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肚裡能撐船」指的是哪朝哪代的宰相,此人又有哪些豐功偉績
「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是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可是如果問到這句名言里的宰相指的是哪朝哪代的人物時,大多數人會啞然而止。那麼這位宰相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別急,小編再說一句大家所熟悉的名言「小事犯糊塗,大事不糊塗」大家應該猜到是誰了,不賣關子了,此人就是宋朝初年,宋太宗時期的名相——呂端。有人會問這個呂端有什麼值得讚揚的豐功偉績呢,使「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名言流傳至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名言的由來,以及這位宰相呂端為官時的一些豐功偉績。
呂端(公元935年—1000年),字易直,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北宋初年宰相、詩人,宋太宗時累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拜相,出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門下侍郎、兵部尚書。為政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太宗稱其「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呂端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追贈司空,謚號「正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宋代宰相呂端
雖然根據《宋史》記載,呂端年輕為官時就一直秉直奉公,是一位為國為民辦實事兒的廉吏,在他六十多歲時,才被宋太宗招到身邊任宰相。因為呂端這個人為官時,官場上的一些事兒他不感興趣,只一心為國為民效力,造福地方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得罪了朝中一些重臣,一直沒有提拔他。直到呂端六十多歲時,宋太宗才力排眾議,提拔呂端為宰相,後來呂端在宰相的位置上辦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績,宋太宗才後悔這麼晚提拔呂端,這才有了「小事犯糊塗,大事不糊塗」這句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
宋太宗趙匡義
那麼呂端做了哪些不糊塗的大事呢?聽小編給大家一一道來。北宋初年與西夏摩擦不斷,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戰爭,有一次西夏王李繼遷的母親被宋朝軍隊俘虜,宋太宗知道後,準備對李繼遷的母親開刀問斬,以此昭告天下,這就是與大宋為敵的下場。呂端知道後,連忙勸阻宋太祖「「陛下今日殺之,明日繼遷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結怨仇,愈堅其叛心爾。」太宗聽了呂端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徵求了他的意見並把西夏王李繼遷的母親贍養起來。後來,西夏因為大宋的仁義之舉,歸順了宋朝。兩國之間恢復了和平,國家興旺,百姓們安居樂業再也沒有戰爭。
西夏王李繼遷
呂端就是因為大事上不糊塗,秉直慈悲為懷的為官精神阻止了戰爭的發生,兩國化干戈為玉帛。還有一次呂端用他的機智阻止了一場宋朝內部爭端,穩固了大宋江山。宋太宗在世的時候,就安排了後事,立趙恆為太子,以備將來由他繼位執掌大宋天下。太宗病情嚴重的時候,他身邊的內侍王繼恩怕太子繼位後對他不利,就聯絡另外幾個大臣預謀另立太子,讓對他們有利的人繼承皇位,皇后在他們的勸說下亂了分寸,不知如何是好。
宋太宗內侍王繼恩
太宗駕崩後,皇后命王繼恩召呂端進宮商討太子即位之事,呂端覺察到可能會發生意外變故,就叫手下把王繼恩鎖在他的府中嚴加看管,堅決不準出去,然後自己急奔朝廷。呂端見到皇后,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說:「先帝立太子就是為了今天,現在先帝棄天下而走了,我們怎麼能做違背先帝之命的事情呢?對於這麼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不能有什麼異議!」皇后聽了呂端的話,終於拿定主意讓太子登基即了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宋真宗。正是由於呂端的清醒判斷和當機立斷,太宗身後可能爆發的一場宮廷動亂才順利地得以消弭,從而保證了大宋王朝這艘艨艟巨艦沿著正確方向繼續前進。
宋真宗趙恆
以上就是這位宋朝初期宰相呂端的一些豐功偉績,那麼「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名言的由來又是出自什麼故事呢?原來,呂端在任宰相期間,奉公執法得罪了朝中一些權貴,他們就陷害呂端,最終呂端被革去官職告老還鄉。呂端回到家鄉時,正碰巧趕上他弟弟舉行婚禮,家鄉當地的官員權貴們聽說當朝宰相回來參加弟弟的婚禮,都爭先恐後的提著貴重的禮物拜見呂端。呂端見此情形哭笑不得,他為官清廉不喜歡這套做派,於是乾脆跟這些官員權貴們說他已被革職告老還鄉。
這些狗仗人勢的傢伙們一聽,忙拿起地上貴重的禮物頭也不回的走了。正在大家往回走的時候,皇上派御史來下旨了,那御史騎馬直到呂端家門口,下馬便大聲喊道:「呂端接旨!」呂端急率全家老小跪在地上,洗耳恭聽,只聽那御史宣旨道:「呂端回朝復任宰相,欽此!」方才散去的那些官員商人見呂端又官復原職了,只好拉下臉皮,大著膽子回來重新送禮賀喜。他們一個個面紅耳赤,支吾其詞,醜態百出。呂端的書童看到這些人的嘴臉就大媽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
宰相呂端劇照
呂端看到這些官員權貴們戲弄百出,也懶得搭理他們。就勸阻書童不要再指責他們了,「既然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我們就不必懲罰他了。」呂端的話讓這些權貴們更加內疚,無地自容,忙說:「相爺,你可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哪!」從此,「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就傳開了,一直傳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而且還會繼續傳下去。同時宰相呂端的為官清廉正直,為國為民辦事兒的精神也值得大家永遠去歌頌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