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為加速城市進化:從「物理之城」到「生命體之城」

華為加速城市進化:從「物理之城」到「生命體之城」

未來的智慧城市,或許沒有千篇一律的圖紙,卻離不開一個基本命題,那就是科技。最早的城市,來自於物理世界的一磚一瓦;而未來的城市,將是一個生命體,它的道路就像人的血管,車流像在輸送養料,它每天新陳代謝。久負盛名的理論物理學家Geoffrey West曾在《規模:複雜世界的簡單法則》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推論,城市的代謝是在加速的,而城市的維護成本則並不與城市的規模成超線性關係(通常情況下,維護成本與城市規模成線性關係),一旦城市的流入能量超過了維護成本,城市將會以更快的速度不停生長。城市之所以沒有崩潰,是因為城市中存在著科技創新,每一次科技創新都在創造著新的生產力,重塑著城市的運轉規則——使城市趨向更高效的運轉(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人工智慧無一不是如此),這種科技創新也會重塑城市的生長方程,使得城市的生長過程被重啟。

引用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最新研究報告《智慧城市:數字技術打造宜居家園》細化上述觀點,報告分析了近60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指南,涵蓋諸多智能應用(包括智能警務預警、網約車、遠程醫療、數據驅動型公共健康干預等),評估每個應用如何幫助城市解決包括犯罪、擁堵、污染等在內的當務之急,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報告指出,這些智能應用將有效提升城市生活質量指標10–30%。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兼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Jonathan Woeztel)更是強調,「將智能技術融入基礎設施,終端用戶和服務提供商都能更好地進行決策,減少效率低下問題,最終惠及城市居民。」因此,全球政府、城市規劃師、企業及企業家,都在摸索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

而已經參與40多個國家、160多個智慧城市建設的華為,可謂智慧城市領域名副其實的「基礎架構師」。第20屆高交會期間,華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新理念——「城市智能體」。後續,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總裁張延德等接受了科技行者採訪,詳細解析了城市智能體以及華為對於智慧城市的思考。

敲開城市智慧大門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ICT應用到城市建設的過程。」張延德介紹,智慧城市1.0階段,以早期的電子政務雛形為標誌,居民和組織可在網上查詢及辦理相關業務。進入智慧城市2.0階段,移動互聯網和政務應用得到普及,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地通過手機App處理各種相關事務和社會活動;同時,政府與民眾通過手機有了更多的互動。而在智慧城市3.0時代,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礎,通過物聯網的部署真正實現了數字技術與城市治理各方面相結合,最終通過城市的海量數據挖掘提升智慧城市的治理能力,實現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

可以看出,智慧城市1.0和2.0階段,只是將物理世界的業務流程平移到數字世界,部分解決了流程效率的問題,本質是實現了業務處理的「無紙化」。而到了3.0階段,通過數字技術鏡像了物理世界,創造了「數字孿生」的新世界。在1.0階段的管理數據是江河,2.0階段的互聯網數據是海洋,到了3.0階段的物聯網數據則是日月星辰,這是數量級上的差別。

考慮到整個市場的變化,華為智慧城市業務也有相應的調整。

2016年,華為把智慧城市業務作為重點戰略業務之一,提出「一雲二網三平台」,在滿足城市治理、惠民的基礎上,搭建解決智慧城市的技術架構和網路架構。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更多的ICT廠商也是應用這個架構。

2017年高交會期間,華為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華為思考的是,城市是有生命的,而賦予城市生命的核心,是新的ICT技術。在此過程中,城市不但需要中樞神經系統的大腦,全面海量的感知系統(物聯網+視頻),無所不在的傳導系統(有線+無線網路),還需要周邊神經系統,才能實現由上到下「脫胎換骨」的智能。

今年,華為開始關注城市本身,以及實現城市業務的方式,於是就有了「城市智能體」這一新理念。談到「城市智能體」的初衷,張延德表示,「城市像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是在不斷演進和發展的」,「智慧城市不僅能給生活帶來便利,還能夠讓城市進行數字化轉型,促進智慧經濟的發展」。

圍繞人的「城市智能體」:滲透吃、穿、住、行、生活、呼吸

所謂「城市智能體」,引用華為的官方解讀:

「城市智能體」的內涵是圍繞城市主體(市民、企業、管理者)的業務需求與城市場景,通過雲計算、大數據、AI等信息化技術賦能城市場景,構建一體化統籌規劃、跨域協同的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體。「是未來城市的新形態,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是指城市要素,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人」的業務需求以及政務、公共安全、環保等城市業務場景。

「智能」是指技術手段,即圍繞城市活動主體業務場景需求,通過信息化技術對物理城市進行精準映射,建設統一的數字底座,包括信息化基礎設施和使能平台,實現城市萬物互聯和數據融合,在此基礎上將AI與城市場景進行深度融合,驅動城市管理和服務智能化升級。

「體」是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一體化融合,即統籌城市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規劃,並實現城市內部跨域協同和跨城市的城市群協同。

眾所周知,智慧城市建設,說白了,終極目標是「惠民」,提升居民幸福感,華為深知此理。按照洪方明的話來說,華為「城市智能體」整體圍繞人,從一開始的簡化辦事流程,擴展到現在吃、穿、住、行、生活、呼吸的空氣等方方面面。

那麼,如何建設城市智能體?華為雲是載體,人工智慧(AI)是引擎。

華為加速城市進化:從「物理之城」到「生命體之城」

如圖所示,華為首先打造數字平台,作為城市智能體的基石。利用華為在IOT的技術能力打造物聯感知層。基於華為雲構建基礎設施層和行業使能層。華為充分發揮在晶元,雲數據中心,網路和雲平台軟體等方面的能力構築基礎設施層。在行業使能層,華為雲聚集華為自身和夥伴在視頻,大數據,物聯網,通訊和GIS等方面的能力,構建應用使能,數據使能和全棧全場景AI平台,為行業應用和AI的融合做好支撐。最終,助力城市實現 「萬物互聯」、「端雲協同」與「數據融合」。

其次實現行業應用和AI的融合。AI成為智慧城市技術演進的新引擎,華為雲AI與城市場景融合,聯合夥伴在城市數據底座上構建面向不同業務場景的城市智能體,包括:交通智能體、政務服務智能體、公共安全智能體、城市生命線智能體、工業製造智能體等。

華為「智能城市體」的成績有目共睹。比如,華為與生態夥伴、某市大數據中心一起,打造政務服務智能體,主張「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實現政務服務7*24全天候智能響應;「刷臉」即識別身份,90%的身份識別工作由AI完成;建立超過100類維度的個人、法人數據「畫像」,80%高頻服務事項隨身辦。

再比如,華為與龍崗區政府一起,打造公共安全智能體,依託覆蓋全區的7000多個AI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實現自動識別,軌跡追蹤,主動預警。據統計,龍崗區2017年全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27%;其中八類暴力案件同比下降28.53%,創建區以來新低。其中,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入室盜竊和詐騙案件破案數同比分別提升了8.54%和26.33%。

龍崗是深圳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的排頭兵,致力於率先建成國內領先的數字城區,現已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在龍崗智慧城市項目推進後,建設了覆蓋區、街道、社區的「一窗式」系統,1000多個政務服務事項中,有100多個常見事項可在網上全程辦理。

相關案例比比皆是。洪方明稱,目前華為「智能城市體」覆蓋了包括城市、製造、物流、互聯網等8個行業的超過200個項目。

城市建設者的「夥伴」

任何一個產業的長期繁榮,依仗的都是一個良性生態圈的力量,智慧城市建設也一樣。

「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問題,更多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靠任何一家單獨完成,中間可能有投融資方、集成商、運營商、應用開發商,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張延德說,該過程中,城市建設者可能需要選擇一個合作夥伴,因為「任何一個廠家都無法獨立完成」,而華為希望做好數字化的同時,也做好這個夥伴。

一邊,華為學習合作夥伴的能力,反之華為也會開放一些能力。比如,華為雲在大連有一個軟體開發雲的案例,它起到兩個效果:其一,大中型軟體企業可以通過這個軟體開發雲,共享華為的軟體開發平台和軟體開發程序,提升整個軟體開發的效率;其二,對於政府而言,通過軟體開發雲提高營商環境,讓更多中小企業願意到這個城市來落地。

實際上,「平台+生態」戰略一直是華為企業業務的核心戰略。其中在智慧城市領域,智慧城市生態圈中已有30家核心合作夥伴,比如投資側有國家開發銀行、中信證券;運營側包括神州數碼、軟通智慧等;業務應用側基於政務、教育、醫療、環保、旅遊等等。

分析華為的差異化優勢,張延德談到兩方面:「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以及「最領先、最完整」的ICT產品線。華為目前有18萬員工,8萬多人在從事研發工作,過去10年研發投入了3940億元,2017年的研發投入為897億人民幣;全球有15個研究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13個OpenLab開放實驗室;華為在Hadoop社區貢獻度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雲領域,華為雲的服務已經增加到140多種,包括60多種通用解決方案和80多種行業場景解決方案;物聯網領域,華為能夠提供從底層晶元到操作系統的全套解決方案;AI方面,兩款人工智慧晶元昇騰310和910號稱「全場景、全棧式」;5G技術方面,華為主導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通信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行者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工業互聯網平台「思考」:一場從0到1的蛻變
意外的研究:EOS不是區塊鏈,而是一種經過美化的雲計算

TAG:科技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