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宗昌和段祺瑞勾搭,北洋軍閥的末路掙扎

張宗昌和段祺瑞勾搭,北洋軍閥的末路掙扎

原標題:張宗昌和段祺瑞勾搭,北洋軍閥的末路掙扎


民國十七年,皇姑屯的爆炸聲中,北洋軍閥最後的扛纛人、「東北王」張作霖永遠告別了江湖與廟堂。在這位奉系軍閥的掌門人,也算是老北洋最後的穹天木,折斷半年之後,日本鐵道大臣小川平吉收到兩封張宗昌的函件。信中介紹的吳光新,是段祺瑞的妻弟,安徽合肥人,皖系軍閥的骨幹之一,庄憬坷則是張宗昌曾經混跡的直隸地盤雜牌軍閥。小川平吉曾在日記中記述:「吳光新伴庄憬坷來,談興復事,慷慨熱烈,要求援助。」在函件末稱「張宗昌稽首上言。」足以說明這位大老粗,確實為某些事動了心,否則也不會覥著臉向日軍求援。


對於張宗昌這位混世魔王來說,與南軍的陳其美,直系軍閥馮國璋、曹錕等人都打過交道,確切地說是發跡之前在這些人手下混飯吃。直到投靠奉系軍閥張作霖,憑藉戰功得以督魯,其後又染指直隸,才成為威風一時,盤踞直、魯兩地的實力派。民國十六年,張作霖扯旗,日薄西山的北洋軍閥再次與南方開打,首當其衝的張宗昌於次年徹底戰敗,喪師失地,余部退守河北灤州。張作霖死後,奉系軍閥新任掌門人與南方議和,下令奉系軍閥退回關外。同年八月,南軍對冀北直魯聯軍余部發起進攻,奉系軍閥坐觀成敗,且下令張宗昌繳械。



是年九月二十一日,張宗昌喬裝打扮,逃往大連,也就是在函件中所言「灤州退守,本擬待時,不料奉方惑於妖言,棄友親敵,致宗昌勢孤援絕,不得不以犧牲為保存之計。」在張宗昌給小川平吉的函中又稱「追浮海東來,一身孤寄,宗昌東來不久,嚴父見背,身遭大故,不克趣前聆教。」據此可知,張宗昌在灤州兵敗,曾託庇於日軍,即因父親病故,方回大連。函中所稱「唯餉醑軍事,仍須從事補充,水陸交通,殊望給予便利」,也是張宗昌亦欲通過小川平吉,藉助日軍力量的末路掙扎,還不忘畫出大餅以充饑,即「除直魯保存之部隊民團隨時可用外,其他如段舊屬之西南、東北各舊將領,均有堅固之聯絡,及時響應,應左券可操」


但是,早在張作霖意欲撤回關外之際,段祺瑞就有取代張,在北平重組北洋廟堂的意圖。同年底,又在天津組織「北洋統帥府」,企圖再回北洋中樞,與南方再戰。他計劃利用張宗昌在膠東的余部,首先佔領山東,進而大舉反攻,便派吳光新赴大連和張宗昌聯繫。民國十八年二月初,張宗昌、吳光新等人再次在大連會面,準備進攻膠東。二月十九日,張宗昌、吳光新等乘日輪到達山東龍口,旋即糾集舊部等兩萬六千餘人,在膠東起兵,一個月後攻佔煙台,不過南軍隨即迎戰,雙方戰至四月底,張宗昌接連敗退至蓬萊、龍口等地,不久再次乘坐日輪逃跑。張宗昌和段棋瑞勾搭,也算是北洋軍閥末路掙扎,但是東山再起的計劃,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泡影。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菜根譚》、《小川平吉末刊文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隻碗里藏著江南的秘密
張作霖的兩件龍袍:一件為御賜之物,另一件藏在祠堂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