然選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曾經指出,我們選擇了善,環境就會善待我們;我們選擇了愛,消費者就會愛戴我們;我們選擇了責任,社會就會對我們負責任。責任未來是行業的必然選擇,這其中包括對綠水青山肩負重要責任,對紡織工業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肩負重要責任。

我國紡織行業早在2005年便開展了社會責任建設工作,並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常設性的社會責任推廣機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推廣辦公室。這十幾年間,紡織服裝行業在管理體系、戰略方向、信息披露等數十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紡織行業積極響應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率先制定了本行業的「社會責任發展目標2025」,包括體面勞動、社會對話、性別平等、青年發展、綠色製造、環境友好、可持續創新、負責任供應鏈、負責任投資、負責任消費、尊重產權和誠信競爭。

眾多企業也積極用行動來踐行社會責任,除了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接受社會監督外,還互相聯合共推行業綠色發展。今年4月,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紡織化學品企業、紡織企業聯合發起中國紡織供應鏈化學品環境管理創新2020產業自治行動,旨在推動中國紡織產業鏈企業積极參与全球可持續供應鏈建設,展示中國製造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主動責任。

承擔社會責任還體現在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紡織服裝企業早已認識到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為此,在發展過程中非常注重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一貫重視勞動關係創建工作,形成了以黨委、工會、共青團組織齊抓共管的工作運行體制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網路,使得創建工作取得了斐然成效。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尊重職工精神文化權益,開展「常山好夫妻」、「常山最佳員工」等表彰活動,予以免費出國旅遊等不同獎勵,在企業文化的不斷建設中接連湧現出全國勞模2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省部級勞模14名等。

改革開放40年來,紡織行業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這既是一種歷史擔當,更是一份產業自信。如今,綠色發展理念在紡織行業已經深入人心。未來,紡織行業將更加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聚焦高質量發展,引領針織行業創新升級
回顧與展望,中國紡織勘察設計協會第七屆第二次理事會議探討協會服務之道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