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漲知識!原來「禁臠」一詞的本意是指豬這個部位的肉

漲知識!原來「禁臠」一詞的本意是指豬這個部位的肉

原標題:漲知識!原來「禁臠」一詞的本意是指豬這個部位的肉


關注


豬肉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肉食,根據位置和肉質的不同,它被分為裡脊肉、臀尖肉、坐臀肉、五花肉、夾心肉、蹄髈肉、豬頸肉、豬頭肉等多個不同的種類。


在烹調的時候,不同部位的豬肉有著不同的吃法,臀尖肉適合炒著吃,五花肉適合燉著吃,豬頭肉適合鹵著吃……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市場上自由購買所需的豬肉種類,烹飪出合口的豬肉菜肴。


然而,生活在東晉的人們卻沒有這種自由,因為在當時,豬身上有一個部位的肉非一般人可以享用,而是屬於最高統治者——皇帝。


它就是豬頸肉。

豬頸肉位於豬頸的兩側,脂肪分布如雪花般均勻,肉質鮮嫩爽滑而不油膩。一頭幾百斤的豬只能提供大約半斤左右的豬頸肉,因為稀少,所以豬頸肉顯得十分珍貴,又被稱為「黃金六兩」。



圖片來源:紅狐童書《讓你意想不到的中國飲食》


「初,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每得一豚,以為珍饍,項上一臠尤美,輒以薦帝,羣下未嘗敢食,於時呼為『禁臠』。」


——《晉書·謝混傳》

東晉建立初期,經濟窘迫,物質貧乏,不僅是一般老百姓,就算是對達官貴人來說,豬肉也是一種難得的美食,尤其是豬頸上的肉,更被視為極品的珍饈。


對於這種上上品,臣子們不敢私自享用,而是每宰殺一頭豬,都會把這種「最美味和珍貴」的肉割下來,獻給晉元帝。因為是「皇帝特供肉」,所以當時的人們把豬頸肉稱為「禁臠」(「臠」意指小塊的肉)。


後來,「禁臠」也被用來代指皇帝所愛重的人。


東晉的孝武帝十分喜愛謝安的孫子謝混,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然而還沒來得及達成這個心愿,他便遇弒身亡了。孝武帝死後,吳郡太守袁山松想把謝混招為女婿,被王珣勸阻道:「卿莫近禁臠」(你可別打皇帝「心水之人」的主意)。後來,三年的守喪期過後,孝武帝的女兒晉陵公主如父親所願,嫁給了謝混。


今天,豬頸肉已經從珍稀變得尋常,不再是皇帝專享的珍饈,而是普通百姓也能隨意享用的美味,禁臠的本意也慢慢變得鮮為人知,人們更多地用它來比喻那些珍美的、僅獨自享有,不容別人染指的事物。


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紅狐童書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授權


「手機淘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志亮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錢志亮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