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手游寒冬:中小廠商相繼黯然退場

手游寒冬:中小廠商相繼黯然退場

來源 | 熊出墨請注意

記者 | 彬彬

「不誇張地說,半截身子已經入土了。」

吳瓊看著空蕩蕩的工位,又嘆了一口氣。三年前進入手遊行業誓要闖出一片天地的他,直言「今年公司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北京的初雪還沒有下,但對於許多行業來說,寒冬已深。尤其是近幾年較火的一些風口,比如共享單車,頭部企業ofo陷入押金難退,屢被賣身的旋渦,摩拜胡瑋煒和李斌已清算離場,為共享單車時代敲上一個分頁符。

吳瓊選擇手游創業,除了愛好之外,也是因為當時看到了風口與紅利。公司順風順水發展起來,但是2018年伊始,行業漫長的寒冬期來臨,吳瓊公司的業務也隨之遭受重創。至今,「公司員工已經走得只剩下三分之一。」

一番交流下來,熊出墨請注意了解到,吳瓊的公司並非個例,手遊行業有數以千計與之相似的中小廠商,處境都十分堪憂。「遊戲人只想好好活下去」已經不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玩笑話,中小手游廠商正經歷著至暗時刻。

有勁使不出,被版號卡了脖子

「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拿不到版號」,吳瓊雙手一攤,「像我們公司,之前也沒有過多的儲備,版號暫停審批政策出來之後就傻了眼。」

今年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機構進行改革,遊戲審批工作進度將受到一定影響。在吳瓊口中,這一天就是「冬至日」。8月15日,彭博報道中國網路遊戲版號審批已被凍結。

而8月30日,一場大雪來襲,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到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長,「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為此,國家新聞出版署實施網路遊戲總量調控。

手游寒冬:中小廠商相繼黯然退場

入冬8個月已久,這期間沒有一家廠商拿到版號,包括騰訊和網易。數據對比也十分明顯,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8年手機遊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經審批通過的國產網路遊戲共計17423項,其中移動遊戲有8039項。而今年1月1日至3月底,過審的移動遊戲僅1872項,只有去年的23.3%。

另外,伽馬數據近日發布了10月移動遊戲簡報,指出當月中國iOS日暢銷榜TOP200遊戲中,新游佔比出現大幅下滑,達到今年除2月外的最低點。新游收入表現也不盡人意,10月移動遊戲收入榜TOP20中,僅有《紅警OL》一款新游上榜。

數量和質量皆是慘淡收場,伽馬數據還給出預測,第四季度作為傳統淡季,諸多因素之下回暖的可能性較低。

「外界都在說,版號之外手遊行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確實,之前公司也打過山寨的擦邊球,只想著做大流量,然後賣廣告、賣內購。但是現在情況是,團隊有精力去做新項目,卻被卡了脖子,沒有機會上線,也就無法變現。騰訊的《絕地求生》都掙不到錢,我們這些蝦兵蟹將能有什麼辦法。」

這一背景下,某些自有妙計的山人,開始動起歪腦筋。吳瓊透露,自從版號審批凍結之後,市場上版號買賣的活動屢禁不止,價格也相較之前翻了多倍。本來10萬元走有一個的版號,近期已經被炒到近百萬。

有法律專業人士表示,遊戲版號的申請需要提交諸多材料,包括名稱、遊戲類型和一系列的截圖,不法分子售賣的版號絕不會是完全配套,被查處的風險極高。相關的出版條例已有規定版號被禁止買賣,一經發現,涉案遊戲便會按照「非法出版物」查處。

青黃不接,回暖遙遙無期

鮮有高質量的新遊戲上架,造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青黃不接。鑒於手游的生命周期較短,寒冬之中,若沒能成功續命,後果可想而知。

有例為證。作為國內最大的網路遊戲社區,騰訊遊戲一直以來都是推動騰訊增長的重要力量。而今年,行業形勢之變使得騰訊遊戲所扮演的角色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騰訊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當季網路遊戲業務同比下降4%至258.13億元,遊戲在總收入佔比32.03%,下降態勢較為明顯,已經達到2015年以來的最低值。有分析稱,這主要是由於2015年11月上線的《王者榮耀》三年「服役周期」已滿,從去年第三季度表現就已現疲軟,而至今沒有後來者接過接力棒。

這也直接影響到了騰訊整體營收的增速,根據財報信息,今年前三季度騰訊營收增速分別為,48%、30%和23.6%。因此,熊出墨請注意在《從Q3財報來看騰訊如何「過冬」》一文中才說到,騰訊開始尋找遊戲之外其他的增長點。

行業另一領跑者網易,看似是好過一些,近日上線的《明日之後》,業界將其稱為2018年最後一款拿到版號的遊戲,幫助網易躲開了青黃不接的大坑。但是從業績來看,其實也是不容樂觀。

同《王者榮耀》一樣,網易主打產品《陰陽師》增長也已乏力。雖然遊戲業務依然是網易應收的支柱,但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手游占遊戲營收的比重較上個季度下滑6.7個百分點,佔總營收的比重由上個季度的46%下降至42%。

從財報還可以看到,網易遊戲的光芒已經被電商業務給掩蓋。第三季度其電商業務凈收入44.59億,同比增長67%。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遊戲行業整體下行的情況下,網易的電商業務臨時作為補足,但是體量上對比仍與遊戲業務有較大差距。

「巨頭業務開展都那麼不順心,中小廠商自然更加難熬」,吳瓊引用盛大副總裁譚雁峰的一句話,「2018年中小遊戲公司依然處於三荒狀態:產品荒、流量荒、用戶荒。」

產品荒不難理解,流量荒和用戶荒也是行業大勢。據極光大數據統計,過去一年中,手遊行業整體滲透率和用戶規模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波動。從2月份春節57.8%的高點開始,行業滲透率一路下降,10月份時已到47.9%。用戶規模則是從6.13億下降至5.27億。

並且,時至今日手遊行業也尚未出現一絲回暖的信號。吳瓊不禁感慨,「最初版號暫停審批,大家都以為最多兩個月就能恢復。可現在來看,誰也不知道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有人出海,有人等死

「現在自救的路就有兩條,一是延長已上線遊戲的生命周期,二是去海外市場撞撞運氣」。顯然,這兩條路都不好走。

特別對於中小廠商來說,走第一條路,意味著要吃老本,走第二條路,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財力,這都將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而手遊行業的二八法則又決定著,位於長尾的80%的中小廠商只能爭搶那20%的行業利潤,所以寒冬之中保證生存就變得愈加困難。

像騰訊、網易,有資金實力也有品牌影響力,對出海的態度就非常積極,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饋。伽馬數據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月流水超過2000萬的出海遊戲產品達到了38款,包括騰訊遊戲出品的《PUGB MOBILE》、網易遊戲出品的《第五人格》、盛大遊戲出品的《龍之谷M》等。

「我也知道樹挪死,人挪活」,吳瓊也想過出海,但是考慮到公司的現實情況,只好無奈放棄。

「整個行業在2018年都是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方面是買量成本增加,「之前做出一款遊戲,通過買量很容易就能夠達到變現目的」,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消耗殆盡,買量效果有所下降,成本卻水漲船高。據伽馬數據統計,今年9月份廣告投放數TOP20遊戲廣告投放總數為15198條,10月份這一數據已經下降至11338條。而另一方面,如果把錢投出去,短時間內沒有新遊戲造血,公司就會踏入資金鏈斷裂的深淵。

日前有媒體報道,受寒冬影響,號稱「千游之城」的遊戲創業聖地成都,遊戲公司的數量已經從1000多銳減至400家不到。吳瓊身邊也已有不少朋友因難以為繼而黯然退場,他自己的公司,員工也從原來的30多人,縮減至現在的10人左右。「有過一次忍痛裁員,還有部分員工是主動辭職。」

在吳瓊看來,與其說中小遊戲廠商是在等待寒冬過去,不如直白點講,就是在等死。

編輯|南柯

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鉛筆道原創,不對文中觀點和真實性負責,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拼多多 重新定義拼多多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