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話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苦人家,他當過和尚,做過乞丐,參加義軍後從一名小卒做起,後逆襲成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馬上就立了長子朱標為太子。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可惜朱標福大命不大,很快就英年早逝。後來,朱元璋權衡利弊,將皇位傳給了他最寵愛的孫子朱允炆。

朱元璋傳位於孫不傳子的做法也引來大爭議。要知道,除了長子朱標,他還有十幾個兒子,其中選一個理想的繼承人,也並非難事。然而,朱元璋卻偏偏選擇了朱允炆。他之所以這麼做,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出於對長子朱標的彌補心理,二是出於對孫子朱文炆的溺愛。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但朱元璋的「意氣」用事,卻引來了一場浩大劫難。

沒資歷沒特殊才華的朱允炆繼承皇位,他的叔叔伯伯們不服氣。於是,這些諸侯王在「帶頭大哥」朱棣的鼓搗下,打出了「靖國難,清君側」的旗號,發動了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的結果令人驚嘆,佔據天時地利的朱允炆最終以慘敗而告終,朱棣則篡位成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第一個原因:兵在精而在不多。

論軍隊實力,建文帝可以用兵多將廣來形容,他徵調全國可用之兵可達100萬人之多。而燕王朱棣的燕軍不足30萬,再加上其它諸侯王的雜牌軍10餘萬人,滿打滿算不足50萬。軍力對比2比1,看似朱棣落後一大截,但是,朱棣的軍隊優勢是:精銳。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朱棣是諸王之王,寧王加入他的團隊後,明朝最強僱傭軍朵顏三衛被朱棣所用。其軍隊戰鬥力更是如虎添翼。而朱允炆的100萬大軍相對來說如同一盤散沙,戰鬥力並沒有如兵力的人數所展示的那樣「一邊倒」,相反燕軍的抗戰能力更強。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第二個原因:主帥不在一個級別。

燕王朱棣很早就隨朱元璋在馬背上打江山,不但自己懂得文韜武略,排兵布陣之道,而且手下也是長期跟隨自己征戰的嫡系部隊為班底的,作戰能力自然是極強的。

而朱允炆只是文弱書生一個,不懂用兵之道,沒有一點軍事素素養。朱棣反叛後,朱允炆竟然找不到挂帥的良將,原因是明朝的開國猛將名謀都被他爺爺朱元璋屠殺了,導致朱允炆無將可用。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好在朱元璋有先見之明,他臨死前給朱允炆留下了兩張牌:耿炳文和沐家軍。並且這樣叮囑他:一旦天下有變,可以派留耿炳文防守京城要地,然後調遣雲南的沐家軍過來征戰,這樣萬事無憂矣。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然而,關鍵時刻,朱文炆雖然想到了父親的遺命,但執行起來卻打了折扣,他直接派以防守見長的耿炳文挂帥出征,結果是慘敗。隨後朱允炆讓「紙上談兵」的李景隆挂帥,結果這個李景隆在優勢兵力下一敗塗地,死得更快。

結果還沒等沐家軍到,京城已告破,朱允炆都也不知下落,因為沒有發揮將領的優勢, 2張王牌就這樣硬生生的失效了,誠為可惜。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第三個原因:婦人之仁害死人。

朱允炆還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心慈手軟,這跟他安逸的生長環境有關。征戰伊始,他就下令這樣的軍事命令:將士在戰場上不準傷害朱棣,否則軍法處置。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朱棣是老狐狸了,在你死我活的關鍵節骨眼上,還講仁慈,還想活捉他,談何容易?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朱棣多次躲過死亡。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同時,朱允炆的指揮也是失誤的,在朱棣起初用兵的時候,他最大的錯誤就不該用北將打朱棣,當時的北將多數都是朱棣的舊部,結果導致這邊還沒開打,人家就帶著所有士兵投降朱棣了。再加上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過於強勢,也使得一部「牛人」反感,在平亂過程中,處於觀望態度,給了朱棣可乘之機。

朱元璋臨死前給朱允炆留雙保險,朱棣反叛後卻失靈了,原因很簡單

綜上所述,最終朱棣逆襲戰勝朱允炆篡位成功,朱允炆在城破宮燒時不知所蹤,而朱棣則成了明成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戚繼光為什麼能打敗入侵中國邊界的倭寇?只因擁有此秘密武器?
劉伯溫去挖諸葛亮的墓,看到碑上五個字,磕一千響頭後心悅誠服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