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晚年透露:清朝滅亡不怨袁世凱,要怪就怪這三人,專家默認

溥儀晚年透露:清朝滅亡不怨袁世凱,要怪就怪這三人,專家默認

1908年慈禧和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三歲的溥儀繼承皇位,他的父親醇親王載灃擔任攝政王,但載灃是個畏手畏腳、缺乏主見的人,不到今年他就選擇了辭去攝政王,一心研究書畫和花鳥,隆裕太后(原為光緒的皇后)成了實際掌朝的人。不過,隆裕太后既沒有慈禧的手段、也沒有慈禧的運氣(此時的大清朝氣數已盡了),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之下,她頒布了標誌著清朝退出歷史舞台的退位詔書。

隆裕太后頒布詔書時,溥儀才滿六歲,還沒有出閣讀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溥儀越來越清楚自己的處境了:自己雖然保留了帝號,但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所謂的「皇權」僅限於紫禁城內;城牆之外,還有許多人想摘掉他的帝號和外國君主般的禮遇。長大成人之後,擺在溥儀眼前的路有三條,一是保持現狀,二是恢復帝制,三是以留洋海外的名義逃走,像正常人一樣,溥儀像得到「原本屬於自己的一切」,於是他想做一個真正的皇帝。

不過,在做皇帝的路上,溥儀三起三落,不但沒能恢復大清,還走入了死胡同,甚至丟掉了最基本的尊嚴。在許多人看來,溥儀的皇位是袁世凱奪走的,但是溥儀晚年透露自己真正痛恨的人並不是袁世凱,而是這三個人。

一是康有為。康有為去世後,他的弟子向已經遜位的溥儀請求賞賜謚號,而且擬定了忠仁直類的褒揚詞,但溥儀一口回絕了,清朝遺老不但沒有勸進,反倒紛紛稱讚溥儀雖然年輕,做事卻公允明理。其實,在大清遺老的眼裡,康有為欺世盜名,是亂臣,他主張變法卻毫無章法,結果導致光緒囚禁致死,讓清朝失去了最後的希望,「國家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這副輓聯雖不是溥儀賜的,但用它來說明溥儀的想法,相當恰當。

康有為

二是張勳。清朝滅亡後,張勳一直以清朝忠臣自居,他的部下全部保留了象徵著清朝的辮子,被稱為「辮子軍」。1917年6月,段祺瑞和黎元洪兩人在京城爭得不可開交,張勳趁著機會,領了幾千名辮子兵北上,名義上是調停,實際上是要恢復清朝。張勳進京後,掌控大局後,立馬安排溥儀復辟,重新登上皇位。不過,張勳之所以這麼熱衷於溥儀復辟,實際上謀得是個人利益,他被冊封為「忠勇親王」了。另外,在張勳復辟過程中,康有為也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

張勳

然而,因為張勳這場僅僅維持了12天的皇帝戲,導致溥儀承受了更大的質疑,許多人更加激進地認為要除掉溥儀的帝號,這就為後來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埋下了伏筆。

溥儀晚年

三是鄭孝胥。鄭孝胥雖然忠於溥儀,但他積極慫恿溥儀出關、主張溥儀和日本人合作,在他看來清朝亡於共和,共和亡於共產,共產則亡於共管,所以他一直希望中國被國際共管,這樣的話,他就有機會恢復大清了,但也是由於鄭孝胥認錯了形式,結果使得溥儀在悲劇路上越走越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