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這樣嚇唬孩子了!傷害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 精選
本文授權轉載自「錢志亮工作室」微信公眾號(ID:qzlgzs)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曾經歷過孩子不聽話、不配合的時刻,當捨不得打罵又無可奈何時,常常會選擇「
嚇唬
」的方法來逼孩子乖乖就範。前幾天逛超市,遇見一個媽媽帶著四五歲的孩子,媽媽在前面邊走邊吼:「你不是要玩嗎!別跟著我,我今天就把你丟在這兒!」
孩子跟著後面邊哭邊追,好不容易追上,剛要去牽媽媽的手,卻被「啪」的一下甩開了。
看著母子倆漸行漸遠的背影,我莫名心疼這個孩子。
雖然
不用動手,不用磨嘴皮子,嚇唬嚇唬孩子,孩子就跟著走了。
但是,這種
不經意間的「嚇唬」,對孩子的傷害遠比你想像中的深。
不信,看看這些最常用的「嚇唬名言」是怎麼傷了孩子的。
殺傷力最強——用拋棄威脅孩子
例句:你再鬧,我就不要你了
在所有嚇唬孩子的話語中,「我不要你」這句話對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
用「拋棄」作暗示,用「媽媽的愛」作為威脅,
一次兩次可能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下來,留給孩子的是恐懼和壓力。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小時候每當我調皮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說我是福利院領養來的,不聽話就送回去。」
「
我因為這句話哭了很久。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每天戰戰兢兢,也不敢瞎鬧,生怕犯了錯被送回福利院。直到大學畢業了,我才知道,爸媽那句話是玩笑話。而我因為這句玩笑話,痛苦了十幾年。」這種隨時可能被拋棄的感覺,常常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影響。
《無條件養育》的作者艾爾菲·科恩稱這種做法叫「愛的撤回」,
這種暫時的情感拋棄,不是體罰,是比體罰更冰冷的懲罰。
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全部,不管孩子多調皮,都不應該用愛作威脅,相反,在孩子難帶的時候,無條件的愛更加重要。
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用鬼怪恐嚇
例句:再不睡,大灰狼過來把你叼走!
這是老一輩人哄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偶爾用一次無傷大雅,次數多了,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
在我小時候,爺爺奶奶總愛用這樣的話嚇唬我,每當不好好吃飯睡覺,奶奶就會說:「老妖婆專咬不聽話的小孩耳朵!」
於是,這個老妖婆成為我童年最大的心理陰影,每晚躺在床上總是會不自覺地想像它的樣子,越想越怕,關燈睡覺的時候,習慣蓋住頭,甚至夜裡睡覺還會做噩夢。
大人們的隨口一句恐嚇,可能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都會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不安的種子。
當孩子每天都覺得身邊是不安全的,這其實是很痛苦的體驗。
也許有一天大人的謊話會被戳穿,但孩子的恐懼卻不會消散。
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用警察嚇唬
例句:不聽話,讓警察把你帶走
前幾天看新聞,有個小女孩迷路了,被警察發現,結果孩子一見到警察,哭得撕心裂肺:「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後來才知道,孩子的父母常以「不聽話要被警察叔叔抓走」教育孩子,結果孩子看到警察就害怕。
很多父母都忽視了,拿警察嚇唬孩子,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被警察「抓走」,遇到危險要麼不敢尋求幫助,要麼躲著。
孩子怕老師、怕醫生亦是如此,
父母的嚇唬,強化了孩子的錯誤認知
。「再不聽話讓警察抓走!」
「再不寫作業就告訴老師!」
「再不好好吃飯,讓醫生給你打針!」
警察、老師、醫生這些很正常的職業,卻被很多父母「妖魔化」,成為了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不可否認,孩子不配合時,父母真的很頭疼。
但是,我們選擇方法的時候,也要盡量選擇正向的語言,對孩子說的話,要簡短、有重點,並且守住自己的原則,盡量少用嚇唬的方式。
如果你發現嚇唬孩子的話真的有用,那就說明孩子真的害怕了,
這種後果的弊遠遠大於利。
插畫 | 在在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責任編輯 | 賈文藝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台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鏈接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台,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鏈接到我們的郵箱:
zgjybwx@163.com
我們下周見!


※一份作業讓孩子們淚奔!「原來爸媽也在慢慢變老」 | 漫讀
※女老師8秒視頻火了!網友熱議:能跟學生走得近的老師是什麼樣?丨精選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