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服了!日本太太,就是「收納」的代名詞
「收納其實不是太難,
難的是如何整理。
當你騰出足夠的空間,
讓你的物品能夠呼吸,
再來談收納的美學。」
——池田惠美
池田惠美
在多和少之間自由轉換
人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不少對收納整理非常痴狂的日本太太,她們甚至可以讓家裡「空無一物」,而池田惠美的收納哲學似乎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訴求。
來自日本京都的池田惠美在2004年把家安在了上海。從她在這裡成家立業開始,如何打造適合自己居住、符合生活的動線邏輯的家裝設計,就是她一直以來的目標。
作為日本Housekeeping協會1級收納師、日本專門家檢定協會1級收納師、認證講師,來滬居住14年的池田惠美的家,給人的第一感覺竟然是:東西可真不少!
池田老師和她的中國先生,還有一條可愛的金毛犬一起生活,22條超實用的收納方法被我們偷師拿來。此處略舉一二。
客廳里,所有透明抽屜PP箱,
被貼上標籤,分類更清晰。
文件夾盡量統一大小、統一顏色。
文件夾的寬面底部,也貼上標籤。
標籤採用電腦列印,
可讓字體整齊劃一,
視覺效果更清爽。
電視櫃做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櫃」,
把零碎物件全部藏起來。
這樣的設計為「一時的窄,一世的寬」。
礦泉水喝完後,留下的塑料瓶,排列整齊,
成為各種調料的收納容器。
所有收納瓶罐,在蓋子上寫明用途。
如果想要視覺效果統一,
可以採用一種黑色的環保塗料,
將罐蓋先統一塗成黑色,
再用白色筆寫上用途。
洗手池下方的空間,
通過收納工具巧妙組合,
讓廚房雜物,居有定所。
亮點是右邊櫃門背面,
掛著的是狗狗喝完的酸奶杯,
用作收納抹布和一些小雜碎。
在衛生間里,因綠色點綴,變得生機勃勃。
上廁所,都變成幸福的事。
注意衛生紙的收納,就在左手邊,
可隨手方便抽取。
備用的衛生紙放在旁邊看不見的柜子里。
檯面上可以放置手機等小物。
檯面盡頭,擺放著幾盆綠植。
池田惠美有一張手繪卡。她說:日本人相信廁所里住著一個女神,是真的!這張手繪卡片,被放在一個紅酒瓶塞改成的卡片插座上。
洗手台的檯面上,盡量採用統一容器,
會讓空間顯得更清爽。
洗手台下方的抽屜里,
擺放著她的很多護膚美妝工具,
大部分被安放在狗狗的酸奶杯里。
擦手小方巾被整齊疊放起來,
放在一個籃子里,取用很方便。
衣帽間里,疊起來的衣服,
全部收納在透明抽屜收納箱。
貼上標籤,使用時一目了然。
即便同樣的生活,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訴求點不同,家居安排上也會有明顯的不同。從柜子到物品擺放、收納格局,甚至收納的容器都是由池田惠美親手完成的。
整個風格溫馨又不失美感,如果打開衣櫃、櫥櫃、儲物櫃、冰箱……其收納方式幾乎可以作為教學案例級的模板。池田惠美的收納哲學,並不太像印象中的日本太太那麼減到極致,但是無處不在的小心思能夠透露出她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居家整理的邏輯學
正如日本設計師們在設計產品時,通常會深刻挖掘用戶的使用動線。池田惠美認為,家居整理也需要一定的邏輯,根據生活的動線來歸納收納的方法。例如,就近原則,隨用隨取,相應的工具應該出現在高頻使用的場所里。
池田惠美認為,整理涉及某些東西究竟需要還是不需要。其實需要與否並沒有明確的界定,也有人說,幾年不穿的、不用的東西,肯定是不需要的。
但是,實際情況是,當年這件衣服買得很貴,或者它是好朋友送的禮物,具有特殊意義,於是找各種借口捨不得扔。因此,家裡的東西就越來越多,空間被擠占。
所以,她會使用怦然心動的方法——如果這件物品已經不能讓你心動了,可以考慮處理掉它,或者送給更需要的人: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提倡簡樸,東西不能浪費。但是現在看來,你的精力、你的時間和空間,也是不能浪費的。假如我用一個更形象的解釋,你把不要的衣服放在一個箱子里,或者用幾個箱子單獨盛放,它佔用的空間可能是一兩平方米,按照上海目前的房價計算,你覺得這樣不浪費嗎?而這些積壓的東西,會讓家居變得混亂,進而也會佔用你的情緒,增加你的內耗。
當對自己的物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後,關於買這件事,也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通常情況下,池田惠美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才會添置衣服,而衣服的樣式也多為通勤款或者不易過時的常規款式。
每次買進一件衣服,我會仔細思考,我真的缺一件這種類型的衣服嗎?如果買一件,勢必家裡現有的會扔掉一件,在總量上達到持平狀態。
池田惠美對自己的衣服用品了如指掌,一年四季的衣服、褲子、裙子、套裝,甚至包括內衣、睡衣、襪子,加起來總量不會超過200件。
池田惠美認為,論整理和收納的先後次序,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整理,先決定什麼東西需不需要,然後才是收納。很多人喜歡的是收納,卻未必是整理。
也許,理論和實操很難知行合一,畢竟那些具有很多情感記憶的東西,怎能在內心深處輕易割捨呢?人們對物的迷戀,往往是加之於物的意義或是回憶。池田惠美說:
有時也無需特別糾結,心痛可能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情緒,也許要經歷幾次反覆。而心痛也會帶來有效的結果,那就是下次購買東西時你就不會太隨便,會更加謹慎選擇。
在她看來,大件物品和小件物品,其實並沒有區別,唯一的原則依然是需要與否。要扔的東西,可以自己給它設定一個期限,經過一段心理的適應期,以感恩的心態和它們平和地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