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5000多次饑荒,中國人沒有被滅絕,可能是靠這種強大的天賦!
它,是讓中國人最著迷的運動、它,讓中國大媽自動放棄廣場舞它、讓中華民族上天入海,甚至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天賦。
農田裡種菜已經是司空見慣了,現在城市諸多高樓大廈,就能阻擋中國人種菜嗎?重慶人一高興那是,在高樓上整了個開心農場。
樓頂種菜不難,給土地鋪上磚就能難住中國人嗎?Naive!磚!縫!種!菜!
即使沒地了,中國人也能變著法兒種。
為了種菜,大媽心甘情願地拋棄了廣場舞
走出國門,中國人依舊種菜,耶魯大學陪讀的大叔大媽們,利用學校的荒地種出一大塊菜園,感動了學校,學校還主動送上肥料鼓勵鼓勵。
種菜吸引的還不止大叔大媽們,還有深居簡出的阿宅,在《冰汽時代》這款在嚴寒中絕地求生的遊戲中「只有中國玩家把求生遊戲玩成了大生產運動」,阿宅們讓全世界玩家看到,什麼是中國人的艱苦奮鬥的種菜精神。
不僅如此,中國人還將,種菜業務開拓到南極深海甚至太空,宇宙已經阻擋不了中國人種菜了。
而且種菜不僅僅是民間活動,它也是一種官方活動,軍人們更是證明了,地球上就沒有中國人犁不出來的地!所以現在知道為什麼央視爸爸把,軍事和農業放在一個頻道了吧。
走哪種哪,其他國家恐怕不知道,中國人「總想在地里種點什麼!」的想法,是有多大的魔力!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種菜,種菜,又是怎樣在中國流行幾千年,還改變了中國歷史?
【不得不種菜】雖然這可不是簡單的一句「民以食為天」可以概括,但是起因也確實是因為中國人要吃!不過在人類的古老的文明中,獲取食物的來源就各有不同了。
在這三種方式中,狩獵沒有運氣加持,分分鐘就得餓肚子,游牧民族想要獲取更多資源,一般靠掠奪,溫飽也難以持續。而中國人,在廣闊的土地上紮根學會播種,就可以獲取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
而最重要的是陶器的發明,這意味著人類多餘的食物,可以不用像以前一樣丟棄,這更有利於植物果實和種子的儲存,中國人種菜更積極,人們吃飽了沒事幹,就更加挖空心思創造出其他東西,技術科技藝術才有更大的發展。
在司馬遷《史記》中還記載了這樣一位,種植高手錦鯉后稷(jì)。
后稷不僅懂得因地制宜,還知道選更好的品種種,甚至還知道要除草,給糧食蔬菜生長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種菜讓中國人知道了要應時、取宜、守則、勤奮、節儉,形成了自己一套哲學,種菜的手段提高了,中國文明就更加發展,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種植體系。
後來有了國家,各個國家大佬們為了得到人們的支持,就更加鼓勵種植了,中國人對種菜摘菜的熱情,從《詩經》中就可以看出來。
據清顧棟高《毛詩類釋》統計,《詩經》中出現的蔬菜就有38種,可以說,《詩經》大部分說的是,要麼一邊談戀愛,一邊摘菜種菜。
要麼一邊說戰事,一邊摘菜種菜
要麼就直接說種菜種田
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的各個朝代中,沒有一個皇帝不重視農業生產。
【最古老的行為藝術】如果說前面種菜種田是為了滿足人們吃喝以及統治的需要,那麼,後來給種菜添上一絲浪漫色彩的,甚至反抗精神的就是,各位文人仕子「老子不幹了」的歸隱文化,其中,不得不提的代表就是,陶淵明。
陶淵明一開始可能不太會種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是,種田好不好並沒有什麼關係,種田,它是一種行為藝術啊!
在當時污穢的統治和官場中,陶淵明這麼做,就是暗戳戳地罵各位官場大佬們傻X,這種帶著詩意又頗具朋克的反抗藝術,很快就流行起來,而種田也成為往後多少文藝青年們,夢想中的詩和遠方。
【餓出來的天賦】中國人對食物那麼饑渴,還很有可能是被餓出來的。
據統計,從周朝到民國幾千年,中國總計發生過5258次饑荒,同一時期,歐洲發生的饑荒次數為864次,飢餓的感覺已經根植在中國人的腦海中。
在1959—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中國還經歷了一次大饑荒,當時的人飢不擇食,甚至真·吃土,各位愛卿的爺爺奶奶,可能就經歷過這次饑荒,所以,他們才那麼熱愛種菜。
反轉這一局勢的,除了後來的撥亂反正外,就是靠中國民族的一雙手,種出自己的未來!
可以說中國人在多災多難的時候沒有被滅絕,可能是因為種菜這個強大的天賦,我們熱愛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所以才無論多麼艱苦,我們都想它長青!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自知乎@赫爾曼.貓《中國古代飲食》
朕說:年輕人的趣味閱讀。朕賜你一個大招,讓你有姿勢地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